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莒南縣轄鎮。位於縣境中偏東南。常住人口74175人(2017)。轄6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坊前村。
沿革
1941年為桑莊區,1958年撤區改為坊前鄉……1994年撤鄉改為坊前鎮。1996年,面積96.9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桑莊、大坊前、王家坊前、可樂坡、左家坊前、岔河、胡家崖、李家崖、竹墩、前桃花林、後桃花林、石門、趙家村、張家派莊、韓家派莊、許家派莊、東川、普天寺、莫家龍頭、於家龍頭、朱家龍頭、賈家龍頭、崔家龍頭、於家嶺、邱官莊、聚將台、花峪頭、西崖下、朱家窪子、朱梅、高家溝、付家村、黑龍坡、范家窪子、戴家窪子38個行政村。2000年末,劃入原柳溝鄉部分行政區域。2011年11月,撤銷相邸鎮,併入坊前鎮。
歷史
王家坊前村位於坊前鎮駐地,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莒南縣受到
毛澤東主席批示的三個單位之一。
王家坊前是
沂蒙革命老區一片奉獻的熱土。革命戰爭年代,
濱海軍區司令部曾駐紮在此地,山東軍區領導人羅榮桓、谷牧、肖華及國際友人羅生特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王家坊前成為紅色革命根據地,翻身農民積極參軍參戰,擁軍支前,發展生產。
王家坊前村是抗日模範村,1943年,村里成立了20多人的抗日劇團,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政策,多次慰問八路軍。並先後有十幾名青年參加了
八路軍,有多人在戰場上立了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全村支前民兵達1500人次,先後參加了南麻戰役、甲子山戰役、孟良崮戰役、四平街戰役和淮海戰役等,有86人立功,為黨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犧牲和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王家坊前村人民繼續發揚革命戰爭年代的光榮傳統,用智慧和汗水發展生產,建設家園。
1953年冬,共產黨員王同昌、張三善、史明松帶頭回響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由15戶組成了一個初級農業社,他們團結一心,有力的出力,有農具的出農具,有種子的出種子,充分發揮了集體的優越性。
1954年秋,這個社的糧食獲得了大豐收,農民看到了辦社的好處,紛紛要求入社。秋後,“新建社”由原來的15戶發展到33戶,由於社員家底窮,生產資金嚴重不足,社委會研究決定,自力更生,本著自願的原則,發動社員投資解決生產資金不足的困難。在社領導的帶頭下,社員們紛紛向社裡投資投物,很快就投資270餘元,基本解決了生產
資金不足的困難,保證了1955年春播生產的順利進行。這個經驗做法逐級上報到黨中央,毛主席於1955年9月做了親筆批示:“這個合作社的經驗也證明,適當地,不是過多地,並且是在啟發社員有了充分的覺悟以後,對於貧苦社員又加以照顧等項條件下,發動社員投資,解決合作社生產資金不足的困難,是完全可能的”。主席的批示給了全村人民很大的鼓舞,化作了發展生產強大精神動力。一方面,整山治水,修
水庫、建渠道、整梯田,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糧食產量穩步提高;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工副業,於1968年創辦了全縣第一家石刻廠,並走上了外銷的路子。
地理環境
坊前鎮位於縣境東部,鎮駐地距縣城15公里,嵐濟公路和兗石鐵路橫貫東西,東鄰坪上鎮,西靠莒南縣城,南接壯崗鎮,北依澇坡鎮。轄66個行政村,8.8萬人。面積184.3平方公里,耕地10.2萬畝。地勢北高南低,南部為平原,北部為丘陵,分別占總面積的42%和58%。有黃山、康山、交山,最高點黃山,海拔497米,龍王河和龍頭河,系常流河。小型水庫12座,總灌溉面積4.8萬畝。嵐濟公路和兗石鐵路橫穿東西。土壤有沙土、黃土、石碴土。礦產有石英砂、莒翠玉、雪花大理岩等。農作物有不止麥、玉米、地瓜、花生、
大豆等。農業經濟穩步增長。民營經濟異軍突起莛發展。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到2002年,有18個村被授予縣級“美在農家”文明村,1500戶被授予縣級“十星級文明戶”,有10個鎮直單位和12個村被授予“縣級文明單位”。該鎮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石雕石刻藝術之鄉”、“山東黑松育苗生產基地”、臨沂市首批小康鎮.朱梅村獲“市級文明單位”。岔河村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經濟發展
坊前鎮境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煥發了無限生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迅速發展。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發展了桑、蘋果、板栗、茶、豐產林五大高效產業;民營經濟蓬勃發展,2005年全村民營業戶達到230戶,其中民營企業46家,特別是石雕石刻這一主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被譽為“中國民間石雕石刻藝術之鄉”,現有加工廠點、加工戶60餘處,從業人員650人,產品品種3000多個,遠銷海外日本、東南亞、西歐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暢銷中國魯南蘇北、江浙及東北等地,年產值4000餘萬元,利稅400萬元,從業人員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有了新發展,先後成立了花生米加工專業合作社,畜禽養殖加工專業合作社和石雕石刻專業合作社,其中石雕石刻合作社入社成員企業24家,從業人員500餘人,年總產值3200萬元,較好地解決了生產資金不足、產品質量不高、品種單一、無序競爭、銷路狹窄的問題,石刻產業邁出了健康持續發展的新步子,全村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5年全村各業總產值8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 在好的形勢下,為了教育後人不忘歷史、發揚優良傳統、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合作共贏、敢為人先”的主席批示精神,他們決心建設“主席批示50周年展覽館”,展覽館設在村文化大院,自2005年5月份籌建,9月份基本完工,展覽館共9間200餘平方米,分前言、後記和主題內容,其中主題內容分奉獻的土地、合作的典範、批示的動力、改革的春風、領導的關懷5個部分,200多副圖片。李峰提供了一些珍貴的歷史照片,文字說明由李維慶撰寫,內部設施進行了必要的配套,同時對文化大院進行了硬化、深化,並硬化中心大街800米,展覽館前坐落著一個紀念碑,碑座長5.5米,寬1.9米,高0.9米,寓意:1995年9月毛澤東主席親筆批示,四周有有精雕細琢的圖畫。碑體為采費縣奇石“巨龍”,寓意:巨龍騰飛,上刻有主席批示手跡稿字,後有刻有“銘記”,整座碑顯的莊嚴神聖。展覽館及配套建設總投資50餘萬元。2005年12月20日上午9時,隆重舉行毛澤東主席批示王家坊前50周年慶典,省農業廳副廳長於鳳華、市委副書記張少軍、副市長何龍德、莒南縣委書記陳相珍四位領導人為展覽館揭牌;9:30參觀王家坊前石雕石刻專業合作社和坊前鎮花生米加工合作社;10:30到縣桃源中心會議室召開了紀念毛主席批示王家坊前50周年座談會。王家坊前展覽館已申報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和全縣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是全縣紅色旅遊的一個重要景點。
特色農業
坊前鎮立足實際,大力發展優質、高產特色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發展林果茶業,獲取生態經濟雙重效益。種植石竹茶,實現高效農業產業化,坊前鎮現已發展石竹茶3000畝,畝純收入達5000餘元。推進畜牧養殖業規範化生產,堅持“三元”思維方式,穩定牛羊生產,加快發展兔雞養殖,重點發展生豬生產。堅持規範化生產,扶持養殖大戶200餘戶,推動坊前鎮養殖業健康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其凝聚力和戰鬥力如何,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由於多種原因,農村班子軟弱渙散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班子不健全,無人幹事,有的班子軟弱渙散,幹不成事,等等,不僅影響村里工作的正常開展,而且容易引發“
連鎖反應”,危及農村社會穩定,動搖黨在農村的工作基礎。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及時予以整治。農村工作形勢任務的不斷變化,加上農村工作的特殊性和複雜性,決定了村級班子狀況是一個動態的變化的過程,先進狀態村和後進狀態村在某種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即使現在看來已經整治好的村,也可能出現新的“反覆”而重新滑入後進行列。因此,在後進班子整治的指導思想上,要堅持早介入,抓預防,爭主動,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定期對村級班子建設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出現問題及時整治,建立起村級組織建設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而不能重經濟工作,輕黨的建設;重先進的培樹,輕後進的整治,想起來就搞一陣,逼急了就抓一通,忽冷忽熱,時緊時松,不僅陷入了被動,貽誤了
事業,而且往往事倍功半,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
石雕石刻產業
坊前
石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968年,在毛主席親筆批示的王家坊前村,成立了全縣第一家石刻廠。1969年春,王家坊前石雕樣品第一次參展廣交會,首次拿到外商4500元訂單。在此後每年舉辦的廣交會上,成交額逐年翻番。1980年12月,為適應坊前石雕的發展需要,對300多名石雕技術人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培訓,為坊前石雕上檔次上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力量。1981年5月,日本石材商木本信夫來坊前
訂貨,逐漸帶動起外商來坊前考察洽談貿易與投資生產的熱情與積極性,大大拓寬了坊前石雕出口創匯的渠道。隨著石刻主導產業的確立和中國外市場的拓寬,坊前石雕的規模、效益、
品質上了一個新檔次。坊前鎮石刻加工廠點達148家,從業人員5000餘人,技術人員達300餘人。坊前石雕創作題材廣泛,產品已發展到3000多個品種,分兩大類:一是建築石雕,俗稱大石雕,形體上壯碩健重,線條流暢,主要有石獅、石塔、石燈、佛像、石龜、水缽、石馬、石牛等。這類石雕多用大理石、花崗岩、紅砂岩等雕成。二是工藝石雕,俗稱小石雕,這種坊前石雕玲瓏剔透、千姿百態、做工精細,主要有山水花鳥、花瓶、筆筒、硯台、人物、動物等,石料多採用莒翠玉(坊前特產)、白雲石、
蛇紋石、紫絲石等。由於坊前石雕品種繁多、造型別致、做工精美,產品暢銷中國,遠銷日本、美國、德國、義大利、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實現產值7000萬元,創利稅700萬元,從業人員人均年收入5000元,石刻已成為坊前經濟的支柱產業,帶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 2004年,坊前鎮對中心大街進行了改造,並以此為契機加強小城鎮建設,建立鎮中石刻
工業小區,繼續延伸了“石刻一條街”建設,要求沿路石刻企業及駐地各單位大門口規範擺放石雕石刻產品,讓過往行人真切感受到坊前石刻市場的濃厚氛圍,真正把10華里嵐濟公路段建成石雕石刻的藝術風景線、特色文化街。在“石刻一條街”上共有加工廠家62家,其中高技術流水線石材精製品廠3家,擁有出口權的兩家,石刻展銷部11處,帶動的相關產業如飯店賓館8處,運輸大戶50戶。通過發揮技藝優勢,擴大生產規模,拓寬外銷
市場,促進坊前石刻的快速、健康、外向型、可持續發展,努力把坊前建成全縣石刻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坊前鎮黨委政府制定了更加優惠的政策,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熱情歡迎社會各界有志之士來坊前鎮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大計。
民營經濟
坊前鎮大力實施“經濟強鎮”
戰略,制定各項優惠政策,降低準入門檻,營造“窪地”效應,收到較好成效,共引進投資額過千萬的項目11個,過500萬的項目18個,實現年產值過億元。山東大農藥業、萬里香糧油、鑫發石材等企業已先後投產。
農合組織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實現新發展。在縣農業部門的具體指導下,該鎮先後成立石雕石刻、花生米加工、畜禽養殖、板材加工等38個專業合作社,較好地解決了生產資金不足、產品質量不高、無序競爭、銷路狹窄等問題,使該鎮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茶葉之鄉
坊前鎮自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種植茶葉,產茶歷史已有近50年的歷史,是莒南縣主要的綠茶、
石竹茶生產基地,石竹茶產量居全縣之首。坊前鎮的茶葉品質優異,主要產品品種是綠茶、石竹茶,產品主要銷往北方市場,具有造型好、香氣濃郁、滋味濃厚、耐沖泡等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多年來,坊前鎮黨委政府把茶葉生產作為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的主要內容之一,呈現出面積擴大、質量提高、效益增長的可喜局面。近幾年,又大力實施名牌帶動戰略,鼓勵發展名優茶生產,帶動了茶葉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名優茶葉產量占茶葉產量的60%,產值占茶葉總產值的90%。截至2005年底,坊前鎮共有植茶村8個,主要分布高家溝、大坊前、朱梅、付家村、黑龍坡等村,面積較大的茶場6個,共有茶葉基地2000餘畝,其中綠茶麵積500餘畝,石竹茶麵積1500畝。可採摘的面積1800畝,老茶園面積800畝,新建幼茶園面積200畝,主要分布在
高家溝,朱梅等村。坊前鎮主要有3種茶樹品種,有機茶園面積達到1500畝。坊前鎮現有茶葉生產廠6家,主要有坊前鎮雪峰茶廠、澗南春茶廠。形成了年產16萬公斤的生產能力。2005年,坊前鎮茶葉產業實現年產量 10噸,實現銷售收入60萬元。在1995年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上,我省茶葉共獲得5個金獎和5個銀獎,僅坊前鎮高家溝茶廠就獲得了2個銀獎。2002年,高家溝茶廠又在全省名優茶評比中獲得特優獎。2004年,坊前鎮雪峰茶廠、澗南春茶廠所生產的雪峰牌綠茶和澗南春牌綠茶,又在全省名優茶評比中分別榮獲特優獎。
坊前鎮已初步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的茶葉產業體系,產業鏈不斷延伸,茶葉產業已成為坊前的主要農業產業之一,是坊前鎮農業產業化調整的重點產業,成為坊前鎮農民增收的主要
來源,2005年坊前鎮共的茶葉從業人員2000人,人均增收3000元。2006年,坊前鎮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以“產業升級、農民增收”為重點的茶葉產業開發方向,大力開發無公害茶葉、綠色食品和有機茶,要進一步把基地做大,把龍頭做強、把
品牌做優,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通過努力,到“十一五”規劃末,坊前鎮茶葉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建立標準化示範基地,有機茶園面積3000畝,同時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進一步提高茶葉加工水平,並配合發展炒茶大戶註冊商標、創名優品牌,改良品種,標準化生產,使坊前鎮茶葉產業開發逐步走向經營集團化、
企業市場化、加工自動化、服務專業化、管理現代化的目標。
坊前鎮位於莒南縣城東15公里處,轄36個行政村,共有5.2萬口人,5.8萬畝耕地,總面積106平方公里。境內嵐濟公路和菏日鐵路橫貫東西,交通便利。石雕石刻是坊前鎮的
傳統產業和主要經濟特色。1968年,在王家坊前村成立了全縣第一家石刻廠,經過30多年的發展壯大,坊前石雕品種多、規模大、效益顯著、市場廣闊、遠近聞名。1994年坊前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石刻之鄉”。
農村文化
全鎮已建設高標準文化大院30多處,配備電教器材,安裝娛樂健身器材,還分別在鎮黨委、
王家坊前村建設了圖書閱覽室,在朱梅村建設了“書記書屋”,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以文化大院為依託,發展農民莊戶劇團、秧歌隊等民間藝術團體20多個,岔河、朱梅等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多年來,坊前鎮的農村社會治安狀況、社會風氣明顯好轉,犯罪率連年下降,文化大院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