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道場

最早記錄新羅僧地藏事跡的歷史文獻是《九華山化成寺記》。

九華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薩的道場。九華山山勢雄偉,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藏菩薩道場
  • 道場處地:九華山
地藏菩薩道場形成,地藏菩薩道場經典,地藏菩薩道場影響,地藏菩薩道場寺廟,地藏菩薩道場高僧,地藏菩薩道場信仰,

地藏菩薩道場形成

地藏菩薩道場的形成九華山的靈山秀水引來了朝鮮僧人的駐錫修道,地藏菩薩信仰專門道場的歷史於是翻開了它的第一頁。
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
最早記錄新羅僧地藏事跡的歷史文獻是前面提到的《九華山化成寺記》。此文載,唐玄宗開元(713—741)末年,“鄉老胡彥”曾請僧檀和尚至九華山開演佛法,廣度男女有情,但為時豪所嫉,官府於是焚其居,廢其教。當此之時,新羅僧金地藏渡海入華,並來至九華山,就“面陽而寬平”的谷中之地“岩棲澗汲”,虔誠行道修習。不久,金地藏在南陵人俞盪等幫助下,寫成四部佛經歸山供養。此後幾十年中,足不出山,“跡絕人里”,在石洞中晝夜閉目端坐,修禪入定,以白土和米烹煮而食。至德初(756),有青陽人諸葛節等人入山,至於深處,見和尚苦行若此,不忍失聲哭泣,並發願“出帛布買檀公舊地,伐木築室,建成禪宇,請其居之。繼而又有上首僧勝諭等進一步增建台殿,鑿溪澗,辟稻田,造放生池,又於“當殿設釋迦文佛像,左右備飾;次立朱台,掛蒲牢於其中;立門樓,以冠其寺。”於是乎,“丹素交彩,層層倚空,岩巒隊起於前面,松檜陳橫於後嶺,日月晦明以增其色,雲霞聚散而變其狀,松聲猿啼,相與斷續,都非人間也。”建中(780—783)初,郡守張嚴仰藏師高風,厚加施捨之外,又奏請朝廷敕賜新額,是謂“化成寺”。此後,富商大族傾財以獻之,牧賢豪右合禮而敬之,新羅僧俗也追風渡海投其門下,禮而師之。至此,化成寺廣宇崇崇,僧徒濟濟,儼然一大名剎。儘管如此,金地藏和他的眾多弟子仍然過著清苦的修習生活,“夏則食兼土,冬則衣半火,無少長余由
田採薪自給”。歲中,地藏本人自領一徒移居南台,親手編織麻衣,“其重兼鈞”,既當衣穿,又當被蓋,除此之外便一無所有了。此外,地藏又於寺內放生池旁建台,安置四部經於其上,終日焚香,味其深旨。貞元十年(794)夏,地藏坐滅於本寺,時年九十九歲。
《宋高僧傳》中又有地藏傳,實據《化成寺記》而作,故文多類同,唯將卒年訛為貞元十九年而已。《佛祖統紀》指地藏為成都靜眾寺金和尚無相禪師,清代儀潤所撰《百丈清規證義記》稱地藏“姓金,號喬覺”,這些都是無典無據之說。
傳說金地藏入寂時,頗多瑞兆,其一是寺鐘墜地,堂椽三壞,預告師之將滅;二是寂後按坐勢斂於函中,三年後開函入塔時,顏狀鮮活如生,升動骨節,其聲若撼金鎖,正符於“菩薩鉤鎖,百骸鳴矣”的經文;三是建塔之後,塔址發光如火,光成圓狀。
地藏菩薩道場
菩薩
當地僧俗根據金地藏生前的事跡與死後的祥瑞,把他神化為佛經所說的地藏菩薩應世,對其住過的化城寺寺宇文物、肉身塔等加以保護,進行供奉,宣傳“施一金錢,報一重果,下為輪王,上登聖地”和既“不能立殊績以濟眾,又不能破余財崇勝因緣,啄腥犭ァ⒐碩婦而生為人非、死為鬼責”的善惡報應、輪迴生死思想。這樣,至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九華山作為地藏菩薩信仰的專門道場宣告開始形成,這無論是從唐代的社會政治形勢還是中國佛教發展形勢來看,它的出現都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的。

地藏菩薩道場經典

有關地藏菩薩的經典並不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是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的《地藏菩薩十輪經》。此經的中心內容可以概括為這樣三個方面:
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十輪經
(一)佛說十種法輪,一一與世間帝王治世能力相譬,說明佛威力之大及其救度眾生的方法步驟;
(二)顯彰地藏菩薩的種種神力以及有情眾生至誠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所能獲得的種種福德利益;
(三)備述五濁惡世中一切僧尼、居士及其它有情眾生的種種善惡業報,以及地藏菩薩渡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
地藏菩薩成了釋迦佛滅後、彌勒佛未生前這一時期內來到人世間執行教化眾生任務的“特使”,因此具有比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更大法力和福德的菩薩,因此不僅在平民百姓中,而且還在帝王將相、豪族巨富中產生了更大的影響。九華山此一地藏菩薩信仰的專門道場在中晚唐相交之際形成後,又經過宋、元、明、清各代的擴充、增建,更加興旺發達起來。特別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此一道場發展到了他的鼎盛時代。這與帝王的護法“功德”是分不開的。明萬曆十四年(1586),明神宗朱翊鈞的母親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命工刊印續入藏經41函,並舊刻藏經637函,由皇帝敕諭通行頒布於九華山地藏地(即化城寺),令寺僧莊嚴持誦,尊奉珍藏;二十七年,萬曆皇帝更親自下令印造大藏經,頒施於京寺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並諭九華山地藏寺僧眾“各要虔潔供安,朝夕禮誦,保全眇躬康泰,宮壺肅清,慚已往愆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歸仁慈善教”云云。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聖祖南巡,駐蹕江寧府,準兩江總督阿山、安徽巡撫喻成龍、兵部侍郎胡曾恩等奏請,遣包衣昂邦赫奕、內侍李環、太僕寺少卿格爾芬至九華山進香,賜銀三百兩供養;四十四年,聖祖又於南巡途中應安徽巡撫劉光美奏請,御書“九華聖境”四字匾額賜化城寺,而將真跡收藏於寺後藏經樓;四十八年,復敕內務府廣儲司員外郎烏爾胡至九華山進香,並賜銀百兩供養。乾隆三十一年(1766),高宗應兩江總督高晉奏請,御書“芬陀普教”四字匾額賜化城寺,真跡收藏於藏經樓。鹹豐七年(1857),兵擾九華,寺、塔、僧寮悉遭劫焚,藏經樓內所藏明代賜藏亦多遭損毀,獨清聖祖、高宗所賜匾額的“宸翰真本”(即御書真跡)仍完好如故。當此蒙恩承澤的全盛時代,九華山寺廟發展至三百餘所,僧眾達四、五千人,晨鐘暮鼓、早誦晚唱、香菸紙火,四時不絕。又傳說農曆七月十五和七月三十日分別為地藏生日、傳道日,因此,每年但逢此兩個日子,朝山進香的善男信女便成群結隊,絡繹於途,進山後,僧寮容納不下,於是便隨地坐臥,自肉身塔殿至山門,摩肩擦背,幾無隙地。因此諸端,俗稱九華山為“佛國仙城”,誠不過分。
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道場影響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形成以後,吸引了四方釋子前來游參朝拜和駐錫修道,因此,山上除地藏和尚的舊有靈跡之外,後來又增建了許多寺庵。明、清兩代修建者尤多。截止於民國中期以前,全山佛寺(庵)已達150處左右,其中的9處為叢林,它們是:金地藏塔、化城寺、祗園寺、萬年禪寺、甘露寺、上禪堂、東岩禪寺、樂善寺和慧居寺。其餘為較小的寺庵,其分布情況是:以化城寺為中心,其東序(東寮)有6處,即九蓮庵、旃檀林、通慧庵、天然庵、菩提閣、立庵;其西序(西寮)有7處,即佛陀里、寶積庵、長生庵、龍庵、永慶庵、天池庵、拱金閣;天台路有21處,即回香閣、華雲庵、吉祥寺、長生洞、興添寺、朝陽庵、翠雲庵、崇興寺、圓通庵、拜經台,地藏禪林、中常住(招隱庵)、正常住(德雲庵)、老常住(護國寺)、真如庵、華嚴洞、接引庵、地藏庵、大悲庵、普濟庵、延壽寺;化城東路有6處,即法華寺、沙彌庵、黃金庵、心安寺、伏虎洞、西天地;化城南路有7處,即淨慧庵、三天門、轉身洞禪室、二天門、正天門、一天門、崇覺寺;化城西路有3處,即小天台,建松樹庵、西來庵;化城北路有24處,即聚龍寺、華天寺、萬壽寺、半霄亭、龍池庵、燕子洞、二天門、大橋庵、西竺庵、一宿庵、無相寺、二聖殿、華陽亭、會龍庵、心庵、觀音閣、回龍庵、小甘露庵、永豐庵、獅子林、觀音庵、萬緣庵、德雲庵、通華庵。以上為當時“現存寺”,此外還有“廢寺”67處。昔日九華山佛教之盛,由此可窺一斑。

地藏菩薩道場寺廟

九華山現存寺廟仍然不少,主要者有:
化城寺,這是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的開山祖寺,位於九華山的中心谷地,即今之九華街上。此谷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雲山,東為東崖,西為神光嶺,四山環圍,儼如城池。寺院始建於唐至德二年(757),寺成,金地藏應請自石室遷來居住。不久後,上首僧勝諭進一步擴充寺域,增建台殿、山門、放生池、供經台等。建中初(780),唐德宗敕賜寺額名“化城寺”。明宣宗(1426—1435)、神宗(1573—1620)、清聖祖(1662—1722)、高宗(1736—1795)或頒藏經,或御書匾額,並賜金修葺。鹹豐七年(1857),除藏經樓外,寺宇皆毀於兵火。光緒年間(1875—1908)重建。殿宇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遞進,“丹素交彩,層層倚空”,十分壯觀。今寺分四進院,除藏經樓外,余均清代光緒年間建築。以前,藏經樓不僅收藏有經書、詔書、宸翰真本,而且有據說是地藏穿過的袈裟、高約五尺的毗盧佛銅像、定光佛鐵像、數枚銅質方印、重約數百斤的銅質獨角獸(地聽)、刻有地藏菩薩像的紫黑色石碑等珍貴文物。“文革”中,寺中佛像文物多被毀壞,今存者有古鐘一口,重約二千餘斤,藏經樓內又有白玉佛像、明版《涅般木經》、血寫《華嚴經》等。寺前廣場上有一千年古塘,當是《九華山化成寺記》中所說的“相水攸涿者,為放生池”的放生池。
祗園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全山佛寺之冠。原名祗樹庵、祗園,位於九華街化城寺東,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代多次重修、擴建。嘉慶年間(1796—1820),隆山禪師在寺內開壇傳戒,自此成為十方叢林。九華溪繞寺流過,溪上有“迎仙橋”。寺前甬道頗具特色,由雕刻著蓮花、金錢圖案的一百多石條鋪設而成。寺內主要建築大雄寶殿高約13丈,金黃色琉璃瓦屋頂,飛檐畫棟,金碧輝煌。殿內像設莊嚴,所供的三尊金色佛像各高3丈,是九華山上最大的佛像,此外又有海島觀音像和刻著唐僧取經故事的7面浮雕。寺內又有八口大鍋,其中最大一口口徑丈余,一鍋可供千人齋飯。
萬年禪寺,俗稱百歲宮。名列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中,位於九華山摩空嶺上。寺碑載,明萬曆年間(1573—1620),有僧海玉,號無瑕,由五台山至九華,在此嶺摘星亭旁結茅而居,因亭而名庵,百歲而終,時人稱其為“百歲公”,同時在舊庵處改建成宮室,以茲紀念。崇禎皇帝封海玉為“應身菩薩”,又御筆親書“護國萬年寺,欽賜百歲宮”10字賜之。寺名因此而來。現存寺宇依山勢建為五層樓閣,東傍懸崖,西臨幽谷,危岩寶殿,氣勢非凡。寺內肉身殿供奉著海玉和尚的裝金肉身(木乃伊)。
東岩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於化城寺東三里許的東崖上。峭壁如削曰崖,崖中洞室曰岩。相傳地藏和尚初至九華山,即在此東崖的岩洞中習定修法,洞名東岩,又稱地藏洞、金光洞、捨身岩、捨生岩等,都是就地藏在此修習的不同傳說而命名。明弘治十五年( 1502),王陽明第一次來此遊玩;正德十四年(1519)再次入山,並於此岩洞中晏坐讀書。此外還有異僧周經也繼地藏之後幽棲於此洞。萬曆間(1573—1620),將崖頂上祭祀地藏和尚的晏坐堂改建成寺院,並因洞而名寺。1933年,寺毀於火,唯存鐘亭及幽冥洪鐘。寺附近有巨石似艨艟巨艦,故名“雲舫”。站在東崖上,東望天柱五老諸峰,西顧古仙岩諸勝,南瞻天台,北覽長江,天然圖畫,盡收眼底。
甘露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於九華山北半山腰上。此地山水環繞,茂林修竹,遮天蔽日。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奉旨到九華山進香,行至此地,見風景奇秀,乃說:“此處築蘭若,必代有高僧”。伏虎寺(即東岩寺)和尚洞安據此建議募緣集資建寺,動工之日,滿山林木翠竹盡掛甘露,佛經以“甘露”為諸天不死之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又以“甘露法門”譬喻為“最上之法”,因此,洞安和尚遂兼取祥瑞和經義取名甘露寺。寺因山勢而建,殿宇五層,皆金色琉璃瓦頂。萬綠叢中,紅柱金光隱約,頗富詩情畫意。寺旁有“定心石”,傳說地藏和尚曾趺坐石上入定,蛇來不驚魂,女誘心不動。
肉身塔殿,位於九華山神光嶺上,神光嶺即古之“南台”。費冠卿《九華山化成寺記》載,地藏和尚在化城寺建成後,仍堅持苦修,每歲夏季皆率一徒居於南台自織麻衣。他入寂之後,弟子們即在這裡建立肉身塔供養。塔成,發光如火,圓形,稱“圓光”,後人遂改南台為神光嶺。原塔為三級小浮圖,後人復以木塔籠護,外建高殿以擋風雨、壯觀瞻。千餘年來,塔殿興廢相替,屢有修葺。其中,明萬曆間,皇帝曾賜名“護國肉身寶塔”,並賜金修建。清代也有多次維修。同治年間(1862—1874)塔殿毀於山洪。光緒年間(1875—1908)復作大規模整修,至 今基本保持原貌。現存肉身殿成方形,寬長各5丈,高約6丈。殿頂用鐵瓦覆蓋,並由迴廊內外20餘根石柱支撐。重檐斗拱、畫棟雕梁,風鐸丁當,十分壯美。殿前廊下高懸“東南第一山”金字匾,前後門門楣上方豎掛“肉身寶殿”青花古瓷匾。殿內中央肉身塔,籠護木塔為七層八角形,高約17米,內壁用赤金貼寫《地藏本原頁經》,外壁塗以朱漆,每層每面均設佛龕,龕龕供奉地藏和尚金色坐像。木塔內即石砌的三級肉身塔。殿內兩側分列十王金色立像。殿內地面、塔基、神座皆用漢白玉或鋪或砌,渾然一體,既給人聖潔之感,又用極 強的反差襯托出朱塔、金像的輝煌莊嚴。塔前懸掛的鏤空八角琉璃燈長明不滅。肉身殿是九華山的開山祖墳所在地,與化城寺同為此一地藏菩薩道場的法事重地和中心建築,是進山僧尼、信士乃至一般遊客必到之處。每逢地藏和尚的生日和成道日,僧尼、信士便蜂擁至此上供,不捨晝夜守塔、繞塔誦經禮拜。
上禪堂,位於九華山神光嶺肉身殿下。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年間,玉琳國師弟子宗衍擴建寺宇,並改名上禪堂,從前後的名字看,應為禪宗寺院。此寺山門不大,但殿宇寬廣,環境清幽,在九華山寺廟中,此寺香火最旺,風景最佳、殿宇最麗。寺旁的金沙泉、洗硯池、九華三寶之一的金錢樹傳說多與唐代詩人李白有關。
天台寺,位於天台峰(即天台正頂)捧日亭北,另名地藏禪林,明代創建,清代光緒間重修,與百歲宮、甘露寺一樣,依山勢建為五進樓閣,主要建築有萬佛樓,樓內梁、壁間雕有無數小佛像,故名。此外又有地藏殿,殿內供奉地藏和尚像。明清時期,默安禪師住寺,僧塵塵子在寺旁結茅而住,名活埋庵。民國九年(1920),僧徹德住持,重建佛殿,新訂規制較昔整齊。民國二十七年前後,由僧明輝住寺。

地藏菩薩道場高僧

高僧與宗門
凡佛教聖地,必有高僧大德,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亦不例外。據有關志書記載,九華山自唐迄於民國,高僧大德、耆宿總百餘輩,其中唐代12人、五代1人、宋代7人、明代48人、清代41人,民國3人。這批人中之佼佼者又有:
勝諭,唐僧,地藏和尚的上座弟子,曾主建化城寺台殿,立朱台、掛蒲牢,措置像設莊嚴,開渠闢田等,是化城巨剎的奠基者。道明,也是地藏的弟子,閔公舍地為地藏建寺後,其子亦從地藏出家,即道明其人。
性蓮,明代僧人。俗性王,太平仙源人。22歲出家,投金陵攝山棲霞寺,受具後,曾一度研習諸經論,以此不能了生死大事而還歸故鄉躬事田種。後復至清河謁法堂,受念佛三昧之旨,並從此深信之。聞妙峰開法於蘆芽,又前往求見,頗受淘冶,數年後終於悟道,於是在池陽杉山卓錫建剎。任九華山叢林主後,精苦忘身,委曲化人,時達20年。所到之處,悉事興建。萬曆二十五年(1 59 7)入寂,終年54歲。其事跡見《憨山大師夢遊集》。
周金,明正德間(1506—1521)僧人。曾游少林寺,後還居九華山東岩。值王陽明游九華山,周金前往造訪,與之談心,甚契。陽明以偈、詩贈之。其偈曾刻於東岩懸石倒覆處。時在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八日。周金既是禪僧,又尚念佛法門,有偈為證:“千聖本不差,彌陀是釋迦,問我還鄉路,日午坐牛車。”卒年無考。
古澗,清初僧人。四川峨眉人,出家後住燕京三教庵,繼而游訪天下名山,自普陀來至九華山,駐錫於華嚴洞數十年,歸依者眾。其教化,不憑文字,志以棒喝接引禪徒;又立規制,不行募化,以躬耕種植以易衣食,有盈餘,盡散去。順治八年(1651)入寂於住庵。
智旭,字藕益,明末清初僧人。俗姓鐘,蘇州木瀆(吳縣)人。少學儒術,以“聖學”自任,曾作闢佛論文數十篇,後讀雲棲蓮池大師《自知錄敘》及《竹窗隨筆》,悟入佛乘,固焚闢佛之文。20歲時,讀《地藏本願經》,遂發出世心。天啟二年(1622)出家,先後聽講《首楞嚴經》、《唯識論》,繼入徑山參禪,受菩薩戒後,復遍研律藏。不久後轉而求生西方淨土。亦曾一度以弘律自任。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住九華山華嚴庵(即回香閣)。此間,曾到地藏塔前發願,文中述其原由云:“智旭夙造深殃,丁茲末世,雖受戒品,輕犯多端;雖習禪思,粗惑不斷;讀誦大乘,僅開義解;稱念名號,未入三摩。外者見魔黨縱橫,痛心疾首;內見煩惱紛動,愧地慚天。復由惡業,備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惡,嘆沉溺之無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矢菩提於永劫,付身命於浮雲……”後歸寂於靈峰,時為清順治十二年(1655)。一生撰述達40餘種,尤其提倡念佛往生淨土,故被淨土宗人推為本宗第九祖。
洞庵,亦作洞安,生卒年和籍貫皆不詳。略知其為清康熙時(1662—1722)僧人。住伏虎洞20餘年,終日默坐石窟,傳說有虎侍衛。康熙六年(1667),玉林國師至九華山進香,洞庵依其囑募地籌建叢林,即甘露寺。郡守喻成龍敬其苦行,請登堂說戒,律學因此盛於一時。
聖傳,俗姓王,安徽洞城人。6歲時出家,19歲發大心,求受淨戒。不久後游訪九華山,在此研究大乘經典達4年之久。隨後應請為甘露寺住持一年。繼又在無相寺舊址結茅而居。經營6年,終使廢寺重成巨剎,並於此開壇傳戒,三次剃度弟子達400餘人。後來,又將大通鎮大士閣改建成普濟寺,如前開壇傳戒,弘宣律學。光緒十五年(1889)入寂,終年61歲。無相寺以其為中興之祖,普濟寺以其為開山祖。
果建,字法幢,俗姓嚴,安徽桐城人。20歲出家,至九華山無相寺禮聖傳為師。受戒後,先後充無相寺副寺、監院等職。以苦行稱著。大力協助其師中興無相寺。後又應請充大通鎮普濟寺寺主,觀察機宜,專以淨土法門廣化有緣,開蓮社,以淨土宗始祖慧遠為模範,四方士女歸依者眾。辛亥革命後,佛教被當成“迷信”、“神權”而受到衝擊,果建於是命其徒妙瓏組織佛教會,以保護佛教、闡揚佛教要旨為己任。民國十六年(1927)入寂,終年80歲。

地藏菩薩道場信仰

九華山作為地藏菩薩的專門道場,始終以地藏菩薩為信仰對象,以新羅僧地藏和尚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來供養,以地藏和尚的苦修為行道榜樣,以“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終極目的。這是九華山佛教最大的特點。基於此一特點,九華山又崇尚“肉身裝金供養”。所謂的“肉身裝金供養”,就是將某一高僧大德的遺體經過特殊處理、風乾後,通身裱貼金鉑,然後供奉於寺院的殿堂里,供僧俗永遠瞻仰禮拜。這一肉身裝金習俗,無疑與地藏和尚寂後被建立肉身寶塔供養有關,或者說是由肉身塔發展而來的。這是僧俗給與道行突出的僧人的一種殊榮。據《九華山志》載,這裡前後有裝金肉身像4具(或說7具)。這些死後遺體裝金的僧人是明代之海玉(宗無瑕)、清代之隆山、法龍和民國的定慧。這4位僧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修行清苦、高壽。如海玉,在九華山東岩摩空嶺摘星亭長期禪棲,壽百餘歲,死後斂缸三年而顏色如生;如隆山,在伏虎洞清修達20餘年,遠近鹹稱其有道;如法龍,在天台翠雲庵靜坐習禪達於數十年,壽96歲。在這些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地藏和尚當年入山修道時的影子。
除地藏菩薩信仰之外,由於住僧師承、志趣、體驗的不同,致使九華山佛教也同時存在著不同的門戶,有的以“清高了悟禪理”,“以棒喝接引禪徒”;有的“以弘律自任”,數開戒壇,剃度弟子;有的亦教亦禪,禪淨雙修,專志求生西方淨土;有的研習天台教觀,主唱三諦圓融學說,如此等等。很明顯,這與普陀山佛教有著頗為相似之處,究其原因,這與所處時代佛教的總趨勢有著密切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