坩堝煉鋼法

坩堝煉鋼法

坩堝煉鋼法,在石墨黏土坩堝中熔化金屬料成為鋼水的方法。1742年英國人洪茲曼(B.Huntsman)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於封閉的黏土坩堝中,在坩堝外面加熱,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為高碳鋼水,澆鑄成小錠後鍛打成所需的形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坩堝煉鋼法
  • 外文名:Crucible steelmaking method
  • 原理:石墨黏土坩堝中熔化金屬料
  • 化學式:C+FeO=CO+Fe
  • 去雜質:鋼中氧
方法介紹,鐵礦變化,脫碳熱處理,

方法介紹

坩堝煉鋼法是指在石墨黏土坩堝中熔化金屬料成為鋼水的方法。1742年由英國人亨茨曼(B.Huntsman)首先套用,他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於封閉的黏土坩堝中,在坩堝外面加熱,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為高碳鋼水,澆鑄成小錠後鍛打成所需的形狀。鋼在坩堝中熔化時,石墨碳還能起還原劑作用,發生以下還原反應:
C+FeO=CO+Fe
2C+SiO2=2CO+Si
鋼中氧可以去除,各種夾雜物也能從液態鋼中上浮去除,所以鋼(工具鋼)的質量優於當時的各種金屬材料,可用來製造加工金屬材料的工具。坩堝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生產液態鋼的方法。但是生產量極小,成本高。19世紀末電弧爐煉鋼(法)發明後,逐漸取代了它的位置。只在一些試驗中,還有人套用坩堝熔煉鋼水進行研究,但這已不屬於鋼的生產範疇了。
英國人亨茨曼發明坩堝煉鋼法,在歐洲歷史上第一次煉得了液態鋼水;這一發明的關鍵是製造出一種可耐1600℃高溫的耐火材料,以製作坩堝。從此,各種優質鋼如工具鋼均採用坩堝法冶煉。

鐵礦變化

持續加熱時間從24到48小時不等,當溫度從1000攝氏度升到1200攝氏度,礦石會轉變成多孔的鐵質,並留在坩堝之底部坩堝在封閉狀態下,來自燃燒的炭和葉一同熔化在鐵質內。竹含氧化矽多可助溶化,在此過程中鐵不會達到其熔點,通過固體擴散過程,碳被吸收,持續長時間的鑄造,緊接著慢慢冷卻到800攝氏度,約12至24個小時。這些大的晶體事實上是大馬士革鋼花紋或水紋的主要成份。滲碳體或碳化晶體非常堅硬,抗酸性強,當鋼被拋光後會呈現出帶白色或銀色。與此形成對比的珠光體由粘結金屬組成,經腐蝕成黑色,這說明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顏色。

脫碳熱處理

冷卻後把坩堝從火中移開,並將其打破,取出半球形的鋼錠。將它放在鐵砧上進行錘打,作硬度試驗。經正常鑄造的鋼錠很硬,經錘打後也不會有凹痕。故需用特別含有鐵銼屑或粉末狀鐵礦石之粘土混合物覆蓋,從而強化鋼錠的脫碳。把鋼錠重新加熱到火紅色約700攝氏度至900攝氏度後,再通過錘打作硬度試驗。重複此熱處理過程,直到金屬過到足夠的軟度以便鍛造。鋼錠鍛鍊:將鋼錠之溫度慢慢降低,並控制在700攝氏度至900攝氏度之間。這溫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鐵匠只能靠經驗,用眼看火之顏色,到達暗紅時進行鍛造。因為若溫度升高到900攝氏度以上將會把過程倒過來。溫度越高,碳熔解,造成晶體及波形花紋圖案的損失。若溫度低於700攝氏度,鋼即不能得到充份的鍛鍊。因為歐洲的鐵匠一般在1300攝氏度的高溫下來鍛鍊金屬,因此不能掌握到鍛鍊大馬士革鋼的技術。由於對鋼錠的有控制式熱處理和輕度的鍛鍊,覆蓋的粘土,包括含有鐵銼屑或粉末狀鐵礦石,使鋼錠表面脫碳。另外氧化作用亦產生同樣的作用。鋼錠的碳分逐漸減少,從原來的2.2%或更高降低至1.8%,即從白鑄鐵狀態到碳鋼。此過程亦可稱為退火和球狀處理。鋼條變得有可展性和有軔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