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循環

地質循環

在地球歷史的長河中,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過程創造、維持與毀滅了地球表層的物質。人類出現以後,這些產生了人類賴以生存物質的過程又不斷地產生新的物質。總體上,這些過程被統稱為地質循環,實際上它是由多個次循環組成,構造循環(也稱構造旋迴)和水文循環就是其中兩個重要的次循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質循環
  • 外文名:geologic(al) cycle
水文循環,構造循環,地球化學循環,岩石循環,

水文循環

水從海洋蒸發到大氣,通過降雨、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回到海洋的運動過程,稱為水文循環。在任何時刻,海洋中也只是極少的水參與水文循環,然而,對於化學元素的遷移、地貌的塑造、岩石的風化、物質的搬遷與沉積、人類水資源的供給等,這些水分卻是極其重要的。因此,了解水文循環,將有助於我們認識和利用這種重要資源。

構造循環

構造作用受地球深部內力的控制。它們塑造地殼,形成海洋盆地、陸地與山脈等地貌外形,這些過程統稱為構造循環。現在,我們知道地球外層叫岩石圈,是不連續、緻密的,它包括陸地與海洋,厚度約40~60krn。在構造作用下,岩石圈破裂形成相互分離的板塊。當這些板塊運動、侵入岩石圈下面的軟流層時,就會導致陸地運移,陸地的這種運動被稱為大陸漂移。
相鄰板塊之間的接觸帶在地質上是活動的,許多地震、火山活動都在這裡出現。這種邊界有三類:離散邊界、聚斂邊界和轉換斷層邊界。離散邊界出現於大洋中脊,板塊相互分離產生新的岩石圈;聚斂邊界在一個板塊俯衝到另一個板塊前緣的下面時出現,然而當兩個板塊的前緣物質相對脆弱時(由較輕的物質組成),俯衝就難以發生,而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聚斂邊界——碰撞邊界;轉換斷層邊界在一個板塊滑動越過另一個板塊時出現,比如著名的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聖安德列斯斷層。

地球化學循環

地球化學是研究地球化學元素分布與遷移的學科,地球化學循環是地質變化過程中元素的遷移路徑。這個循環包括了岩石圈、軟流圈、水圈與生物圈中化學元素的遷移。

岩石循環

岩石循環是產生三種岩石即火成岩、變質岩和沉積岩的作用次序。地球化學循環與岩石循環是相互聯繫的,並且與水文循環密切相關,後者為前者的許多化學、物理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水分。而構造循環與其他循環關係也十分密切,比如通過火山活動提供了形成和改變許多地球物質的水、能量和熱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