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說和日心說

地心說和日心說

地心說和日心說,古代描述宇宙結構和運動的兩種學說,地心說認為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不動,所有的天體都繞之運轉,日心說則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繞日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心說和日心說
  • 所屬學科地理學
地心說,日心說,

地心說

世界各古代民族從樸素直觀的觀念出發,最初都主張地心說,例如中國古代的渾天說。最典型的地心說是古希臘哲學家們提出的。公元前4世紀,柏拉圖在他的《蒂邁歐篇》里提出,天體代表著永恆的、神聖的、不變的存在,它們必然是沿著圓形軌道繞地球作勻速運動,行星運動也是勻速圓周運動的組合。從這一觀念出發,他建立了以地球為中心的同心球式的宇宙模型。其後,克尼多斯的歐多克斯、卡利普斯和亞里士多德又發展了他的學說。為了使地心說也能解釋行星亮度的變化,公元前3世紀的阿波隆尼又提出了本輪均輪的概念,認為所有的天體都沿著本輪作勻速圓周運動,本輪的中心又沿著均輪作勻速圓周運動,地球則處在均輪的中心。本輪均輪系統到公元2世紀的C.托勒密時發展到完備的程度。他在其巨著《天文學大成》中,用本輪、均輪、偏心輪、等大輪等一系列圓周運動,對每個天體找出一種組合,用以預告它的位置。這個預告與實際相差在很長時間內未超過2度,這是本輪均輪系統之所以能沿用1400年多的認識論原因。另外,還可以舉出兩條社會原因:一是與一般人的常識相吻合;二是不違背亞里士多德物理學和宗教教義。

日心說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學者阿利斯塔克最早提出了日心說思想,認為恆星所在的天球不動,地球每日繞軸自轉一周,同時在一年中又繞太陽公轉一周,並以此解釋天體的種種運動。在這個模型中,地球失去了特殊身份,它與五大行星一起繞著太陽轉,太陽在中心巍然不動。這個模型與以地球為中心的同心球模型相比,不但簡單,而且能解釋阿波隆尼以前的地心說所無法解釋的行星亮度的變化。但是,它在觀念上與當時普遍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傳統看法相衝突;在經驗上並沒有觀測到應該存在的“視差”現象,也不能預報天象,因而它未能為當時的人們所接受。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觀測技術的提高和地心說的本輪均輪體系日趨複雜,15世紀波蘭天文學家N.哥白尼發展了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說思想,寫了《天體運行論》一書。他在該書中提出了一個以太陽為中心的行星系統,為天文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其後的J.克卜勒和I.牛頓正是沿著這條新途徑前進,建立了行星運動三定律和牛頓力學。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的“導言”中,把這部書當作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哥白尼以後,日心說經過300多年的發展,隨著克卜勒、G.伽利略和牛頓工作的進展,特別是恆星光行差和視差的發現,終於否定了地心說。天文學的發展表明,太陽僅僅是一個普通恆星,它並不在宇宙的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