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蛺蝶

體長14~18毫米,翅展37~50毫米,體黑褐色,腹背各節有橘黃褐色帶。翅橘黃褐色,前後翅外緣有黑色波狀帶,內側有1~2列小黑斑;中域和基部有多數環形和不規則形黑色斑,狀如豹紋。前翅反面頂角處有淡黃色斑,余為橘黃 褐色,後翅反面橘黃褐色和淡黃褐色帶相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地黃蛺蝶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有顎亞門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地黃蛺蝶
幼蟲咬食地黃葉片的蝶類害蟲。

形態特徵

成蟲

翅橘黃褐色,前後翅外緣有黑色波狀帶,內側有1~2列小黑斑;中域和基部有多數環形和不規則形黑色斑,狀如豹紋。前翅反面頂角處有淡黃色斑,余為橘黃 褐色,後翅反面橘黃褐色和淡黃褐色帶相間。

略呈圓桶形,淡黃至黃綠色,表面有縱脊。

幼蟲

末齡幼蟲長25~30毫米,乳白至灰白色,具多數毛突和枝刺。枝刺基部棕色,先端白色,具黑毛。頭棕黃色。腹足趾鉤三序中帶。

白色或淡黃色,有分散成行的黑、黃斑點。胸、腹部有多數小突起。

發生規律

北京年生2代,河南4代,世代重疊。以3、4齡幼蟲在殘株枯葉內或地表土縫下越冬。發生時期及症狀。越冬幼蟲3月即出現活動。第一代幼蟲6月、第二代7月下旬、第三代9月上旬孵化。8月為繁殖盛期,乾旱期尤甚。發生後,葉肉被幼蟲吃成網狀。3齡以上的幼蟲分散生活,將葉片吃成不規則的大型蟲孔,重者只剩下葉脈。

防治方法

為害期用90%敵百蟲600~8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 500倍液噴殺,每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