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社會的構成》是2018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炳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域社會的構成
- 作者:朱炳祥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4月
- 頁數:252 頁
- 定價:6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18129
- 版次:1
《地域社會的構成》是2018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炳祥。
《地域社會的構成》是2018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炳祥。內容簡介 《地域社會的構成》所提出的問題,實質上就是研究在最初的意義上以及在小的單位結構上來思考社會是怎么發生的問題。《地域社會的構成》認為...
地域構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狀況,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與經濟區域分布、城鄉分布等。社會構成是依人口的社會經濟屬性來劃分的,包括人口的婚姻狀況構成、家庭類型構成、階級或階層構成、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構成、在業與不在業構成、行業構成、職業構成、文化教育程度構成等。根據人口構成因素的特點和作用的分類方式,可劃分...
地域經濟系統areal economic system 指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在不同地域範圍內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具功能和結構特徵的多層次有機組合體。又稱地域經濟體系或空間經濟系統。地域範圍大可至一個領土遼闊的國家或由幾個國家組成的集團,小可至省以下的一個地區或市、縣。各地的經濟發展條件、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均有很大差異,...
《人群·聚落·地域社會》是2012年2月1日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魯西奇。內容介紹 本書從居住人群的來源與劃分、鄉村聚落形態與城市裡坊制的實施及實態、行政區域的設立與劃分、鄉里制度的推行與地域社會的實際控制形態等方面,探討中古時代南方地區特別是長江中游地區人群與社會的變動,認為:(1)蠻...
社會結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地位、角色、群體和制度。社會結構的內容實際上是社會的主體——動物及其生存活動——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存在方式,一般表現為:1、種群數量結構;2、群體組合結構;3、個體的活動位置結構(在社會中所從屬的集團階層);4、本物種的生存地域空間結構;5、生活方式結構;6、以及社會經濟、...
人地關係地域系統是以地球表層一定地域為基礎的人地關係系統,也就是人與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動態結構。定義 人地系統是由地理環境和人類社會兩個子系統交錯構成的複雜的開放的巨系統,內部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機制。在這個巨系統中,人類社會和地理環境兩個子系統之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
又稱地域經濟體系或空間經濟系統。地域範圍大可至一個領土遼闊的國家或由幾個國家組成的集團(如歐洲經濟共同體),小可至省以下的一個地區或市、縣。各地的經濟發展條件、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均有很大差異,因此在不同地域範圍內的各種經濟活動的水平及其組合情況也各不相同。組成部分 地域經濟系統的組成部分,一般...
此外,湖南還開發研製出楚錦壁掛、畫繡結合、工藝服裝、家庭裝飾等一系列湘繡產品,滿足了社會的需求。吳越文化 西周時期,吳越文化的疆域涇渭分明。到了春秋時期,寧鎮地區的吳文化面貌產生了明顯的越化,而太湖地區吳文化因素也多了起來。這些變化在墓葬中。寧鎮地區的土墩墓中,西周時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青銅器,...
《民族走廊與地域社會》是2017年10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曦。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論文集,作者從地域研究、套用研究、災害研究、認知研究、宗教研究等多角度出發,嘗試建構出細緻的民族走廊以及走廊中羌族社會·文化的地域社會綜合研究範式,藉以展示岷江上游羌族地域的社會、文化實質,同時也對汶川地震...
20世紀以來城市化過程加速,城市人口大大增長,用地規模不斷擴展,城市內部的工業、交通、商業和居住區等布局結構日趨複雜。為了揭示和解釋城市成長的規律,各國學者特別是美國學者對城市地域結構作了種種理論概括。歸納起來,主要有3種模式:同心圓模式 該模式學說主要是由芝加哥大學的一些社會學家,特別是E.W.伯吉斯於...
本書在明清以來國家西南開發的歷史視野之下,以深入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對保存於洪江地方上的各類文獻進行細緻解讀,透過不同歷史時期地方人群賦予“洪江”這個地域符號的不同意義,去呈現這個由外來客商“製造”出來的商鎮數百年興衰歷程中,“洪江人”這一地域身份不斷內化成為地域社會認同,進而建構出地域社會的結構化...
人口地域構成包括按人口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標誌,行政區劃標誌。經濟區劃標誌,城鄉標誌等而劃分的各種人口地域構成。按不同地域標誌劃分的人口構成說明的問題不同,作用也不同。人口地域構成同地區氣候、地形、自然資源等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有密切關係。人口遷移是改變人口地域構成狀況的直接手段。
由上而見,所謂的生產結構理論是指TPC由各種生產要素所組成,這些生產要素包括自然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因子,TPC的生產結構實際就是這些諸多因素相互結合所形成的統一體。2,專業化與綜合發展相結合的原理 在原蘇聯,專業化生產部門包括礦業和製造業,也可以是農業部門,專業化生產活動決定TPC在全國勞動地域分工和經濟區...
功能型社區--除地域管轄因素外,具有特色功能的社區,如商貿、文化、公眾等比較集中的區域,但一般沒有常住居民。4.構成社區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區位要素、組織結構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會心理要素。5.城市社區的範圍是指什麼?城市社區的範圍,一般是指經過社區體制改革後作出規模調整的居民委員...
《“地域社會”視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一書由[日]森正夫 所著,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學者森正夫就致力於研究江南社會經濟史,尤其是江南土地制度和賦役制度史,發表相關專題的論文數十篇,本書就是這一系列論文中的優秀之作。這些論文共14篇,分四個部分展開,集中反映了“地域...
《長江中游的人地關係與地域社會》是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魯西奇。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長江中游地區民間文獻特別是民間碑刻與古代冥契的收集和整理,對該地區人民的生計方式的轉變、生計方式對環境的適應、以及為適應地理環境而產生的這種生計方式所形成的社會關係、地域社會的變遷及其區域差異等問題進行...
《地域社會與信仰習俗》是2007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昭瑞 , 王建新。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這部論集的正文共由“信仰與人類學研究”、“信仰與社會”和“信仰與民俗”等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總論,包括一篇致詞,兩篇理論綜述性論文,分別從哲學、宗教學和人類學三個不同學科的角度對宗教人類學的...
《地域社會深描:藏羌彝走廊研究新視角》是201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曦、黃成龍。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央民族大學組織的一本跨學科的地域研究論文集,是2014年第二屆藏羌彝走廊研究新視角研討會的精選參會論文的匯總。藏羌彝走廊作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走廊,本書嘗試著從語言學、考古學、人類學的...
人口地域結構亦稱人口地域構成。按照人口居住標識來劃分的不同地域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人口地域結構包括人口自然地域結構、人口行政地域結構、人口城鄉結構等多種具體的地域結構表現形式。人口地域結構是人類長期適應、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結果。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制度下,人口的地域結構是不同的。即是在...
村落構造(Structure of rural community)指村落社會的形成、性格以及包括組織在內的構造要素等。村落是與城市相對的地域社會,住民生活主要依賴於第一產業,通常與城市比住民的集體意識強,是以血緣、地緣相聯繫的社會地域(如我國某些村落多各種親屬,一些村落中山東或者河南移民占重要比重等)。這從構成要素及其成立...
區位三角形,是指空間或地域、人口、活動構成的三角形。人類都市社區是由人口、活動及地域三要素構成,是都市社會成員在某些地域空間中參與各種不同活動,建立各種不同的社會關係,以滿足個人衣食住行等的需要。地域人口邊構成人文區位觀,注重人口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也是人口性質在空間地域中的分布。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村民自治與宗族關係研究”(02BSH011)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地域社會的構成”(05BSH029)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民族地區宗教文化現代化調查研究”(11ASH007)4、教育部2014年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大項目“主體民族志:一個白族人的裸述”(14JHQ028)主要獎項 1、《民族...
構成 人口發展戰略包括人口數量、人口質量和人口構成 3個方面。人口數量主要指人口發展速度和規模,是人口戰略決策的基礎;人口質量主要指人口身體素質和文化科學素質,是人口戰略決策的中心環節;人口構成包括人口自然構成、社會構成和地域構成,是人口戰略決策的重要內容。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
區域環境是指占有特定地域空間的環境單元。由於地表自然界的區域差異性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性而形成。可分為自然區域環境(如森林、草原、草甸、荒漠、冰川、海洋、湖泊、流域、山地、盆地、平原、高原等)、社會區域環境(如各級行政區、民族聚集區、城市及其功能分區等)、農業區域環境(如稻作區、麥作區、牧區、農...
一般定義:區域空間結構是指一個地區各種要素的相對位置和空間分布形式。從經濟活動角度定義:區域空間結構是由區域核心,網路系統和外圍空間共同組成的 從普遍角度定義;區域空間結構由鄉村地域和城鎮地域共同組成的。影響因素 主要有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活動,人口狀況,城市化水平,區域的開放程度,對外聯繫,以及歷史...
由於社會學者研究角度的差異,社會學界對於社區這個概念尚無統一的定義。但許多學者認為,社區概念是以一定的地理區域為前提的。1955年美國學者G.A.希萊里對已有的94個關於社區定義的表述作了比較研究。他發現,其中69個有關定義的表述都包括地域、共同的紐帶以及社會交往三方面的含義,並認為這三者是構成社區必不可少...
多核心理論,是指關於城市區位結構的一種理論模型。1945年由美國社會學家哈里斯和烏爾曼共同提出。其要點是:城市的地域發展呈多元結構,除市中心外,城市不同地域還存在各自的支配中心,每一中心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其形成因素:(1)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的有利性;(2)互利的活動將彼此聚集在一起;(3)互礙、...
具有廣闊地域、居民聚居程度不高、以村或鎮為活動中心、以從事農業為主的社會區域共同體。農村社會學家對農村社區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強調農村社區有一個共同的中心點;有的強調其居民有較強的認同感;有的強調具有特定的社會組織和社會制度;有的則強調有特殊的生活方式等。概括各家的觀點,構成農村社區的基本...
此外,還可從社區的人口構成,即自然構成和社會構成來分析社區結構,例如人口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民族和信仰構成、知識結構、群體結構和組織結構等等。功能 社區結構中的成分各自承擔一定的社區功能,彼此間又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社區既是這些成分相互作用構成的地域共同體,又是它們與外界更大社會系統保持聯繫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