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風物004·黔東南

地道風物004·黔東南

《地道風物004·黔東南》一書由范亞昆 主編,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道風物004·黔東南 
  • 作者:范亞昆
  • 類別:地方史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頁數:272 頁
  • 定價:49.8 元
  • 開本:1/16
  • 裝幀:平裝
  • ISBN:750866456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 錄,內文試讀,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山地部落”這個詞,與都市文明遙遙相對,天然涵蓋了異域、遙遠、純淨、原始、陌生等色,能夠燃起無數人踏上旅途的渴望。 新舊秩序的交疊與變化,成為今天的黔東南真正的景觀。
與其說這樣的地方已經不是原生態的淨土,不如說,這裡在漫長的年代裡建立的人與土地的關係,還處在一種更加傳統的秩序之中。那種在經年累月中小心翼翼互相予取的格局,暫時未曾被新世界全然改變,它看起來似乎新舊雜糅、真相難辨,其實時間與空間在這裡經歷了特殊的壓縮集中,形成一種獨有的變化節奏。
我們從黔東南開始,學習如何用“在地者”的視角觀察一地的恆常變化,也期待每個參與者在路途中看到更廣闊的空間,從而獲得對各地更加真實、豐富的溝通與理解。
●黔東南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十大世界少數民族風情保護區”之一,2016年度《紐約時報》推薦世界上52個最值得到訪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瑰麗山水——雷公山、清水江,絕美建築——鼓樓、風雨橋,古樸藝術——苗族古歌、侗族大歌,精湛手藝——苗銀、苗繡,地道美食——酸湯魚、牛羊癟,都在黔東南!
●附贈黔東南地道風物地圖,獲取“在地”旅行方式的最佳體驗地,從黔東南開啟重塑旅行視角的深度旅程,發現更廣闊也更真實的天地。

作者簡介

范亞昆
地道風物MOOK內容總監。曾長期為國內人文地理、影像、旅遊類雜誌擔任特邀撰稿人,關注國內的人文地理、地方文化、風俗手藝等領域,並因此足跡遍布各地。
蕭春雷
作家,《中國國家地理》特約撰稿人,致力於文學、藝評及人文地理寫作,著有《大地棲居》、《自然骨魄》、《華夏邊城》。
袁鑾
資深在地旅行者,旅遊雜誌撰稿人,Lonely Planet系列《貴州》特約作者,攜程網《貴州自由行》作者。
張曉松
貴州師範大學教授,紀錄片製作人,出版專著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和田野報告三十餘篇。其作品《槍手的部落——岜沙》最早向大眾解開了貴州岜沙苗寨的神秘面紗。
曾麗
苗疆故事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著有《苗繡》(與曾憲陽合著)等。

目 錄

黔東南:觀察“淨土之變” 范亞昆
穿行於苗疆腹地 蕭春雷
錦屏,侗族自此分南北 李昊
雷公山 孑遺生物的避難所 陳旭
梵淨山 苗疆走廊上的彌勒道場 覃妮娜 加貝
侗族大歌
“我將用歌聲珍藏往昔的靈魂” 袁鑾
鼓樓與風雨橋,從這裡讀懂侗寨 覃妮娜 艾可
家 后羿的後裔 艾可
苗族古歌 苗族的記憶與日常 申敏 吳緹
苗繡 針線中的宇宙 曾麗
黔東南苗銀 天然成就的厚重 加貝
“槍手部落”的持守與變遷
來自岜沙的田野再報告 張曉松
龍額與“龍人” 李麗
肇興侗寨 一線鄉村紀事 袁鑾
小黃,深山歌鄉 潘年英
黔人故事 李嵐 等
無酸不成苗 黃菊
糯禾,飯桌上的圖騰 吳再忠
你的黑暗料理,我的私房美饌 許君達
紙壽千年 雷虎
百鳥加持的苗家華服 雷虎
白領苗的蠟染 雷虎

內文試讀

黔東南:觀察“淨土之變” 范亞昆新的一年,對於全球許多旅行者來說,中國又多了一個吸引他們的理由。2016年1月7日,《紐約 時報》推薦了世界上52個最值得到訪的旅遊目的地,包括中國的貴州和杭州。關於貴州,《紐約 時報》的推薦理由是“Authentic Chinese hill tribes without mass tourism — yet”(正宗的中 國山地部落,尚未被大眾旅遊覆蓋)。
“山地部落”這個詞,與都市文明遙遙相對,天然涵蓋了異域、遙遠、純淨、原始、陌生等色 彩,能夠燃起無數人踏上旅途的渴望。
雲貴高原邊緣處的貴州,是中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被人們戲稱“地無三尺平”。它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群山環伺,包括北面的大婁山、西面 的烏蒙山、南面的郎山、東面的武陵山;腹心地 帶唯苗嶺。這裡世居著眾多少數民族,苗、侗、布依、土家、彝、漢等民族在山中相安生活,互不侵擾。其中人數最多的兩個少數民族是苗族與 侗族,這兩個民族基本集中在黔東南一帶。早在 1992年,黔東南就與西藏一起被列入亞洲僅有的兩個“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最佳旅遊勝地。後來,黔東南又被聯合國世界鄉土文化保護基金會確認為全球18個“人與自然保護圈”之一。當國內旅行者對黔東南還感到陌生時,此地 已經有了眾多國外旅行者的足跡。
一百年前的旅行者離開故鄉時,隨處可見參差多態的地域文化;而今,人們似乎只能在某些遺漏之處才能找到渴望的原始景觀。“山地”就是這樣的遺漏之處。“山排斥偉大的歷史,排斥由它帶來的壞處和好處。”20世紀40年代,法國年鑑學派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對山地與文明的關係做過這樣的論斷。文明是城市和低地的產物,在橫向上,文明的潮流能延展到很遠的地方,但縱向上,一道數百米高的屏障,可能會阻礙文明傳播達上千年之久。
在黔東南,恰恰是無窮的山地延緩了當代文明與旅遊的步伐,造就了這最後的“淨土”。幾千年前,當苗族的祖先決定避開中原地區的敵對部落、開始宏闊的遷徙歷程時,他們選擇的就是 “排斥歷史的山地”,從此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陡峭險峻之地成為自由的避難處——黔東南 的苗嶺就是苗族大遷徙路途上最重要的聚居地,一部分苗族停留於此,開始了他們的定居生活,“苗嶺”二字也因此得名。這裡的山地綿延無際,峽高谷深、不見通途。這是一次與世隔絕的定居,苗族排斥了山區之外洶湧不息的歷史演變,用小聚落的變化緩慢的生存方式世代繁衍。所以,當其他地區進入當代城市文明時,苗嶺一帶許多村寨就像桃花源一般仍然留駐著過去的生活景觀。
2001年,幾乎一夜之間,黔東南的一個苗族部落揚名於世。人們驚訝地發現,在這個名叫“岜沙”的部落里,男人們挽著髮髻、穿著古老服裝,他們以武為榮,獵槍不離身,過著半犁半獵的生活。此次發現,緣於《華夏人文地理》雜誌刊載的貴州人類學研究者張曉松的文章《槍手的 部落——來自苗族岜沙的田野報告》,文章詳細講述了作者對這個部落長期深入觀察的結果。作為當年新創刊的視覺類雜誌,這次發表的岜沙照片也是對常規閱讀的一次視覺挑戰。隨著這類關注異質文化的人文地理類雜誌開始在國內流行,一個新世界向閱讀者開啟——它以照片為觸角,探尋著邊遠民族地區的文化景觀,為閱讀者呈現那些著古老服飾的人們真正的生活。這種景觀,被媒體形容為“原生態”。
黔東南的景觀遠不止岜沙和苗族部落,這裡同樣是侗族與其他許多民族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多的攝影師來到黔東南,拍攝與記錄古老的山地部落的生活。在此能拍到各族異乎尋常的服飾、純粹而原始的手工藝、豐富的節日傳統、神秘的祭祀 場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作者、 攝影師還是讀者逐漸發現,拍攝的照片開始背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場景摻入了“表演”的成分。
“表演”是因圍觀而改變、製造的景觀。也許某個村寨在1980年就有了第一台電視機,但由於閱讀者更欣賞異質、傳奇的影像,電視機一類不在攝影師的拍攝範圍之內;村民因在被拍攝、被觀看的過程中有機會獲利改善生活,便重點表現攝影者與旅遊者所選擇的場景。“看”與“被 看”的對立下,“表演”成為一種雙向需求,其間隱藏的真實豈止電視機——閱讀者接收到的只是當地文化中一些碎片化、符號化的表象。這個過程拒絕理解,止步於獵奇。
2015年,當《地道風物》的採訪團隊深入黔東南時,我們發現,如果仍然執著於以往媒體的視角,將進入一個兩難境地:一方面,拍攝以往那種純淨、原始的“原生態”場景幾乎成為一個不 可能完成的任務;另一方面,這將對理解“正宗的中國山地部落”在當代的真正生活構成極大的困難。對於表現地方文化的媒體而言,獵奇式的觀察視角已經走到了盡頭,那個時代過去了。
的確,對於“淨土”與“原生態”,人們常常期 許為一種未被侵擾的、未曾改變的文化,然而大多數時候,這是一廂情願的幻想。為《紐約時報》推薦貴州的旅行者賈斯汀·伯格曼也在推薦理由中著重表明,新興的高速公路已經改變了山地部落的交通格局,這裡成為一個進出更加方便的古老地區。若對他提到的背景稍有了解,那么,對黔東南這樣的地方懷有“原生態”的期許,恐怕總是要落了空的。但是,若斷言一地因旅遊發展、民俗表演的出現而無足觀,那一定出於故步自封的片面理解。
與其說這樣的地方已經不是原生態的淨土,不如說,這裡在漫長的年代裡建立的人與土地的關係,還處在一種更加傳統的秩序之中。那種在經 年累月中小心翼翼互相予取的格局,暫時未曾被新世界全然改變,它看起來似乎新舊雜糅、真相 難辨,其實時間與空間在這裡經歷了特殊的壓縮集中,形成一種獨有的變化節奏。
這種新舊秩序的交疊與變化,成為今天的黔東南真正的景觀。
拋開獵奇式的圍觀,如何用“在地者”的視角觀 察一地的恆常變化,將是一個嶄新的任務,也是一條長長久久的路。我們期待每個參與者在路途中看到更廣闊的空間,從而獲得對各地更加真 實、豐富的溝通與理解。

叢書信息

地道風物 (共4冊), 這套叢書還有 《地道風物003·舌尖上的新年》,《地道風物001·廣西》,《地道風物002·湘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