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舌菌科

地舌菌科為子囊菌綱柔膜菌目的其中一科。它下面分屬有六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地舌菌科
  • :囊菌綱柔膜菌目
形態特徵,簡史,

形態特徵

子實體由具子實層部分和柄組成,具子實層部分棒狀 、長橢圓形、舌形、匙形、頭 狀、鐘狀、近球形等,扁平或者不扁平,具子實層部分與 柄有或者沒有明顯分界,柄近 圓柱形;子實層為各種顏色;外囊盤被缺;盤下層為交錯 絲組織;子囊棒狀或柱棒狀, 無囊蓋,一般具4個或者8個子囊孢子,孔口在碘液中呈藍 色或者不變色;子囊孢子長 棒狀、近圓柱形、臘腸形、長梭形、長橢圓形,無色至褐 色,具或者不具分隔;側絲中 部和基部線形,頂部可為各種不同的形態,無色或具顏色 。

簡史

對中國地舌菌科的最初記載是在上個世紀末期(Kalchhrenner & Thumen,1881;Patuouillard,1890,1893),他們首先對地勺菌 Spathularia flavid Pers. 、 Microglossum partitum Pat. 和毛舌菌 Trichoglossum hirsatum(Pers.)Boud. 進行了報導。我國學者對此科的研究始於鄧叔群(1932,1934,1939)和戴芳瀾(1937,1944)兩位真菌學先驅。尤其是Teng(1934)和Tai(1944)的工作首次系統地對此科進行了分類,為該類群在我國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Tai(1944)對雲南地舌菌科開拓性的研究迅速豐富了我國當時的已知種類,建立了數量可觀的新分類單元,其中大部分種至今對世界此科研究以及對屬內種間關係和種內變異的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中國的真菌》(鄧叔群,1963)和《中國真菌總匯》(戴芳瀾,1979)兩部著作中對我國此科做了全面記載,代表了我國學者的近代觀點,其中包括了對歷史上部分名稱的訂正。臧穆(1983)在《西藏真菌》一書中增加了部分種的分布範圍,Korf & Zhuang(1985)為我國增添了一個新記錄。作者近期研究表明,中國80年代以前記錄此科真菌總計5屬35個種和種下分類單元的名稱,用現代觀點分析,它們實際上代表28個不同的分類單元。在本科志書完成過程中,又發現4個新分類單元,3個國內新記錄,並對過去100年中我國此科記錄做了分類和命名方面的澄清(Zhuang & Wang,1997)。
中國現有地舌菌科真菌7屬37個種和種下分類單元,它們分布於全國各地,其中Spathularia flavida、Trichoglossum hirsutum和蔭蔽地舌菌Geoglossum umbratile Sacc.為常見種,珀松毛舌菌 Trichoglossumpersoonii F. L. Tai、中國毛舌菌 Trichoglossum sinicum F. L. Tai和雲南毛舌菌 Trichoglossum yunnanense F. L. Tai可能是地方特有種。
中國地舌菌科志書的完成,將為我國此科分類研究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深入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