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折射法(seismic refraction method)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折射法
- 外文名:seismic refraction method
- 所屬學科:地球物理學
- 公布時間:1988年
地震折射法(seismic refraction method)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
折射波法是研究地震波在速度分界面(波在這個界面以下地層中的傳播速度大于波在其上面地層中的傳播速度)產生滑行波引起的振動。方法解釋 由於折射波首先到達地面,所以容易觀測和識別。但必須在盲區以外接收它。通過折射波法可以求得界面...
地震折射法 地震折射法(seismic refraction method)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8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地球物理學名詞》第一版。
折射波(refracted wave)地震波在傳播中遇到下層的波速大於上層波速的彈性分界面,而且入射角達到臨界角(使透射角為90°)時,透過波將沿分界面滑行,又引起界面上部地層質點振動並傳回地面的波。它與光學中的折射波不同,其射線是以...
反射地震法所測量的是從人工震源到地下反射界面,再回到檢波器的雙程旅行時間。地震波波前的傳播過程可以射線簡化表示。這些射線均服從斯奈爾定律,該定律規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並可預測折射方向的變化。入射角即射線與地層界面垂線的夾角...
利用地震直達波和地震折射波初至測定風化層(低降速帶)速度和厚度及高速層速度的方法。由於此法調查深度淺、排列長度短,此法又被稱為小折射法。常用的淺層折射資料解釋方法有截距時間法、ABC法和GRM法,各層速度通過擬合時距曲線求得...
是在折射波法中,不僅觀測在初至範圍內的折射波,而且在續至範圍內也觀測折射波的方法。在續至區內觀測折射波,需要和反射波法一樣,用波的對比原則來識別折射波,因此,也稱為對比折射法。主要特點 利用人工激發的地震折射波(以...
單道連續剖面法 也稱連續海底反射地震剖面法,是一種高解析度的反射波法,主要用於了解海底地形,淺層疏鬆沉積及基底情況。單道連續剖面法主要使用電火花作震源,有時也用電磁脈衝器或空氣槍。工作時,觀測船拖曳一個地震記錄道的接收段...
本書可供石油、地質、工程、地震和地球物理等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也可供有關科技人員參考。作品目錄 目錄 譯者序 序言 第一章 折射法的套用:過去、現在和將來 第二章 折射過程 第一節 波前面 第二節 惠更斯原理 第三節 斯...
同類儀器還有工程檢測儀(又稱工程測試儀),在工程地質勘察中可用於淺層折射法和反射法地震勘探、波速測井、地微震測量和樁基檢測。記錄道一般為3~6道。介紹 採用地震折射波法或地震反射波法進行淺層勘探的地震記錄儀。淺層地震記錄儀...
用折射波法和廣角反射波法,包括單船加聲學浮標和多船(雙船、三船)幾種作業形式,是探測海洋地殼深部構造和結構的主要方法(見地震折射波法)。此外,利用海底地震儀記錄天然地震(發展到記錄人工激發的地震)縱橫體波和微震來研究大...
淺層地震勘探資料解釋工作,若採用人工分析及計算的方法,是十分煩瑣的。為了簡化淺層地震勘探資料解釋工作,提高工效,本書作者將地震勘探的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及縱、橫波法求動彈性模量的常用公式編製成算圖;並在對國外介紹的平方量板...
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發地震波,在向地下傳播時,遇有介質性質不同的岩層分界面,地震波將發生反射與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檢波器接收這種地震波。收到的地震波信號與震源特性、檢波點的位置、地震波經過的地下岩層的性質和結構有關。通過...
其中地震折射波法主要用來研究地殼深部與上地幔的結構,地震反射波法主要用來探查海底沉積盆地及其中的局部構造,在有利條件下還可以直接顯示油氣的聚集。海洋重力測量 以萬有引力定律為理論基礎,以洋底岩石密度差異為前提,用重力儀在船...
是利用地震反射波進行地質勘探的方法。通常在激發點附近,即深層折射波的盲區以內接收反射波。在巨厚沉積岩分布的地區,一般在幾公里的深度範圍內能有幾個到幾十個反射界面,故能詳細研究淺、中、深層地質構造。根據反射波的資料,可求...
9.3地震方法168 9.3.1概述168 9.3.2地震折射法170 9.3.3地震反射法171 9.3.4面波172 9.4重力法172 9.5電法和電磁法174 9.5.1概述174 9.5.2直流電法174 9.5.3交流電磁法176 9.5.4自然電位法182 9.5.5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