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神盾

地球神盾

剛剛進入2012年,就有兩顆小行星地球擦肩而過。為應對可能的小行星撞地球的災難,2012年歐盟投入400萬美元,資助一個名為“近地天體防護盾”的計畫,從而打造“地球神盾”以防禦被撞擊之險。該項目考慮各種防禦天體撞地球的方法,比如飛彈炸毀、引力轉移、爆破排斥等,令地球重獲安全。到2020年,在經過大量科學論證後,這些原本科幻電影中才有的舉措極有可能變成現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球神盾
  • 外文名:The Shield of Earth
開發背景,項目研究,構想圖,防禦方案,

開發背景

2012年1月27日,太空岩石“2012 BX34”悄悄路過地球,其僅一輛公共汽車大,與地球距離約為月球至地球距離的五分之一。科學家說,這顆太空岩石只有11米寬,即使撞上地球,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因為這么小的太空岩石,根本沒法穿過大氣層。
美國宇航局加州理工大學“蒸汽動力實驗室”的官方微博稱,藉助先進雷達網路,的確探測到了這顆太空岩石的造訪軌跡,“這些小傢伙總是在最後一刻才現身,但它們沒有危險因為很快就燃燒了。我們尋找的是大傢伙。”
科學家認為,遠道而來的“大傢伙”才會對地球造成危險。這幾天,就會有一個“大傢伙”往地球方向衝來。1月31日,小行星“433艾若思”(愛神星)將從地球上空划過。“433艾若思”形狀如花生,寬約32公里。科學家早在1898年就發現了它,它的軌道呈橢圓型,每1.76年就會出現在距地球320萬公里範圍內。這次“433艾若思”離地球的位置是1975年以來最近的一次兩者相距約267萬公里。在天文學上,這已是很近的距離了。
“2012 BX34”和“433艾若思”(愛神星)的來訪,並未實際威脅人類。於是,人類聽著各種小行星鄰居們的旅行蹤跡,但聽完了,該正常上班的還會正常上班,生活沒有絲毫變化。普通人很快便忘了“433艾若思”這樣的術詞,因為人們知道,從統計學上講,一顆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很低。不過,機率再低並不代表就不會發生,科學家知道,行星或彗星撞地球的故事,以前發生過,以後還會發生。往遠的歷史看,有恐龍那悲慘的結局,往近的歷史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德國南部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等地方,都有被巨大太空岩石撞擊後傷痕累累的紀錄。
事實上,平均下來,每年都會有一顆汽車大小的天體物質從天而降,穿越地球大氣層,製造出蔚為壯觀的火球。根據統計,每2000年左右,都會有一顆足球場大小的天體撞到地球,造成一定區域的明顯損害。
每幾百萬年,一顆直徑用公里計算的小天體會撞擊地球,造成全球性傷害。而這些計算,只是基於人類所掌握的小行星信息。
如果站在遠一點的位置看地球,會發現我們的星球被無數運動著的小行星包圍著。根據美國宇航局用紅外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統計,地球周圍有980多顆長度在1公里以上的小行星,還有1.95萬顆在100米以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行星,大部分都還沒有被人們發現。而這些,還不包括地球外圍無數的小岩石。
觀察不到不代表這些危險就不存在。一些專家稱,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未來幾年,會湧現出更多新的小行星數據。科學家警告,其中的一些太空岩石,可能某天就會對我們造成危險。

項目研究

在國際天文學界,對近地小天體的研究長期以來都是重要領域,但是,這些研究更多集中在探測方法的改進、對小行星成分研究等方面。當然,人們很早就開始考慮如何防禦這些潛在的小行星撞擊,但始終都還處於理論或想像階段,而其中很多想法,因過於龐大,或距離太遠,只能在科幻小說或電影中才能出現。
歐洲宇航局的實際行動,讓這些看似瘋狂的想法開始“觸地”,往現實的方向發展。得到資助的,是德國太空中心“近地小天體防護盾”項目。“近地天體”指的是靠近地球的太陽系天體,其中包括幾千個近地小行星、近地彗星、圍繞太陽轉的太空器,以及一些較大的流星。
歐盟向“近地小天體防護盾”項目慷慨地撥出400萬歐元,此外,其還將得到科學機構和產業方面180萬歐元的額外資助。這些錢,並非讓該機構立馬打造出一個“神盾”來,而是讓其在3年時間中,得出一個可以試行的方案藍圖。如果一切順利,到2020年,“地球神盾”可能會開始真正運行。
“當然,科學家已經提出很多建議,”“近地小天體防護盾”項目首席科學家哈里斯說,“但到目前為止,他們大多僅來自一家機構,甚至可能只來自一個人。所以還很難去實施它們。”
參與“近地小天體防護盾”項目的歐洲宇航防務集團阿斯特里姆公司負責人沃爾夫蘭姆·洛克表示,他們將有系統地對所有的防禦方法進行考察。根據“近地小天體防護盾”項目新近發表的論文,雖然是歐盟出資,但這個項目將是全球合作的結果,歐洲、美國和俄羅斯的13個研究機構、大學和產業公司參與。動力衝擊、引力牽引和引爆排危法,將是主要突破方向。科學家看來,這三種方法最有可行性,也最成熟。
“近地小天體防護盾”項目成立後,前太空人羅斯蒂·施威卡特表示,這個舉措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除近地小天體威脅的嚴肅、綜合且專業的分析。“有一群國際組織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這很關鍵,可以保證最終的結果得到更大程度地認可。”施威卡特說,在處理近地小天體的威脅這件事上,必須趕在撞擊機率提高之前就做出行動,“在很多時候,人們慢慢等待一個好的決定,卻最終為時已晚。”

構想圖

1 核爆法
即用核飛彈對入襲天體發動全面“攻擊”,令其在未到達地球時爆炸瓦解或脫離軌道。
2 引力法
人類可以建起一個小型探測器,徘徊在敵方天體旁邊,不用直接接觸到天體,而憑藉離子推進和天體保持一定距離,然後利用其自身引力,把天體牽引著拉出危險的軌道。
3 動力法
科學家想像,如果能建造起一個巨大的軌道對撞器,對準直衝地球而來的小行星輕輕一打,將其打歪出軌道外。

防禦方案

雖然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目前是小几率事件,但對那些有可能並具毀滅性的“入侵者”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科學界目前有多種對付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的防禦方案,並且有些方案正在準備付諸行動。具“理論可行性”的方案有:
一是用核武器去炸掉它,但麻煩的是爆炸很可能把它變成許多小“殺手”,把帶有放射性的物體拋入不可預測的軌道;而對於一些鬆散結構的近地小天體,爆炸所起到的作用又很有限。這種方法一直毀譽參半。
二是用太空飛船撞擊它,改變其軌道或把它撞碎。這種方法比較有效,但如同用核武器一樣,這也可能把災難擴大數倍。
三是用航空器給它施加壓力(即用機械力),使它加速或減速,從而改變其飛行方向。這種方法比較理想,但不易實行,並存在一定的風險。
四是用雷射使它的表面物質向外發散,從而產生反向加速度使它改變飛行方向;或者用超強雷射把它摧毀成對地球無害的小碎塊。這種方法也比較理想,但必須要有超大功率的雷射系統。
五是用油漆塗料來改變它的顏色,影響它吸收太陽光和熱量,通過熱能的變化來改變其軌道。這種方法見效比較慢,另外所需的大量塗料如何運去也是個問題。
六是用火箭把一面巨大的風箏形太陽帆傳送到它的上面,而張開的太陽帆利用反彈太陽光子所產生的壓力把它逐漸推離原來的軌道。這種方法的技術要求較高,難度較大。
七是在它的表面插入一種像火箭那樣的裝置,讓這種裝置不斷地噴出物質,像噴氣式飛機那樣,通過反作用力來改變其飛行方向。這種方法好像有點浪漫色彩。
當然,還有其他的防禦方案。不過,所有的方案現在幾乎都停留在理論構想階段;它們是否切實可行可靠,還要靠將來的實踐來檢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