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流體的觀測項目分為地下水、地下氣和地熱三大基本類型。地下水的觀測主要包括水位(動水位、靜水位)、流量(井孔、泉)、離子(水中陽離子和陰離子)濃度和電導率等項觀測;地下氣是地下水中溶解氣、自由逸出地下水表面的氣體和土壤氣的總稱。地下氣的主要觀測成分有氡、汞、氦、氫、二氧化碳濃度和氣體總量等。地熱場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場之一,地溫是地熱場的直接量度。地溫的測量可由直接測量深、淺地下岩層的溫度獲得,也可通過測量深井和溫泉的水溫來間接獲取。由於地下含水層介質參數和水動力條件的改變都將直接影響地下水的溫度變化,因此,井(泉)水溫的變化包含了岩石溫度的熱傳導和孔隙(裂隙)流體的熱對流的兩種作用的影響。由於地下流體的運動與地球大氣圈、水圈的循環有直接聯繫,需要觀測氣溫、氣壓、降水量等氣象要素,以幫助客觀
分析地下流體的動態特徵。
我國對地震地下流體的科學研究有一定的積累,基本形成了以地下流體為表現的地球物理場和化學場的地震觀測網,建立了經驗性的地震預測體系。但要想獲得有關地震的詳細物理過程和地球的結構信息,還缺乏高質量、足夠數量的觀測數據,對一些基本的科學問題尚認識不清。因此,繼續發展和加強地震地下流體觀測是一項長期的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