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學說,又稱“地理政治學”,是政治地理學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觀點是全球或地區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發展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甚至制約。根據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地區範圍內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是西方國家制定國家政治、軍事戰略和對外政策的一種理論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緣學說
- 又稱:“地理政治學”
- 類別:政治地理學中的重要流派
- 性質:理論依據
- 產生於:19世紀末
- 出處:《政治地理學》
由來,相關記載,分類,作用,特點,發展史,
由來
地緣政治學產生於19世紀末,1897年德國地理學家F·拉采爾在其《政治地理學》一書中,提出“國家有機體學說”。發表了“生存空間論”一文,認為國家就像有機體一樣有興盛、衰亡的過程,國家的興盛需要有廣闊空間。1917年瑞典政治地理學家R·謝倫接受了拉采爾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緣政治學一詞。德國的K·豪斯霍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提出德國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間和足夠的自然資源,主張重新分配世界領土,而戰爭是解決生存空間的唯一途徑等錯誤的地緣政治論點,為德國法西斯的擴張服務,遭到地理學界的擯棄,並因此使地緣政治學一度聲名狼藉。地緣政治學從其產生到現在形成主要的理論有:1890年美國海軍理論家A·T·馬漢,在其《海權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中提出的“制海權”理論,他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1914年英國地理學家H·J·麥金德提出的“大陸心臟說”,認為誰控制東歐,誰就能統治亞歐大陸心臟,誰控制亞歐大陸地帶,誰就能統治世界島,從而主宰世界。被稱之為“陸權派”,代表作是《歷史的地理樞紐》。40年代,美國國際關係學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邊緣地帶說”,成為“陸權論”的又一派理論。50年代,美國戰略學家,A·塞維爾斯基根據北極地區處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軍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權”的理論,70年代和80年代,美國地理學家S·B·科恩提出了地緣政治戰略區模型。凡此種種地緣政治觀點,都過分突出地理環境中這一部分或某一地區的重要性,並誇大為控制了某一地區就能支配全球,進而要採取相應的戰略以達到他們國家稱霸世界的企圖。這些觀點就連美國《軍事戰略》一書作者也不得不承認是不現實的。他們說“統治心臟地區不等於控制了世界島一樣,統治邊緣地區也不等於控制了世界島。”美國《國家間政治》作者摩根索指出:“地緣政治學是一種偽科學,它把地理因素提高到絕對地位,認為地理決定國家的權力,因而也決定著國家的命運。”但是這些理論對西方國家在制定方針政策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
相關記載
1、《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上說:地緣政治是“關於國際政治中地理位置對各國政治相互關係如何發生影響的分析研究。地緣政治指出某些固素對決定國家政策的重要性,諸如在獲得國家利益,控制海亡交通線,據有戰略要地等”。
2、《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卷)中說:“地緣政治學是政治地理學的—個部分,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地區範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地緣政治學把地緣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這種觀點為國際關係理論所吸收,對國家的政治決定有相當的影響。”
分類
地緣政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指一個國家與周邊國家的地緣關係、這也是運用最廣的一個界定;二是中等層次的、主要指比一個國家的周邊範圍更廣泛的地區,是區域主義或地區主義的地緣政治;三是大的地緣政治,是世界範圍內的地緣政治,把世界當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進行研究,運用這一層次的地緣政治的多是大國、尤其是那些具有世界戰暗意圖的國家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地緣政治在這一層次上多半涉及大國之間的關係。
作用
地緣政治是確定國家的利益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對理解國家的外交戰略和外交政策是有很大幫助的,是一種有益的工具.但不能把什麼都歸於地緣政治,特別是要把地緣政治與國際政治,國家和外交活動等概念區別開來。這三個概念的關係是較緊密的,其包括的內容也是有重合的,但也有區分,不能混同使用。
特點
地緣政治有兩個較鮮明的特點:一是它的開放性.任何一種地緣政治都是把一個國家與周邊的國家和邊區相聯繫,把一國與世界各國相聯繫,是兩國和兩國以上的國家之間發生的聯繫,不可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內進行地緣政治的活動;二是:任何地緣政治都離不開地緣經濟,地緣文化的互動影響,地緣政治並不是專談政治而不談經濟和文化。實際上任何地緣政治的變動都是與經濟、文化的變動聯繫在一起的。人們在地緣政治的長期實踐中大致形成了七大思維定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地緣政治的規律性,這些規律是:
1、富國強兵是地緣政治關係中的第一要義。
2、地緣政治中可以表現出明顯的邊際效應,它可表述為:一個對你友好並給你帶來利益的國家,會由於它是你的鄰居而使這種利益倍增:同樣的.一個對你不友好井給你帶來損害的國家,會由於它是你的鄰國而使這種損害也倍增。地緣的遠近在這裡具有重要的作用。距離近的國家,相對於距離遠的國家來說,對本國的影響會大得多。
3、 地緣政治中沒有永恆不變的朋友,也沒有永恆不變的敵人。
4、地緣政治的重點會隨著地緣經濟的重點和周邊國家關係的變化而轉移。
5.追求大國的保護是小國在地緣政治格局中的本能反應。
6.邊疆、邊界、領上在地緣政治中是重要因素。地緣首先在於緣邊、緣海,因此地緣政治在一定意義上可說是緣邊政治、邊疆政治、領土政治。
7.地緣政治格局的追求目標是地區的實力均衡。
地緣政治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相近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舉動和發展會對周邊國家帶來很大影響。所謂的地緣政治理論,主要是研究地理因素對國家及國家間政治態勢,和對國家政治行為的影響。那么什麼是一個國家的地理因素呢?它們主要是指國家的疆土的大小、國家的地理位置、國家領土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氣候條件、國家的人口和民族的自然屬性等要素。從現實和歷史看,一個國家的地理要素對國家的影響方式是多樣的,地理狀況如位置、地形、池貌及氣候等,對一個國家的潛力具有直接影響。與各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因素相比,地理因素對國家的政治的影響是較為直接的、也是較為確定的。
發展史
在地緣政治學說中,麥金德的“陸心”說具有重要地位。麥金德是英國第一個設有地理系的牛津大學地理系的系主任與地理教授,後來,他還擔任過著名的倫敦經濟學院院長,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長。此外,他還是英國國會議員、英國樞密院顧問兼帝國經濟委員會主席、英外交部的英駐南、俄高級專員。可見,他是一位學者兼政治活動家。
在十九世紀向二十世紀轉變時代,英國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地位、特別是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發生重大變化。在經濟上,十九世紀時期,英國由於工業革命、工業生產的大發展,成為“世界的工廠”,其工業產品的產量在世界居於壟斷地位。而當時,西班牙、葡萄牙及荷蘭老牌帝國主義已經衰落,英帝國在世界居於無可爭議的地位。為此,英國對外實行的自由貿易政策。到十九世紀的後期,工業革命擴散到西歐、中歐,甚至東歐和北美,法國、德國和美國等國家工業生產急劇上升,出口量大增,成為英國的競爭對手、英的自由貿易政策難以為繼。
為了穩住海外市嘗英國不得不大力發展殖民地,這樣就可以保證英國在該地出售商品、資本輸出、原料獲取上的控制和壟斷。由此,就引起英國在亞洲、非洲與法、德、俄、日在美洲與美國的競爭與衝突。在這場競爭與衝突中,對英國來說,可以說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海洋國家與陸地國家,英國與俄國在亞洲的競爭、英國與法國與我國的競爭雖在亞、非的殖民地的彼此接觸帶,但本質上,還是反映了英倫三島與歐陸法、德的矛盾。在爭奪殖民地的戰爭中,英國與南非布爾的戰爭是十分艱苦。這些情況標誌過去認為海洋霸權是無敵的遇到了挑戰,反映了陸權大國的興起。
在這種現實巨大變化影響下,麥金德以獨特的歷史眼光、深刻的巨觀空間概念提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新的地緣政治說——“陸心說”。在1904年,麥金德在地理學會上宣讀了他的《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文。在該論文中麥氏根據地緣政治特點把世界劃分為“樞紐地區”、內新月形地區、外新月形地區。樞紐地區是位於歐亞大陸的中部,那裡地勢平坦、氣候不是乾旱就是寒冷、南部為草原和荒漠、北部為泰加林和沼澤,屬內陸水系和北冰洋水系,東西和南面為山嶺、高原、盆地所阻,西面與東歐平原相聯。
內新月形地區是圍繞樞紐地區的環形地帶。其東面是東亞佛教領域,南面是南亞的婆羅門教領域,西南是西南亞與北非的伊斯蘭教領域,西面是歐陸的基督教領域。該地區的外緣是與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相接觸的海岸。外新月形地區則是其餘的世界,其中包括有歐亞大陸以外島嶼,如英國和日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整個南、北美洲和大洋洲。
根據歷史,麥氏指出,在樞紐地區的遊牧民族,從早期的匈奴人、阿爾瓦人、保加利亞人、馬扎爾人、蒙古人,一批批的從這裡經烏拉爾山與裏海間隘口和南俄草原,不是借喀爾巴阡山北面的東歐平原,就是借喀爾巴阡南面的多瑙河河谷進入歐洲腹地。蒙古人向西進軍,在俄羅斯南部建有金帳汗國、在西南亞建有伊勒爾汗國。正是草原民族利用馬和駱駝的機動性優勢入侵歐洲,才形成歐洲各偉大民族的歷史,所以,麥氏稱歐洲的文明是反對亞洲長期鬥爭的結果,應把歐洲的歷史看作隸屬亞洲的歷史。
接著,麥氏稱,在哥倫布發現大陸後,西方利用海上航行的機動突破歐洲範圍走向世界。他們利用艦隊建立制海權,在內新月形地區和外新月形地區建立大片殖民地。在陸上,俄羅斯人利用哥薩克人越過烏拉爾山,通過西伯利亞,直達太平洋岸邊,接著又進入中亞。海上與陸上的配合抵消了原來樞紐地區遊牧民族的戰略優勢。
麥氏認為,今天,由於蒸氣機的發明、鐵路修建,改變了陸上強國的作用,它代替了馬和駝駝過去的機動性,恢復了對周邊地區的壓力,出現了世界政治上的樞紐地區。針對這一情況,麥氏得出的結論是:“樞紐國家向歐亞大陸邊緣地區的擴張,使力量對比轉過來對它有利,這將使它能夠利用巨大的大陸資源來建立艦隊,那時這個世界帝國也就在望了。如果德國與俄國結盟,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
面對這一可能出現的形勢,為維持英國的世界地位和海軍優勢,麥氏為英國提出的對策是:“這樣一種事態的威脅,必須將法國與海上強國(即英國)聯盟,於是法國、義大利、埃及、印度和朝鮮就會成橋頭堡,外部的海軍可從這些橋頭堡支持來迫使樞紐聯盟也部署陸上部隊,從而阻止他們集中全力去建立艦隊。”“為了海上國家利益,要和充當陸上橋頭堡的法國聯合起來,並要力促使德國放棄參與樞紐地區政策的任何企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麥氏看到在德軍與俄軍的交戰中,德軍進攻到俄國的波羅的海東岸、烏克蘭、亞速海一線。儘管德國在戰爭中已經失敗,但普魯士傳統力量仍存在,俄國經過革命,德俄兩國力量肯定會恢復,他們會一起或單獨對海上諸國再次構成威脅。為此,他於1919年巴黎和會之時,發表其《民主的理想與實現》一文。在文中他用“陸心地帶”代替“樞紐地區”,並且看到東歐的地緣政治上的重要作用,把他的世界地緣政治上“陸心說”
歸納為三句名言:
誰控制了東歐,誰就統治了“陸心地帶”;
誰控制了“陸心地帶”,誰就統治了世界島;
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了世界。
世界島是歐、亞、非三大陸,由於其相連成一體,故稱為世界島。東歐是一個多民族地區,長期處於中歐大國和俄羅斯影響下。巴黎和會根據民族原則分別成立了新國家,使其成為阻止兩邊國家實現其地緣政治趨勢的關鍵。
在第二次大戰中,東歐並未能發揮其阻止作用,德國的失敗、蘇聯的勝利,蘇聯不僅控制了東歐,甚至駐軍於東德,其形勢,按麥氏的陸心說來看,是極其優越。但是,冷戰形勢下的美蘇對立了將近半個世紀,結果以蘇聯解體而使冷戰時期的兩極對立格局結束。看來,地緣政治的地理條件毫無問題是世界政局中的重要條件,它還受其他條件所制約,否則,地理條件就會成為環境決定論的宿命哲學。
麥金德的“陸心說”在地緣政治學的理論方面是一項進展。首先,他打破長期海權思想,把陸權思想提高到全球戰略的高度。這一點在兩次大戰中,都可以看到陸權的重要性。其次,他是從全球巨觀角度來觀察地理條件的特點,先是注意樞紐地區,然後推向內新月形地區、外新形地區,同時注意其相互在全球戰略上的關係與聯繫。
第三,是從過去歷史的背景上,抓著樞紐地區與外國地區的關係。這種大的歷史觀是與全球巨觀的地理觀相結合形成的時空全球戰略。這種地緣政治上的全球時空思想是麥金德的偉大貢獻。
第四,草原民族在歷史上的優越地位在於其機動性,麥氏注意到當時鐵路出現會給樞紐地區帶來新的機動性。這反映到他對技術的發展與變化會給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
另外,我們還應看到麥氏的分析、結論與對策都是圍繞大英帝國的衰落形勢下,為挽救其失落趨勢,大聲疾呼要英國注意德、俄兩國的發展對英國的致命威脅。因此,可以說,該學說是有鮮明的時代性。正是麥氏的這一地緣政治思想產生於世紀之交的那個時代,其三句名言中也反映了當時地理環境決定論流行思想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