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車輛原理(原書第4版)

地面車輛原理(原書第4版)

《地面車輛原理(原書第4版)》是2018年12月1日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加] 黃祖永 。

基本介紹

  • 書名:地面車輛原理(原書第4版)
  • 作者:[加] 黃祖永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160281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地面車輛原理》由車輛領域專家黃祖永(Jo—YungWong)教授編寫。本書第1版(英文版)自1978年出版以來,經過多次重印和再版,深受廣大學者的歡迎。原書第4版增添和更新了諸多內容,包括新能源汽車、車輛底盤控制、智慧型車輛控制、計算機仿真模型等。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車輛工程、車輛動力學、越野車輛或地面力學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開發設計和研究地面機動車輛以及月球車、火星車等外太空探索車輛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學者參考。

圖書目錄

譯者序
第 4 版前言
第 3 版前言
第 2 版前言
第 1 版前言
常用計量單位換算
專用符號
緒論 10
第 1 章 充氣輪胎的力學 11
1. 1 作用在輪胎上的力和力矩 13
1. 2 輪胎的滾動阻力 14
1. 3 輪胎的驅動力 (或制動力) 與縱向
滑轉率 (或滑移率) 19
1. 4 輪胎的側偏特性 27
1. 4. 1 側偏角與側偏力 27
1. 4. 2 側偏角與回正力矩 31
1. 4. 3 外傾角與外傾側向力 33
1. 4. 4 輪胎側偏特性的表征 34
1. 5 輪胎在潮濕路面埋符剃上的工作特性 48
1. 6 輪胎的行駛平順性 (振動特性) 53
參考文獻 61
習題 62
第 2 章 車輛-地面相互作用力學———
地面力學 64
2. 1 車輛載荷作用下地面的應力分布 64
2. 2 塑性平衡理論在車輛-地面相互作用
力學中的套用 70
2. 3 預測越野車輛性能的經驗方法 82
2. 3. 1 基於圓錐指數的經驗方法 82
2. 3. 2 基於最大壓力的艱旋經驗方法 87
2. 4 地面回響的測量和表征 88
2. 4. 1 壓強-沉陷量關係的表征 90
2. 4. 2 對重複性負載回響的表征 95
2. 4. 3 剪下應力-剪下位移關係的表征 96
2. 5 用於分析履帶車輛性能的一種簡化
方法 102
2. 5. 1 履帶的行駛阻力 102
2. 5. 2 履帶的驅動力和滑轉率 104
2. 6 評價裝配有柔性履帶的車輛性能的
計算機輔助方法 108
2. 6. 1 預測履帶下方法向壓力分布的
方法 109
2. 6. 2 預測履帶下方剪下應力分布的
方法 110
2. 6. 3 以履帶滑轉率的函式形式來預測
運動達影采希阻力和牽引力 112
2. 6. 4 實驗驗證 113
2. 6. 5 參拳虹員數化分析與設計最佳化的套用 113
2. 7 用於評價長節距鏈節式履帶車輛性能的
計算機輔助方法 120
2. 7. 1 基本方法 120
2. 7. 2 實驗驗證 120
2. 7. 3 參數化分析與設計最佳化的套用 122
2. 8 車輪越野性能的參數化分艱雅端析方法 124
2. 8. 1 剛性車輪的行駛阻力 124
2. 8. 2 充氣輪胎的行駛阻力 126
2. 8. 3 車輪的驅動力與滑轉率 131
2. 9 一種用於評價輪式越拜霉喇野車輛性能的
計算機輔助方法 134
2. 9. 1 基本方法 134
2. 9. 2 實驗驗證 134
2. 9. 3 套用到參數化分析 134
2. 10 用於研究車輛-地面相互作用的
有限元和離散元方法 136
2. 10. 1 有限元方法 136
2. 10. 2 離散元方法 138
參考文獻 140
習題 144
第 3 章 道懂承糠去路車輛的工作特性 146
3. 1 運動方程和最大驅動力 146
3. 2 空氣動力學作用力和作用力矩 149
3. 3 車輛動力裝置和傳動系統特性 160
3. 3. 1 內燃機 160
3. 3. 2 電力驅動 166
3. 3. 3 混合動力 168
3. 3. 4 燃料電池 171
3. 3. 5 傳動系統特性 173
3. 4 車輛工作特性的預測 182
3. 4. 1 加速時間和加速距離 183
3. 4. 2 爬坡能力 185
3. 5 工作燃油經濟性 185
3. 6 發動機與傳動系統的匹配 189
3. 7 制動特性 191
3. 7. 1 兩軸式車輛的制動特性 191
3. 7. 2 制動效率和制動距離 196
3. 7. 3 牽引式半掛車的制動特性 198
3. 7. 4 防抱死制動系統 201
3. 7. 5 牽引力控制系統 205
參考文獻 205
習題 208
第 4 章 越野車輛的工作特性 210
4. 1 牽引性能 210
4. 1. 1 牽引力和牽引功率 210
4. 1. 2 牽引效率 212
4. 1. 3 四輪驅動 215
4. 1. 4 牽引力係數 222
4. 1. 5 越野車輛的重量-功率比 223
4. 2 越野行駛時的燃油經濟性 223
4. 3 運輸生產率和運輸效率 225
4. 4 機動性地圖和機動性分布 226
4. 5 越野行駛中車輛構型的選擇 228
參考文獻 233
習題 234
第 5 章 道路車輛的操控特性 235
5. 1 轉向幾何 235
5. 2 兩軸式車輛的穩態操控特性 237
5. 2. 1 準確轉向 239
5. 2. 2 不足轉向 240
5. 2. 3 過度轉向 240
5. 3 轉向輸入的穩態回響 243
5. 3. 1 橫擺角速度回響 244
5. 3. 2 側向加速度回響 245
5. 3. 3 曲率回響 246
5. 4 操控特性試驗 247
5. 4. 1 等半徑試驗 247
5. 4. 2 等車速試驗 247
5. 4. 3 等轉向角試驗 248
5. 5 瞬時回響特性 249
5. 6 行駛方向穩定性 252
5. 6. 1 行駛方向穩定性準則 252
5. 6. 2 車輛穩定性控制 254
5. 7 牽引式半掛車的穩態操控特性 259
5. 8 鉸接式道路車輛行駛方向行為的仿真
模型 262
參考文獻 266
習題 268
第 6 章 履帶式車輛的轉向 269
6. 1 滑移轉向運動學的簡化分析 270
6. 2 滑移轉向的運動學 273
6. 3 高速時的滑移轉向 274
6. 4 硬地面上滑移轉向的通用理論 276
6. 4. 1 履帶-地面交界處的剪下變形 277
6. 4. 2 穩態轉向時的運動學 280
6. 4. 3 實驗驗證 283
6. 4. 4 橫向阻力係數 285
6. 5 滑移轉向的功率消耗 287
6. 6 履帶車輛的轉向機構 288
6. 6. 1 離合器 / 制動器轉向系統 288
6. 6. 2 受控差動轉向系統 289
6. 6. 3 行星齒輪轉向系統 290
6. 7 鉸接式轉向 291
參考文獻 294
習題 294
第 7 章 車輛的行駛平順性 296
7. 1 人體對振動的回響 296
??
7. 1. 1 國際標準 ISO 2631—1: 1985 298
7. 1. 2 國際標準 ISO 2631—1: 1997 299
7. 2 車輛振動模型 305
7. 2. 1 懸架質量和非懸架質量的兩
自由度車輛模型 307
7. 2. 2 確定 1 / 4 車輛模型在不規則地表
輪廓激勵下回響的數值方法 314
7. 2. 3 縱向角振動和垂直振動的兩自由度
車輛模型 315
7. 3 隨機振動簡介 320
7. 3. 1 用隨機函式表示地表高程輪廓 320
7. 3. 2 頻率回響函式 325
7. 3. 3 與乘坐舒適性指標相關的車輛
振動評價 326
7. 4 主動懸架和半主動懸架 327
參考文獻 331
習題 332
第 8 章 氣墊車輛簡介 334
8. 1 氣墊系統及其工作特性 334
8. 1. 1 通氣室 334
8. 1. 2 周邊噴管 338
8. 2 氣墊車輛的阻力 340
8. 3 氣墊系統的懸架特性 348
8. 3. 1 起伏剛度 / 垂直剛度 348
8. 3. 2 側傾剛度 350
8. 4 氣墊車輛的方向控制 351
參考文獻 353
習題 354
2. 6. 2 預測履帶下方剪下應力分布的
方法 110
2. 6. 3 以履帶滑轉率的函式形式來預測
運動阻力和牽引力 112
2. 6. 4 實驗驗證 113
2. 6. 5 參數化分析與設計最佳化的套用 113
2. 7 用於評價長節距鏈節式履帶車輛性能的
計算機輔助方法 120
2. 7. 1 基本方法 120
2. 7. 2 實驗驗證 120
2. 7. 3 參數化分析與設計最佳化的套用 122
2. 8 車輪越野性能的參數化分析方法 124
2. 8. 1 剛性車輪的行駛阻力 124
2. 8. 2 充氣輪胎的行駛阻力 126
2. 8. 3 車輪的驅動力與滑轉率 131
2. 9 一種用於評價輪式越野車輛性能的
計算機輔助方法 134
2. 9. 1 基本方法 134
2. 9. 2 實驗驗證 134
2. 9. 3 套用到參數化分析 134
2. 10 用於研究車輛-地面相互作用的
有限元和離散元方法 136
2. 10. 1 有限元方法 136
2. 10. 2 離散元方法 138
參考文獻 140
習題 144
第 3 章 道路車輛的工作特性 146
3. 1 運動方程和最大驅動力 146
3. 2 空氣動力學作用力和作用力矩 149
3. 3 車輛動力裝置和傳動系統特性 160
3. 3. 1 內燃機 160
3. 3. 2 電力驅動 166
3. 3. 3 混合動力 168
3. 3. 4 燃料電池 171
3. 3. 5 傳動系統特性 173
3. 4 車輛工作特性的預測 182
3. 4. 1 加速時間和加速距離 183
3. 4. 2 爬坡能力 185
3. 5 工作燃油經濟性 185
3. 6 發動機與傳動系統的匹配 189
3. 7 制動特性 191
3. 7. 1 兩軸式車輛的制動特性 191
3. 7. 2 制動效率和制動距離 196
3. 7. 3 牽引式半掛車的制動特性 198
3. 7. 4 防抱死制動系統 201
3. 7. 5 牽引力控制系統 205
參考文獻 205
習題 208
第 4 章 越野車輛的工作特性 210
4. 1 牽引性能 210
4. 1. 1 牽引力和牽引功率 210
4. 1. 2 牽引效率 212
4. 1. 3 四輪驅動 215
4. 1. 4 牽引力係數 222
4. 1. 5 越野車輛的重量-功率比 223
4. 2 越野行駛時的燃油經濟性 223
4. 3 運輸生產率和運輸效率 225
4. 4 機動性地圖和機動性分布 226
4. 5 越野行駛中車輛構型的選擇 228
參考文獻 233
習題 234
第 5 章 道路車輛的操控特性 235
5. 1 轉向幾何 235
5. 2 兩軸式車輛的穩態操控特性 237
5. 2. 1 準確轉向 239
5. 2. 2 不足轉向 240
5. 2. 3 過度轉向 240
5. 3 轉向輸入的穩態回響 243
5. 3. 1 橫擺角速度回響 244
5. 3. 2 側向加速度回響 245
5. 3. 3 曲率回響 246
5. 4 操控特性試驗 247
5. 4. 1 等半徑試驗 247
5. 4. 2 等車速試驗 247
5. 4. 3 等轉向角試驗 248
5. 5 瞬時回響特性 249
5. 6 行駛方向穩定性 252
5. 6. 1 行駛方向穩定性準則 252
5. 6. 2 車輛穩定性控制 254
5. 7 牽引式半掛車的穩態操控特性 259
5. 8 鉸接式道路車輛行駛方向行為的仿真
模型 262
參考文獻 266
習題 268
第 6 章 履帶式車輛的轉向 269
6. 1 滑移轉向運動學的簡化分析 270
6. 2 滑移轉向的運動學 273
6. 3 高速時的滑移轉向 274
6. 4 硬地面上滑移轉向的通用理論 276
6. 4. 1 履帶-地面交界處的剪下變形 277
6. 4. 2 穩態轉向時的運動學 280
6. 4. 3 實驗驗證 283
6. 4. 4 橫向阻力係數 285
6. 5 滑移轉向的功率消耗 287
6. 6 履帶車輛的轉向機構 288
6. 6. 1 離合器 / 制動器轉向系統 288
6. 6. 2 受控差動轉向系統 289
6. 6. 3 行星齒輪轉向系統 290
6. 7 鉸接式轉向 291
參考文獻 294
習題 294
第 7 章 車輛的行駛平順性 296
7. 1 人體對振動的回響 296
??
7. 1. 1 國際標準 ISO 2631—1: 1985 298
7. 1. 2 國際標準 ISO 2631—1: 1997 299
7. 2 車輛振動模型 305
7. 2. 1 懸架質量和非懸架質量的兩
自由度車輛模型 307
7. 2. 2 確定 1 / 4 車輛模型在不規則地表
輪廓激勵下回響的數值方法 314
7. 2. 3 縱向角振動和垂直振動的兩自由度
車輛模型 315
7. 3 隨機振動簡介 320
7. 3. 1 用隨機函式表示地表高程輪廓 320
7. 3. 2 頻率回響函式 325
7. 3. 3 與乘坐舒適性指標相關的車輛
振動評價 326
7. 4 主動懸架和半主動懸架 327
參考文獻 331
習題 332
第 8 章 氣墊車輛簡介 334
8. 1 氣墊系統及其工作特性 334
8. 1. 1 通氣室 334
8. 1. 2 周邊噴管 338
8. 2 氣墊車輛的阻力 340
8. 3 氣墊系統的懸架特性 348
8. 3. 1 起伏剛度 / 垂直剛度 348
8. 3. 2 側傾剛度 350
8. 4 氣墊車輛的方向控制 351
參考文獻 353
習題 35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