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篇名。因泛論先王以制度防民違德,故劉向作《別錄》將它列入“通論”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坊記
- 出自:禮記
《禮記》篇名。因泛論先王以制度防民違德,故劉向作《別錄》將它列入“通論”類。
也不因物品豐厚而去禮,始終莊敬如一。此外要在各種場合向人民展示敬事祖考、不貪厚味、上下有別、孝悌不貳等的典範行為,使他們有所仿效。篇內屢言“以此坊民,民猶”如何之類,極言規範人民之難,欲使人君警懼。本篇與《禮記·表記》相為表里,本篇論治民之道,《表記》論修己之道,可互補互足。
〖坊記集傳〗二卷。明黃道周撰。為祟禎十一年(1638)黃道周官少詹事時所進《禮記》注五篇之三。《坊記》為《禮記》篇名。此書以《坊記》為經,分為三十章,每章各立名目,上卷之目為大坊第一、去亂第二、已畔第三、章別第四、盍旦第五、遠害第六、人浮於食第七、貴讓第八、作讓第九、可托第十...
大事記 曾子(公元前505年—前436年)公元前436年。如下文所言《坊記》確為子思所記孔子語,而子思死於公元前402年,所以這一年可以定為《論語》結集時代的下限。因而,《論語》當結集並命名於公元前436―402年這三十四年之間。從這個時間看,《論語》的結集者當僅限於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出生 伊索克拉底伊索...
人浮於事(拼音:rén fú yú sh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戴聖《禮記·坊記》。人浮於事(浮:多餘,超過)原指人的職位超過其所得的俸祿。現代漢語中泛指人員過多,超過工作所需。主謂式結構,含貶義;作謂語、定語、賓語。成語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
又僧寺曰寶坊。《宋之問·登嚴莊寺閣詩》:閏月再重陽,仙輿歷寶坊。又地名。漢馮翊地,唐立坊州。又姓。見《統譜》。又《廣韻》《集韻》《正韻》並符方切,音房。障也,堤也。《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註:坊祭為八蜡之一。《經解》: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坊記》:...
先人後己(拼音:xiān rén hòu jǐ)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戴聖《禮記·坊記》。先人後己指先考慮別人,然後才考慮自己。聯合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成語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則民作讓。”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先人後己”。成語故事 馮異...
不至是漢語詞語,拼音是bù zhì,意思是不到。出自《禮記·坊記》。詞語解釋 1.不到。2.不必。3.不至於,表示不會出現某種結果。詞語出處 《禮記·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史記·孝武本紀》:“文成言曰:‘上即欲與神通,宮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
先事,讀音為xiān shì,漢語詞語,意思是先行其事,出自《禮記·坊記》。解釋 1.謂先行其事。2.猶事前。出處 《禮記·坊記》:“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孔穎達疏:“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者,先相見是先事,而後幣帛是後祿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先事後賄,禮也。”杜預註:...
《三禮編繹》·二十六卷(兩淮鹽政采進本),明鄧元錫撰。四庫提要 元錫字汝極,南城人。嘉靖乙卯舉人,萬曆中以翰林待詔徵,未至而卒。事跡具《明史·儒林傳》。是編以“三禮”為名,而實非歷代相傳之三《禮》。一曰《曲禮》,以《禮經》所載雜儀細曲者為《經》,以《表記》、《坊記》、《緇衣》為《...
鳱,漢語漢字,拼音gān、hàn、yàn,部首鳥,出自《禮·坊記》。基本解釋 ●鳱 gān ◎ 〔~鵲〕喜鵲。其它字義 ●鳱 hànㄏㄢˋ◎ 〔~鴠d啵睢澈拍瘛 其它字義 ●鳱 yànㄧㄢˋ◎ 古同“雁”。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gon1 [客英字典] gon1 [台灣四縣腔] gon1 ◎ 粵語:gon1 hon...
貴人賤己 貴人賤己,漢語成語,拼音是guì rén jiàn jǐ,意思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表示謙虛。出自《禮記·坊記》。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自謙 成語出處 《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成語解釋 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表示謙虛。
闌額正中橫刻“樂善好施”4個楷書大字。右側豎刻“閩浙總督程、浙江巡撫富具奏”。左側刻“道光十二年建”(實為準建)。石坊額枋上,橫鐫“為義士登仕郎斯元儒立”。左右兩長方形柱面上,鐫有楹聯:“活十萬戶饑民不讓義田種德,庇甘四鄉學士允稱廣廈樹功”。坊記 額枋下線框內刻有《義士斯翊聖公坊記》...
《魯春秋》是魯太史創作的魯國編年史,記事當起於周公,創作年代為先秦時期。《魯春秋》約當秦代焚書時亡佚。《禮記.坊記》:“未沒喪不稱君,示民不爭也。 故《魯春秋》記晉喪曰:‘(晉大夫里克)殺其君之子奚齊’。”《魯春秋》是撰寫於先秦的一種諸侯”史記”。被保存到《魯春秋》裡面去的史料,則基本...
舅舅是指一個親屬的稱謂,又稱舅父,讀音jiùjiù。本義是指母親的弟弟或者哥哥,引申義是指社會上和母親輩分相同的男性熟人,出自《說文》、《禮記·檀弓》、《禮記·坊記》。基本釋義 〖國語拼音〗jiù 〖海南話拼音〗guz 形聲。從男,臼聲。本義:舅父,指母之兄或弟。引申義:也指社會上和母親輩分相同的男性...
葑,漢語二級字,讀作fēng或fèng,其本意為蔬菜名;菰根,即茭白根。詳細釋義 (參考資料:)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府容切,音封。菜名。《韻會》蕦蓯也。《詩·邶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傳》葑,須也。《疏》《釋草》云:須,葑蓯。《坊記》注云:葑,蔓菁也。《方言》云:蘴蕘,蕪菁也。...
又《坊記》惟卜之日稱二君。《注》二,當為貳 又《爾雅·釋詁》貳,疑也。《疏》貳者,心疑不一也。《書·大禹謨》任賢勿貳。《詩·大雅》無貳爾心。《左傳·閔元年》閒攜貳。《注》離而相疑者,則當因而閒之。又《左傳·隱元年》旣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注》鄙,鄭邊邑。貳,兩屬也。又...
又或標其篇名為書名,顛倒錯亂,不可縷指。其凡例一條雲,出處書目,有既揭總名,而篇章亦復錯出。如曰《禮記》矣,又出王制、坊記。曰《緯書》矣,又出元命苞、援神契。曰《史記》矣,又出貨殖、滑稽。曰《升庵集》矣,又出丹鉛、伐山之類。非贅也,要以詳其言之有稽云云。則亦自知其叢脞矣。
《約顧孟時不至》是明代詩人德祥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殘暑漸將消,新知許可招。鱸魚秋欲到,鷗鳥夢相撩。對雨辜紅燭,聞歌相畫橈。詩成不得寄,先稿上芭蕉。作品注釋 不至 (1).不到。《禮記·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
人浮於食,漢語成語,拼音是rén fú yú shí原指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後比喻人員太多超過了工作的需要。出自《禮記·坊記》。成語出處 《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成語辨析 【近義詞】十羊九牧、投閒置散 【反義詞】人盡其才、各得其所 【歇後語】牽只羊全家動手 【...
偝,漢語漢字,拼音讀作bèi,部首是亻,總筆畫是11,出處為《廣韻》。基本字義 1. 古同“背”。詳細字義 〈動〉1. 背向著[back to]偝,向偝。——《廣韻》毋偝立。——《禮記·投壺》2. 又如:偝立(背向站立)3. 背棄;違反[abandon]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禮記·坊記》古籍解釋 康熙...
又《坊記》惟卜之日稱二君。《注》二,當為貳 又《爾雅·釋詁》貳,疑也。《疏》貳者,心疑不一也。《書·大禹謨》任賢勿貳。《詩·大雅》無貳爾心。《左傳·閔元年》閒攜貳。《注》離而相疑者,則當因而閒之。又《左傳·隱元年》旣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注》鄙,鄭邊邑。貳,兩屬也。又...
微諫 微諫,讀音是wēi jiàn。意思是以隱約委婉的話進諫。解釋 以隱約委婉的話進諫。出處 《禮記·坊記》:“從命不忿,微諫不倦,勞而不怨,可謂孝矣。”《漢書·伍被傳》:“ 淮南王 陰有邪脂 被 數微諫。”
不忿,指不怨;不服氣;不平。語出《禮記·坊記》:“從命不忿,微諫不倦,勞而不怨。”拼音注音 拼音:bù fèn 注音:ㄅㄨˋ ㄈㄣˋ引證解釋 1. 不怨,不惱恨。《禮記·坊記》:“從命不忿,微諫不倦,勞而不怨。”唐 鄭谷 《游蜀》詩:“不忿黃鸝驚曉夢,唯悲杜宇起春愁。”清 徐士鑾 《宋艷...
賤行,漢語詞語,拼音是jiàn xíng,意思是看輕任事;用以謙稱自己從事的行業。解釋 (1).看輕任事。(2).卑劣的行為。(3).低下的職業。(4).用以謙稱自己從事的行業。出處 《禮記·坊記》:“民猶貴祿而賤行。” 鄭玄註:“行,猶事也;言務得其祿不務其事。”《戰國策·齊策六》:“昔管仲射桓公,...
家無二主,漢語成語,拼音是jiā wú èr zhǔ,意思為指一家之內,不可以有兩個主人,否則會發生爭吵,不得安靜。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坊記》。成語解釋 指一家之內,不可以有兩個主人,否則會發生爭吵,不得安靜。成語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坊記》:“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成...
學記 經解 哀公問 仲尼燕居 孔子閒居 坊記 表記 緇衣 儒行 第二章 制度 曲禮 王制 禮器 少儀 深衣 第三章 喪服 曾子問 喪服小記 雜記 喪大記 奔喪 問喪 服問 間傳 三年問 喪服四制 第四章 吉事 投壺 冠義 昏義 鄉飲酒義 射義 燕義 聘義 第五章 祭祀 郊特牲 祭法 祭義 祭統 第六章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