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張村

均張村是一個示範村,所轄均張、李花吳、張丙莊、小李莊、小王莊5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均張村
  • 所轄自然村數:5個
  • 村民組數:14個
  • 耕地面積:3100畝
示範村的基本情況,村主導產業,特色種植,養殖,發展規劃,媒體報導,網友作品展示:“狀元村”印象,均張村以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新農村建設,

示範村的基本情況

所轄自然村數:5個(均張、李花吳、張丙莊、小李莊、小王莊)
村民組數:14個 人口總數:2987人
戶數:776戶 耕地面積:3100畝 黨員總數:57人
04年人均純收入:2650元
05年人均純收入:2820元
06年人均純收入:2980元
示範村屬於A級支部

村主導產業

個體企業名稱
年產值(萬元)
安排人員就業數
固定資產(萬元)
均張麵粉廠
20
18
50
上蔡縣八建公司
300
150
500

特色種植

花木種植5畝

養殖

(1) 冀全禮 養肉雞 1100隻
張參軍 養肉雞、三黃雞 5000隻
(2)全村養豬年存欄:
數量
10-50頭
50-100頭
100-500頭
500頭以上
養殖戶
350戶
26戶
13戶
3戶
均張村在爭創“五好”村黨支部的過程中具體採取以下措施:
炒熱黨員思想,爭創“五好”支部
洙湖鎮均張村在爭創“五好”支部活動中,黨支部一班人,凝聚力量,團結戰鬥,夯實基礎,理出新路,提出了爭創省級“五個好”黨支部的宏偉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狠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各項工作規章制度,確保黨建工作落到實處,支部每年都要對黨建工作和支部自身建設作出規劃,支部每月都要召開專門研究黨建工作的會議,分析總結支部自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二是切實把思想建設放在黨建工作首位,認真抓好黨員幹部的理論學習,利用“三會一課”黨員學習日和黨員電化教育等形式,組織黨員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章》、《準則》及上級黨委的檔案精神,市場經濟知識,黨的政策法規,通過學習提高黨員幹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和領導水平,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啟動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振奮精神,砥礪鬥志,樹立敢於發展,敢於創新的均張精神。三是抓好作風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紀委廉潔自律的規定,做到不貪不占,不以權謀私,村務政務公開,以紮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乾群的信賴和支持。四是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開好民主生活會,支部成員從自身做起,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增強了領導班子的協調,使支部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五是堅持是“三級聯創”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雙強”工程活動,實行黨員聯繫戶制度,開展黨員自己富,帶動別人富,上項目,調結構,比學趕幫超活動,把“雙強”工程建設落到實處,全村湧現出“雙強”黨員35人,“雙強”村幹部5人,雙強模範人物50多人,通過傳幫帶,促進了全村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
黨員爭當領頭雁,發展經濟奔小康
均張村黨支部為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把抓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同時進行,支部在研究黨建工作中,集中智慧,豐富載體,量化黨員管理,明確黨員職責,把年富力強的黨員編成治安組,負責全村社會治安巡邏打更,矛盾調處。把具有農業科技技術知識的黨員編成科技小組,負責全村農業科技推廣。把具有養殖技術的黨員編成養殖技術推廣小組,成立“養殖技術推廣協會,負責全村養殖業的開發,把那些德高望重的老黨員編成反邪教,禁賭博小組負責全村反邪教、禁賭博工作。這樣提高了黨員的品位,增強了每個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全村社會經濟發展奠定了組織保障。
為了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均張村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創建了黨員活動室,電化教育室農民技術夜校,青年民兵之家,利用這些陣地舉辦農民科技培訓班,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來村上科技技術知識課,現場教學,手把手教育指導農民科學種田,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推廣配方施肥,強化良種推廣,爭創特色農業,改變了傳統的豆茬麥,麥茬豆的小農經濟觀念,畝均收入由80年代的800多元,上升到2800元。
發展瘦肉型豬養殖業是均張村的一大特色產業,針對養殖戶缺乏經驗,無資金,銷售難的特點,黨支部書記張喜成帶領支部村委一班人外出考察,學習外地經驗,與縣正大養殖公司簽訂了產供銷契約,請來專家授課,成立了“養豬協會”,在資金幫助養殖戶申請項目資金,在銷售上通過簽契約與網路購通,解決了銷售困難,在均張村一個電話,買主就會及時上門。由於村支部狠抓了養殖業的發展,均張村養殖業發展紅紅火火,據統計,現已有養100頭以上的大戶16戶,20頭以上的200多戶,10頭以上的100多戶,實現了家家都養豬,戶戶齊致富,養殖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45%以上。同時,鼓勵農民到城市經商辦企業,眼下,該村在大中小城市辦超市、商店、五金、建築、餐飲等行業50多家,為均張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營造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家園,該村在村民中廣泛開展“公民道德進萬家,誠實守信萬人行”活動和“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弘揚先進文化,倡樹文明新風,革除封建陋習,積極開展好媳婦、好妯娌、好公婆、十星級文明戶、遵紀守法光榮戶評選活動,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質,促進了鄉風文明。
為民眾辦好事、實事情況。村委會一班人多次赴省、市、縣有關部門,多方協調,爭取資金5萬元,建成標準化村室8間;爭取上級資金3萬元,建成文化大院6間;爭取上級資金36萬元,已經到位,打算建教師宿舍,有效改善辦學條件;爭取資金40萬元,修築2公里的公路;爭取上級地埋灌溉資金170萬元,建設節水灌溉工程,使3000畝耕地成為旱澇保收田;爭取上級資金16萬元,接受捐資8萬元,建成203個戶用沼氣池;爭取上級資金3萬元,建成農民健身體育場1座;籌資20萬元,建成農家超市2座;爭取上級資金52萬元,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座;目前,全村自來水入戶率90%以上,有線電視入戶率70%以上,協調省級文明單位上蔡縣電業局、縣一中及縣新華書店,捐資價值1.8萬元,建成新農村書屋,為文化大院配備電腦、桌椅等。加快了我村新農村建設步伐。

發展規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規劃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合理布局,統籌發展,科學規劃,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一)、加快我村基礎設施建設,用足用活上級扶持資金,加大籌資融資力度,搞好農田配套建設,對村域內的坑、溝進行改造,達到溝、坑相通,排水排污暢通。通過產權制度改革等方式,對水利、機械設施進行拍賣,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加強對水利設施的管理和維護,使全村3100畝耕地變成旱澇保收田。
(二)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立足一個“農”字,突出一個“高”字,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無公害農業,形成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帶,建立2500畝的小麥、玉米開發基地,全面推廣優良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力爭畝均年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
做大做強畜牧產業,我村現有養殖專業戶210戶,現存欄生豬12000頭,年出欄商品豬24000頭,年純收入達到240萬元,畜牧養殖已成為我村的龍頭企業,為加快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的步伐,積極爭取資金,發展肉牛養殖,到2010年,養殖專業戶擴大到400戶,養100頭以上的大戶發展到250戶,力爭畜牧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48%。使我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養殖專業村。
(三)、以舊村改造為突破口,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排除污染”的原則,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加大籌資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達到村容整潔,治理村容髒、亂、差現象,實施舊村改造,舊坑塘改造,並針對我村養殖發展糞便流失,污染嚴重的現實,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對全村五個自然村實施下水道工程,排除污染,保持村容整潔,確保民眾生活生命健康,並實施明亮工程,在5個自然村安裝路燈,對街道進行綠化。
(四)大力實施能源建設,實現農村沼氣化,到2010年,全村興建沼氣池500個,沼氣入戶率達到90%,以沼氣建設帶動農村改圈、改廚,實現人居環境的最佳化。實施舊窯場改造,擴建為水產養殖場。
(五)實施科教興村,人才強村戰略
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均張村已有137名學子考入高等院校,成了遠近聞名的狀元村,為鞏固這一成果,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是我村人民的共同願望,針對我村國小教學樓頂部裂縫漏雨,教師無住室現象,今年力爭上級資金扶助,改善教學設施,擴大學校建設規模,對原教學樓頂部裂縫進行修復,新建教師住室8間,真正改善我村育人環境,永葆狀元村的榮譽。
(六)、積極發展衛生事業,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為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2007年底,籌措資金,引進人才,在我村建立合作醫療室,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確診,確保民眾身體健康。
(七)、繁榮農村文化生活,圍繞鄉風文明,搞好文化設施建設,傳播先進文化,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到2008年,村籌建文化娛樂體育活動中心一個,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滿足人民民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八)、方便民眾生產生活,提高民眾生產生活水平,到2008年,村籌建大型生產生活用品購物超市一座,保證民眾購買生產生活用品不出村。
(九)、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實行民主管理
1、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村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2、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自覺接受民眾監督。
以上規劃,村“兩委”班子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真抓實幹,決心以實際行動,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而努力奮力。

媒體報導

網友作品展示:“狀元村”印象

恢復高考30年間,一個村莊先後走出168位大學生,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各條戰線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今年參加高考的19人中600分以上的4人,創造了聞名遐邇的教育現象,上蔡縣洙湖鎮均張村因此也被稱作“狀元村”。近日,筆者踏訪均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綠樹婆娑花香濃,道路筆直家家通,民富人和氣象新,生活羨煞城裡人。這是上蔡縣洙湖鎮均張村給筆者的第一感覺。隨著採訪的不斷深入,這個美麗村莊逐漸展示出她特有的魅力來。
均張村是全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文明村、生態村。該村共有2982口人,含4個自然村。
均張的美,一是景美。村內6條主幹道都通了柏油路、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戶的小巷也都進行了硬化。村民素有種樹養花的習慣,房前屋後,路邊溝畔花木遍植,四季綠意盎然,花開不敗,置身村中如入畫圖。雖說該村是全縣有名的養豬專業村,但農村普遍存在的“柴草亂垛、家禽亂跑、污水亂流、糞土亂堆”的現象在該村蕩然無存,隨意走進一家農戶都會發現,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屋子收拾得亮亮堂堂,家具擺放得整整齊齊。
二是人美。村民崇文尚學,知書達禮,注重詩書傳家,修身齊家。據村支部書記張喜成介紹,他1996年被選為村幹部以來,均張村沒有發生過村民因為雞毛蒜皮小事鬧糾紛、搞打鬥的情況,村民之間融洽相處,互相關愛,誰家遇到困難了,大家都盡心幫忙。特別是去年縣裡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三進三爭”活動以來,村民們講文明、知榮辱、樹新風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家家爭創文明戶,人人爭做新農民,全村共評選出文明家庭24個,新型農民72人。村里成立有民事調解組、紅白理事會、“五老”(老黨員、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模範)幫教隊,參與民主管理,該村已經形成了“家庭和睦、鄰里團結、敬老愛幼、遵紀守法”的社會主義農村新風尚。
均張村有一種特別的香味——書香。
這裡是全縣有名的尊師重教村,自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先後有168人考上大學,157人被大中專院校錄取,分配到全國各地,其中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現在美國讀醫學博士的張賀軍,畢業於北京大學、現任省發改委副主任的張遠達最為有名。
在均張,村民們家家重視教育,戶戶崇尚讀書,流傳有“不買家電買圖書、不拜神仙拜師傅(教師)”的民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這裡得到了生動的彰顯。該村1998年集資辦學建起了全鎮第一所教學樓,在全縣首創了村民自發設立基金獎勵功臣教師的經驗。在洙湖鎮教師隊伍中,能到均張村國小任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狀元村”有許多“狀元之家”:張銀成兄妹7人6人考中大專以上院校,張永歡兄弟3人全部考上大學,郭苟奪兩個孫子考上大學後又讀取了博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循著一陣琅琅的讀書聲,筆者來到村民郭思玉家,他的孫子正在朗誦《三字經》。郭思玉談起教育來有說不完的話:“俺村家家戶戶都有藏書,少者一二十本,多者成百上千冊”,“村委新農村書屋裡沒斷過人,農閒時、晚飯後,大傢伙都愛往那裡跑,科學技術、致富信息方面的書更是搶著看。”
濃濃的書香,知識的薰陶,人才的湧現,給均張村帶來的是經濟飛速發展,生活日新月異,社會和諧安定。
近年來,均張村提出了“能人理村、創業富村、文明興村”的發展思路,把“雙強”黨員、雙強能人選進村“兩委”班子,通過他們的示範作用帶動全村創業。村支部書記張喜成辦有養豬廠,在他的引領下,全村發展養殖大戶150多家,年出欄生豬35000多頭,大部分遠銷上海、廣東,大部分村民靠養殖走上了富裕路,均張村成為全縣有名的養殖專業村。同時,村民憑藉從書本上學習的科技知識和致富信息大力發展了特色種植業、建築建材業和糧食精深加工業,掀起了比創業比致富的熱潮,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致富門路。該村2006年人均純收入超4000元。
最近兩年,手機、電腦、小轎車等時尚用品在均張村變得普通起來。在村民郭勤生家,他父親郭子明正在上網查信息,今年50多歲的郭子明興奮地說:“電腦上網作用大,足不出戶知天下!”
富裕起來的均張人,追求知識的同時,注重平安建設,推動和諧發展。該村曾獲得全省“五好”農村黨支部、市級文明村、全縣綜合治理先進村等50餘項榮譽。

均張村以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新農村建設

本報訊(通訊員曹耀強袁東洪)一條條寬闊筆直的柏油路,一座座新建的二層小樓,高高聳立的供水塔,標準化的教學樓,貨物琳琅滿目的農家超市,令人耳目一新的花園式文化大院,現代化的養殖小區,功能完善的農田水利設施……
走進上蔡縣洙湖鎮均張村,迎面撲來的是文明新風,處處涌動的是和諧春風,作為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像一朵奇葩,盛開在洪河岸邊、古蔡大地。
近年來,均張村以新農村建設為切入點,以精神文明“三進三爭”活動為載體,圍繞文明新村爭創工作,在促進鄉風文明方面下工夫,做大文章,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均張村實際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路,為均張村的新農村建設描繪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觀念轉變天地寬。均張村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村,面對物質生活越來越滿足的村民,該村支部、村委一班人有了深層次的思考,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要追求精神文明,用軟實力打造經濟發展的硬環境。2006年初,強化全村精神文明建設,擺上了該村兩委的重要議事日程,該村立足村情,制定了《均張村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從此掀開了該村促進鄉風文明的嶄新一頁。
文化大院笑聲甜。為了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村民的精神樂園,2006年初,該村籌集資金6萬元,建立了村文化大院,內設圖書室、閱覽室、文娛活動室、文化廣場,購買各類圖書12000多冊、各類文體器材30多件,開闢了閱報欄,文化長廊,村務、政務公開欄;整合文化資源,把本村那些能拉會唱的藝術人才組織起來,成立了村文藝宣傳隊;文化大院的落成備受村民青睞,過去農閒時節男的吃喝、打牌賭博甚至個別小青年無事生非,女的燒香拜佛、求神問卜、逛廟院,如今,村民有空都往文化大院跑,讀書、閱報、看電視、打球、下棋、聽說唱,文化大院為村民提供了一道道豐盛的精神文化大餐,村民們樂此不疲。文化大院成了村民的文化樂園,村民的文化生活從此不再匱乏。
“三進三爭”樹新風。2006年8月份,上蔡縣委、縣政府組織開展了“三進三爭”活動,均張村以此為契機,圍繞“三爭”抓“三進”,抓好“三進”促“三爭”。聘請了法制專家到村里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引導村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聘請市、縣農業和畜牧專家舉辦農業科技、畜牧養殖、實用技術培訓班,組織貧困家庭的勞動力到駐馬店農校、機電工程學校等專業技術學校學習一技之長,選派致富能手參加市、縣舉辦的各類科技培訓班,到外地參觀考察,開闊視野,在村民中開展了“道德規範進萬家,誠實守信萬人行”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