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模型[學](seismology model)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模型[學]
- 外文名:seismology model
- 所屬學科:地球物理學
- 公布時間:1988年
地震模型[學](seismology model)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
地震模型[學](seismology model)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1988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地球物理學名詞》第一版。1...
全球地震模型(GEM)於2006年啟動,有望到2013年全面正常運作並免費提供,它將根據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建築類型和建築法規計算生命損失的風險。簡介 全球地震模型(GEM)於2006年啟動,有望到2013年全面正常運作並免費提供,它將根據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建築類型和建築法規計算生命損失的風險。最終,地方官員將能夠使用GEM...
地震正演模擬可以通過數值模擬或物理模擬來實現,而使用的地震模型可以是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或者是數學模型。地震模型可以根據井中資料的地質分析結果來設計,也可以從地震資料解釋結果得到。地震正演模擬就是利用已有資料(測/鑽井等資料)建立地下地質模型,根據地震波在地下介質中的傳播原理,通過一定得數學方法(如射線追蹤...
《地震模型正演計算及圖例》是由地礦部石油物探研究大隊、復旦大學數學系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丁松柏、林慶余、俞文、石可莊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地震模型正演計算及圖例 ”是一套正演計算二維 地震的模組和計算結果,從射作了典型構造模型一百例 ,又用射線軌跡與解波動方程所用的克希霍...
地震復發時間可預測模型 地震復發時間可預測模型是指兩個連續發生的大地震間的時間間隔與前一次地震發生時產生的位移量成正比的地震復發模型。學科:地震地質學 詞目:地震復發時間可預測模型 英文:earthquake recurrence time predicable model
《地震的數學力學模型及解析》是2003年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范家參,侯明明,李向陽。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關地震階段的波速比異常、斷層端部應力集中進入塑性變形直到達到斷裂韌性而將發生失穩破裂這些 屬於發震前的前兆現象的研究成果彙編 .在書中筆者以斷裂動力學來研究發震後強震地面運動,並求出其解析...
《山西地震帶北部地震危險區強地面震動預測模型研究》是依託太原理工大學,由李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強地面震動是造成建築物破壞、地面破裂和塌陷、山體崩塌、滑坡等災害的動力和主因。準確模擬該震動是分析其對地表的破壞過程以及預測、預防地震災害的有效途徑。隨機有限斷層法是目前常用的地震動...
(1)面向界面的建模,又稱層狀建模,用於建立構造模型。它利用井孔地質分層數扼或地震資料解釋的層位和斷層數據,通過曲面擬台(見地震層位面擬合、地震斷層面擬合)生成地層界面和斷面,再經過圖形編輯,最後完成建模。(2)面向地質體的建模,也稱封閉塊建模,用於建立實體模型。它在構造模型基礎上,s曾DI]了地質體之...
地震動衰減模型 地震動衰減模型:地震動參數隨震級、距離、場地等因素變化規律的函式模型。
《動態異質性網路上的地震模型研究》是依託南京林業大學,由張貴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對於地震現象的理解和研究,統計物理研究者往往通過構造唯象模型,來闡釋和檢驗所提出的各種假說認為的內在機理。在原初Olami-Feder-Christensen模型中,節點和邊是各向同性。但真實的地質構造往往是異質性的,這就...
統計地震學模型及其套用研究 統計地震學模型及其套用研究是由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2004年4月13日。成果信息 成果完成人 馬麗;石耀霖;李勇;楊文政;陳時軍;劉傑;莊建倉;王麗鳳;李京;劉文兵
《震源動力學模型關鍵技術的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由章文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強震動地震學最重要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正確地理解地震發生過程中的物理本質,進而科學地預測未來大地震所產生的強地面運動,以有效地減輕地震災害。地震的發生是大地構造應力場長期積累作用的結果,震源動力學模型是以...
《城市地震災害風險分析模型研究》是一本在2012年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城市地震災害風險分析模型研究:以福州市為例》,本書以福州市為例,全面、系統地研究了地震風險分析模型,內容包含了地震及地震危害、地震構造背景、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管理五大方面,反映了當前國內外該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了地震災害...
《長周期地震動模型化及設計地震動研究》是依託重慶大學,由李英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作為一種特殊的地震動類型,長周期地震動對於工程結構尤其是超高層建築所產生的顯著影響已經被大量震害所證實並引起結構抗震界的廣泛關注。日本的研究和工程實踐表明,長周期地震動不等於地震動反應譜的長周期特徵,長...
它具有靈活、方便、效率高、適應性強的特點,適用於速度變化較複雜的模型。②波動方程法。以物理地震學的波動方程為基礎,採用疊後波動方程偏移的方法,由地下向地面逆向延拓得到自激自收剖面,常用的方法有繞射疊加法、有限差分法及有限元法。若採用更完善的方法,還可以模擬波型轉換、反射係數隨入射角的變化、面波...
《空間地震動模型化及設計地震動研究》是依託重慶大學,由李英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大研究計畫。中文摘要 本項目通過理論分析研究地震動特性的定量估計方法,構建地震動時域和頻域特性的參數化模型;基於用模型特徵參數相關近似地震動時程相關的思路,建立多維和多點地震動的相關模型;基於大量強震地面運動記錄,研究多維和...
本項目在偽譜法和高階有限差分法基礎上,提出一種新的計算球坐標中三維複雜全球模型地震全波動場的混合方法。成功解決球坐標中彈性動力學方程的數學奇異點、模型的物理間斷面帶來的數值計算問題,考慮地震波速度的急劇變化、地表地形起伏變化和介質非彈性衰減。利用偽譜法和高階有限差分法的混合,使該方法適宜於高速...
褶積模型 褶積模型(convolution model),是一種製作合成地震記錄的模型。釋文:褶積模型是一種製作合成(理論)地震記錄的模型,它假設每道地震記錄是由地震子波與地下模型各層的反射函式之褶積所構成,必要時還可以加上隨機噪聲。
《地震動模型化及計算機仿真方法研究》是依託重慶大學,由祝家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平行Hele-Shaw cell是研究粘指生長的典型實驗,粘指生長的理論模型就是在其實驗基礎上建立的。可是,最近研究發現:由該模型並不能解釋非平行Hele-Shaw Cell與提升式Hele-Shaw Cell中粘指生長的色散關係,因此,揭示...
《地震蒸汽模型與預報》是2018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地震蒸汽模型與精確預報》分析了各種地震前兆及傳統的板塊理論,並討論了它們失敗的原因;探討了地震雲的各種形態和外界環境對它的影響以及識別地震蒸汽與一般氣象現象的區別;還揭示了地震預報中面臨的許多問題。如果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世界上所有大...
地震矩(seismic moment)是指受構造應力影響使斷裂面突然滑移的力學模型,推導出的地震整體大小的一個最有用的量度。它是1966年美國地震學家安藝(Aki)提出的。它受到地震學家歡迎,因為它與斷裂破裂過程的物理實質直接聯繫。根據它能推斷活動斷裂帶的地質特性。定義 地震矩 Mo是地震學家用來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之能量...
《自然災害災情評估模型與方法體系》是科學出版社於2012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李京。內容簡介 《自然災害災情評估模型與方法體系》是有關自然災害災情評估方面的專著,主要介紹利用模型模型庫的思想開展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災情評估的理論探索與方法實踐。專著所涉及的災害類型包括洪澇、旱災、雪災、低溫冷凍、地震、滑坡、...
《基於裂縫等效介質模型的地震回響模式建立方法》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於2011年4月19日申請的發明專利,該專利的申請號為2011101129069,公布號為CN102253415A,公布日為2011年11月23日,發明人是杜啟振、王雪梅、張強,該專利屬於勘探地球物理學領域。《基於裂縫等效介質模型的地震回響模式建立方法》特徵是利用裂縫等效...
2004年8月,河南博物院與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組成課題組,聯合研究張衡地動儀新的復原模型。直至如今,這項課題取得重大進展,課題組用“懸垂擺原理”取代了傳統的“直立桿原理”。2005年4月16日,這一科研成果得到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博物館、中國地震局等單位的地震學和考古學專家的肯定。專家們認為:這台復原地動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