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在不同震中距上傳播的時間表。地震波從震源到達觀測點所需的時間稱為走時。震中距愈大,所需的走時愈長。在走時表中,按照不同的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順序,給出了各種震相的走時數據,其中走時以分、秒為單位;震中距以公里或球面大圓弧的度數為單位;震源深度以公里或剝殼地球半徑 R=6371-33(公里)的百分之一為單位。同走時表中給出的數據相對應的坐標曲線圖稱為走時曲線(在地震勘探中通常稱時距曲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走時表
- 屬性:特殊的時間表
- 概念:地震波在震中距上傳播的時間表
- 坐標曲線圖:走時曲線
簡介
走時表中載入的各種震相的走時,是根據地震圖(即地震波形的記錄)中各種震相的到時來編制的。為了準確地編制走時表,需要匯集大量的地震圖,並對各種震相作出正確的識別和鑑定。在走時表編成之後,它就成為分析地震圖,識別不同震相的主要依據。
為了獲得足夠的地震圖,可以利用天然地震,也可以利用人工爆炸。一次地震發生後,根據放在不同地點的地震儀記錄到的某種地震波的到時和粗略估計出的震源位置和發震時間,畫出初步的走時曲線;用這一曲線更精確地測定震源位置和發震時刻,從而畫出更精確的走時曲線。如此反覆疊代,最後得到的一個穩定結果,就是這種地震波的走時曲線。根據這樣的曲線計算出對應於不同震中距的走時表。
最早的走時表是19世紀末由英國地震學家奧爾德姆(R.D.Oldham)作出的,它包括縱波P,橫波S,以及面波L的走時表,當時只給到走時值的零點幾分,精度很低。20世紀30年代,各國學者相繼編制較為精確的走時表,其中以1939年Sir H.傑弗里斯和K.E.布倫合編的走時表 (簡稱J-B表)和B.古登堡的走時表最為完整,它們基本上是相同的。表中包括了地球上可能出現的絕大多數地震波的走時。J-B表在當時也最為精確,因為它利用了當時國際上較多的地震觀測資料。又採用了嚴格的數學方法做了大量的統計計算。J-B表所採用的全球平均地殼模型為:上層花崗岩層厚15公里,縱波和橫波的速度分別為5.57公里/秒和3.36公里/秒;下層玄武岩層厚18公里,縱波和橫波速度分別為6.50公里/秒和 3.74公里/秒;地殼總厚度為 33公里;地幔頂部的縱波和橫波速度分別為7.76公里/秒和4.36公里/秒。J-B表作為標準的工具為過去的國際地震資料彙編 (ISS)和現在的國際地震學中心(ISC)通報所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