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頭坪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頭坪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15年
- 設立年份:1984年
- 國家:中國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Dìtóupí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地頭坪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
地頭坪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周圍都是山坡,此為山地中之大坪,故名。歷史沿革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61年改屬水寬公社,並以地頭坪地名取名,1984年改大隊為村至今。2015年建制村合併,泥溪壠...
松坪村古稱“松樹坪”——因村內遍布巨松而得名。村前古榕逐涌,竹影搖河。村內綠蔭掩映,塘屋相連,是遠近聞名的古村落。松坪村交通方便,由村頭省道“223”線達梅州市區約30公里。基本概況 從河唇公路沿鄉道步入村委會,可見這憑岡而立的古村落豁然開朗。歲月悠悠,如今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四個姓氏,350戶...
心血沒有白費。在黨支部帶領下,放牛坪村多次被評為區文明村,村黨支部多次被市、區評為先進黨支部、“五好”黨支部,黨員也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每項工作都走在村民前面。一個以村支部為核心,黨員抱成團,村民齊參與,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格局已經形成。放牛坪已經是集娛樂休閒供給為一體的模範村。旅遊 放牛坪...
左家坪村是一個隸屬於洋坪鎮的行政村,版圖面積9.6平方公里,位於洋坪鎮的東南面。本村共有人口1644人,主要以農作物種植為主。概況 東與茅坪場鎮九龍村共界;西與鳳凰、萬家咀兩村接壤;南與舊縣鎮觀東村毗連;北與鄭家沖村、河口鄉柳林村為鄰。該村現有1個黨支部、1個村民委員會、1個合作社和2個協會,6個...
芳園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實行政權體制改革,由芳園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為芳園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傳說此地原是一片較大的方形地,名為“方圓”,後演變成“芳園”。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屬會同縣第三區中村鄉:1956年屬坪村鄉紅旗高級社:1958年屬坪村人民公社紅旗大隊:1961年從紅旗大隊析出成立芳園...
陡沖村民委員會,以境內居民點陡沖得名,1984年農村基層政權體制改革,由陡沖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為陡沖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民居群落地處山沖里,山沖兩邊的山坡似壁一樣陡峭,故名“陡沖”。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屬會同縣第三區金寨鄉:1956年撤區並鄉後屬灑溪鄉金寨農業合作社:1958年屬坪村人民公社金寨...
涼山村民委員會,以境內居民點涼山田得名。1984年實行農村基層政權體制改革,涼山大隊管委會改設為涼山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三山(紫雲山、花老虎界、雷坡界),山高林密,道路兩邊曾古樹參天,夏天行人曬不到太陽,故名“涼山”,亦名“涼傘”。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安懷鄉。新中國成立之初屬會同縣...
大竹坡村民委員會,以境內居民點下竹坡而得名。1984年實行農村基層政權體制改革,由竹坡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為竹坡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因楠竹覆蓋面積廣,而且質量高而得名。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屬會同縣第三區灑溪鄉:1956年撤區並鄉後屬灑溪鄉灑溪農業合作社:1958年屬坪村人民公社灑溪大隊:1961年屬灑溪...
蘇灣村民委員會 蘇灣村民委員會是甘肅省的地名,因村委會駐地蘇家灣而命名。地名含義 原基層民眾自治組織;蘇行為人聚居在山灣之意。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蘇灣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改為蘇灣村民委員會,2006年合作社合併時屬於蘇坪村十一至十四社。
弄溪村民委員會,因境內居民點龍溪沖得名。1984年農村基層政權體制改革,龍溪大隊管委會改為弄溪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發源於金龍山腳的一條小溪,名為龍溪,民居群落建於龍溪兩旁,以溪得名“龍溪”。又說此段溪面窄狹,兩岸群山聳立,如村中里弄,曾名“弄溪”。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安懷鄉坪見保。新...
架坪村民委員會,1984年實行農村基層政權體制改革,由架坪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為架坪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形似耙架,地勢平坦,故名架坪。以境內架坪村得名。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屬會同縣第一區黃茅鄉:1956年屬黃茅鄉,1958年屬若水公社架坪大隊,1960年屬黃茅公社架坪大隊,1984年改為架坪村,...
爐沖村民委員會,以境內居民點爐沖得村名。1984年農村基層政權體制改革,爐沖大隊改為爐沖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地為一條山沖,其地形似打鐵用的鼓風爐,故名“爐沖”。歷史沿革 清朝時稱留歷溪,屬樓羅村。民國時期屬安懷鄉二保。新中國成立初期屬會同縣第二區安懷鄉:1956年屬堡子鄉:1958年屬坪村...
琢之坪村村民委員會 琢之坪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行政村專用名。歷史沿革 1955年11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為琢之坪大隊,1984年5月設區建鄉命名為琢之坪村,2007年6月合鄉並村,現為歷史地名。
煽鐵坪村村民委員會,該地名來源於原名煽鐵坪金盆村解放後改為煽鐵坪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解放後大煉鋼鐵時期更改為煽鐵坪村,沿用至今。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為車皮江鄉煽鐵坪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陽明公社車皮江大隊煽鐵坪組;1963年為石岩頭公社煽鐵坪村;1975年為新宅里公社煽鐵坪大隊;1984年撤...
1984年9月,坑底鄉轄15個行政村。2011年末,坑底鄉轄坑底、林山、歸洋、小東、司前、地頭、長嶺、半嶺洋、上東、榲當洋、芎坑、地源、浩溪、山前、地洋、龍溪、陳家坑、龍井、李家洋、大嶺2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06村民小組。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坑底鄉轄20個行政村:坑底村、歸洋村、小東村、...
截至2020年6月,九河白族鄉轄1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關上村民委員會白漢場村。地環環境 位置境域 九河白族鄉地處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西南部,東、西、北分別與本縣太安鄉、石頭鄉、石鼓鎮及龍蟠鄉接壤,南與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金華鎮相鄰。2011年末,總面積368.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361.6平方千米,占98.8%;水域...
2011年,虎關鄉轄高集、三十鋪、窪嚇、關豐上溝、嚇溝、吳坪、二十鋪、關北、賈家溝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5個村民小組。2019年10月,虎關鄉下轄10個行政村:上溝村、嚇溝村、吳坪村、二十鋪村、關北村、高集村、關豐村、三十鋪村、哇嚇村、賈家溝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虎關鄉地處康樂縣東北部,...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人大代表柳景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讓民眾得到實惠,讓他們提高生活質量。2004年,當看見有的村民三三兩兩在自己家門口做操鍛鍊身體時,柳景杭眼前一亮,有了思路。他琢磨著把一個空餘的山坪建起來,讓附近村(居)民有一個運動場所該多好啊。於是,他把想法一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為此,柳...
全鄉共轄27個村民委員會,分29個自然村,即:東池、西池、向陽峪、車峪、板山、李家塊、甘泉、鹿疃、王疃、西陳疃、東陳疃、常家峪、小里、聶家峪、連樹峪、下小峰、中小峰、河南峪、大里、陡溝、上小峰、下郝峪、中郝峪、上郝峪、七峪、東趙、吳家台、店子、花林。鄉政府機關因駐池上村而得名。 鄉...
同時,要注意因村民委員會換屆帶來的影響,嚴格推行烤菸生產包片、包組和包農戶的“三包”責任制,實行跟蹤服務和管理,確保農戶面積穩定。2.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烤菸支柱意識,緊緊圍繞“抓面積、促產量、增效益”的總體目標,充分利用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增多的有利時...
家住龍市鎮石陂村村民陳某的兒子一年到頭總是在外惹事,多次被派出所民警教肓卻毫無效果,村民陳福良索性放任自由。這時,劉仕庚正好掛點龍市鎮石陂村,在一次下基層走訪時了解這一情況後,就多次抽空找到陳某的兒子聊天、談心,循循善誘地勸導,真情實意,終使浪子回頭。危難時刻顯身手 2003年, 全世界爆發非典,...
石狗嶺村為了回響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建設生態文明的號召,在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指導和幫助下,在信宜市委、市政府和水口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實行“全體村民參加,土地入股、勞動力入股和資金入股,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模式”。石狗嶺傳說 楊筠松與龍窖 傳說楊筠松少年之時,就喜歡行山看勢,尋龍點穴,...
社區技能培訓活動擴大了村民增收途徑。社區培訓活動,始終緊扣示範村村民需求適用技術和務工就業技能方面來進行,社區工作小組和共管委員會先後組織周邊社區村民進行了20次系統技能培訓,傳送資料10000份,組織村民代表外出參觀學習10次,通過與相關部門縱橫聯繫,致使農林牧技術人員真正走進田間地頭,拉近了培訓者與受培訓村民...
馮店鎮芳林村交通條件差,嚴重製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德陽市人民醫院與芳林村結成了幫扶對子,捐資10萬元修建起了全長3.2公里的水泥路,使芳林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邁上了新台階,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對促進該村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車儀式上,縣委書記楊恩林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市委宣傳部部長郝躍南...
推進公有產權村衛生室建設和鄉村醫生“鄉聘村用”,落實村衛生室基本運行經費。提高農村傳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健全村民委員會下屬委員會,推動完善村級綜合服務功能。做好農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加強農村老幼病殘孕等重點人群醫療保障,最大程度維護好農村居民身體健康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完善提升縣域公...
鑼鼓、舞蹈、武術等開場節目都是楊凌崔東溝村村民們的“拿手好戲”,成群結隊的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歡聚在村委會廣場,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周圍村子的鄉親們跑來圍觀,一場農民趣味運動會讓全村262戶人頓時匯聚成了一個大家庭。拔河、扳手腕、夫妻三足走、舉重、釣魚、嫁接等11項比賽依次開賽,笑聲、加油聲、鑼鼓聲...
劍川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主要山脈有老君山、石寶山、金華山、鹽路山、雪斑山等,山區面積占87.78%。縣城海拔2200米、縣內最高點雪斑山主峰海拔4295.3米,最低處米子坪海拔1973米。縣內地貌類型複雜、海拔高低懸殊2300多米,從垂直帶看,具有多層性。水文 主要河流有金龍河、海尾河、白石江、彌沙河、象圖河...
下秧村祖先是由吉水縣阜田鎮下坪(松屏)村遷移到此。古村風貌 下秧塘村古村民居目前保護完好,“精誠團結、開拓進取、踏實肯乾、建設好下秧塘新農村”,是懸掛在尚賢鄉下秧塘村口的標語時刻激勵著村民建設新農村的熱情。是該鄉推進新農村建設以來最大的試點村。近日,該村在理事會的組織下,掀起了新農村建房...
1984年政社分設,改公社為鄉鎮,改生產大隊為村,改生產隊為村民組,沿河縣區劃為10個區鎮,61個鄉鎮。1986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沿河縣,設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1987年11月23日,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正式成立,設9個區、1個區級鎮、59個鄉、2個鄉級鎮。1992年10月撤區、並鄉、建鎮,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設...
這是一場對我村文化、經濟毀滅性破壞的“革命”。1984年,成立余厝洲鄉政府。1986年,鄉政府改為村委會。1993年,村委會改為管理區辦事處。1995年5月起,成立余厝洲村民委員會。教育情況 清鹹豐初年(約1850年左右),村已有私塾式學堂,以公田收入支付延請塾師費用,且設定校董會。抗日戰爭初期,地下黨將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