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血香,中藥名。為五味子科植物異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Roxb.)Craib的根或藤莖。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舒筋活絡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胃痛,腹痛,痛經,產後腹痛,跌打損傷,慢性腰腿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地血香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毛茛目
- 科:五味子科
- 屬:南五味子屬
- 種:異型南五味子
- 分布區域: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大飯糰、梅花鑽、風藤、吹風散、大鑽骨風、繡球香、通血香、風藤、紅吹風、南蛇風、冷飯糰、大風沙藤、過山龍藤、海風藤、大葉過山龍、大通血香、大紅袍。
入藥部位
根或藤莖。
性味
味辛、苦,性溫。
歸經
歸脾、胃、肝經。
功效
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舒筋活絡。
主治
風濕痹痛,胃痛,腹痛,痛經,產後腹痛,跌打損傷,慢性腰腿痛。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異型南五味子根15-30g,鑽地風15g,五加皮9g,久病加當歸15g,川芎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胃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吹風散藤莖9-15g。水煎服。或用藤莖幹粉1.5-3g,開水送服。(《雲南中草藥選》)
3、治痛經:地血香根、歪葉子蘭、胡椒適量。泡酒服。(《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挖,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木質大藤本,長6-10m。老莖有松而厚的栓皮層塊狀縱裂,內皮紅色,清香。葉互生,紙質;葉柄長0.5-2.5cm;葉片卵狀橢圓形或寬橢圓形,長6-15cm,寬3-7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上部邊緣有疏齒或全緣,側脈7-11對,網脈明顯。花單性,生葉腋,雌雄異株,花被淡黃色,11-15片,排成4-5輪,外輪和內輪較小,中輪較大,橢圓形至倒卵形,長8-16mm,寬5-12mm;雄蕊群球形,先端無附屬物,雄蕊50-65,稀35;雌蕊群球形,心皮30-55,柱頭盾狀。聚合果近球形,直徑2.5-5cm,小漿果倒卵形,長1-2.2cm。種子2-3,稀4-5,長圓形或腎形,長5-6mm。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2000m的山坡林緣或疏林中。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藤莖呈圓柱形,稍彎曲,直徑1.5-5cm,老藤栓皮黃白色,柔軟而富彈性,厚達7mm,具縱向陷溝和橫裂隙,將栓皮分割成條塊狀,常附有苔類和地衣,栓皮易塊狀剝落,剝落處呈暗紅紫色。質堅硬,不易折斷,橫切麵皮部窄,紅褐色,纖維性強,木部寬,淺棕色,導管孔洞狀,排列成明顯的輪狀,髓部小,黑褐色,呈空洞狀,具特異香氣,味淡而微澀。
根呈圓柱形,分枝多,多彎曲,長短不一。表面深棕色或棕黑色,具多數直皺紋和稀疏的明顯橫向裂橫。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栓皮灰白色,間有脫離,皮部較薄,棕紅色,粉性小,嚼之有輕微樟香氣及粘性感,渣多。皮部與木質部不易剝落,剝離後常有纖維粘於木質部。木質部灰棕色,針孔狀導管粗。氣微香,微苦。
藥理作用
本品中含木脂素,在體外及體內試驗中均具有抗脂質過氧化活性。地血香二氯甲烷提取物經薄層色譜及柱色譜分離的成分Ⅲ、Ⅳ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
相關論述
1、《廣西本草選編》:“祛風鎮痛,舒筋活絡。主治風濕痹痛,慢性腰腿痛,胃痛,腹痛,痛經。”
2、《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除濕,理氣止痛,活血散瘀。主治風濕筋骨疼痛,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急性胃腸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痛經,產後腹痛,跌打損傷。”
3、《湖北中草藥志》:“行氣活血,消脹止痛。用於腹痛腹脹,肝炎,關節疼痛,勞傷腰痛等症。”
附註
果實可食,鮮食、熟食、制蜜餞、果汁。遇難、湖北三峽地區習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