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的古希臘史》一書以五十多幅原創繪製地圖加簡短說明文字的形式,圖文對應地講述了古希臘克里特島文明初萌到希臘化時代終結這兩千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圖上的古希臘史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306826
- 作者:陳超 劉衍剛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 頁數:184頁
- 開本:16
- 品牌:東方出版中心
編輯推薦
本書適合廣大歷史愛好者閱讀。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2.克里特島的宮殿
3.邁錫尼文明
4.黑暗時代
5.城邦的崛起
6.希臘大殖民
7.“戰士之國”斯巴達
8.梭倫改革
9.希臘的僭主
10.庇西特拉圖時代的雅典
11.克里斯提尼的民主制改革
12.希羅多德眼中的世界
13.希波戰爭·伊奧尼亞起義
14.希波戰爭·馬拉松之戰
15.希波戰爭·溫泉關傳奇
16.希波戰爭·決戰薩拉米斯
17.提洛同盟
18.伯利克里與雅典
19.衛城:雅典的山巔之城
20.市政廣場:雅典城邦的中心
21.雅典之港:比雷埃夫斯
22.諸神的居所:雅典衛城、德爾菲和奧林匹亞
23.泛希臘運動會
24.伯羅奔尼撒戰爭·阿奇達姆斯戰爭
25.伯羅奔尼撒戰爭·西西里遠征
26.伯羅奔尼撒戰爭·最後九年
27.戰後的希臘
28.色諾芬的萬人遠征
29.特拜的霸權
30.馬其頓的崛起·稱雄北方
31.馬其頓的崛起·征服希臘
32.亞歷山大遠征·沿海的征途
33.亞歷山大遠征·成就帝國
34.繼承者戰爭
35.塞琉古王國
36.馬其頓王國與希臘本土
37.托勒密王國
38.帕加馬王國
39.希臘化時代的猶太人
40.希臘化時代的終結
文摘
導致這一災難的原因是前文提到的邁錫尼文明的衰亡和滅絕。由於邁錫尼文明末期的戰亂,人口銳減,大量土地拋荒,使得糧食產量下降,而這反過來又導致人口數量難以增長。沒有足夠的人口,城市就難以維持。邁錫尼文明衰亡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像邁錫尼這樣的城市被遺棄,人們不再以城市為中心,而是分散成各個小的群落。由於在邁錫尼時代城市就意味著文明,因此,城市的廢棄也就意味著文明的廢棄。
黑暗時代初期(前1000-前900),我們再也見不到像獅子門那樣高大的建築,取而代之的是矮小的村屋。獅子門如同高大堅硬的橡木,村屋如同草芥,前者能夠給後世留下永恆的印記,後者則易於在時間的長河中湮沒無痕。故如圖4所示,有建築遺蹟的居住點少之又少,大部分後世著名的城邦,此時留給後人的,要么是墓葬——如特拜和卡呂東,要么是祭壇一一如雅典和奧林匹亞,但更多的是什麼也沒有留下——即便著名如斯巴達和科林斯者亦如是。邁錫尼時代的線形文字B主要是用來記錄王宮的收支,一旦王宮不復存在,那么就沒有用文字記錄賬目的必要,文字這一文明的標誌也就隨之消亡了。
在同一時期,受到如此重創的並非希臘一地。據古代文獻記載,兩河流域和埃及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入侵和破壞。但是,這兩個文明根基深厚,較為容易恢復,而動亂導致希臘地區和外部聯繫中斷,無法及時吸收借鑑外來文化,於是走出黑暗的步伐就邁得異常艱辛。不過這也使得希臘人有足夠的時間來向內發展,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形成真正的、有別於他者的希臘文化。
事實上,黑暗時代也不是完全黑暗,毫無建樹。就在黑暗時代初期,希臘的生產技術取得了某些進步。較為明顯的是制陶業的發展和冶鐵術的進步。由於陶工使用了一種轉速更快的陶輪,所以陶器的形制更為規整。另外,裝飾陶器的花紋也有所變化,形成了所謂的原幾何風格。另外,雖然希臘人早已經知悉冶鐵術,但卻遲遲沒有大規模套用。黑暗時代初期,由於同近東和埃及的聯繫斷絕,無法獲得銅和錫,青銅製造難以為繼,希臘人被迫發展冶鐵術,利用本地的鐵礦來滿足需求。考古發掘表明,在公元前950年左右,希臘本土的墓葬隨葬品都變成了鐵器,而不是青銅器。鐵器的套用對於希臘意義重大。因為希臘多山,沒有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那樣的沃野千里,在青銅時代難以得到大規模的開發。然而鐵器卻能砍斷巨樹,劈開頑石。冶鐵技術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希臘人征服自然、發展生產的能力。
在這些技術進步的幫助下,公元前900年以後,希臘的生產力逐步得到恢復,人口逐漸增多,糧食生產也上了一個新台階。這些物質方面的變化都在隨葬品上得到反映。與此同時,陶器的紋飾變成了幾何風格。雖然原幾何風格和幾何風格都是以抽象的線條和圖案為裝飾的元素,但是後者明顯比前者更為精細和優美。但是這兩種風格之間並沒有明顯的斷裂,這也從側面說明希臘此時處在平穩的發展階段。
由於生產力的進步,社會組織也逐漸發生變化。在黑暗時代初期,希臘人的社會組織變得極為原始,但也相對平等。在公元前900年之後,社會組織逐漸變得複雜。與邁錫尼文明不同,黑暗時期的希臘是以家庭(oikos)為社會的基礎的。若干相互聯繫緊密的家庭組成一個村社,希臘人稱之為德莫(demos)。對村社進行統治的便是荷馬史詩中提到的王(basileus)。王不是絕對的統領,甚至一開始並不是統領,只是領導村社成員進行戰鬥的酋首,兼任某些宗教職能。到了黑暗時代的後期,王的職位成為世襲。不過即便如此,王的權力也極為有限,王之外往往有一批勢力不弱的貴族。由他們組成的議會(boule)是王的重要諮詢機構。若遇重大事宜,如開戰與媾和,王和貴族往往要徵求全體成年男性的意見。每逢此時,他們就會在市集(agora)集合,對事情做最終的裁決。但是,這時的政治體制絕不是我們常說的古希臘民主制。
公元前9世紀,希臘同近東的貿易聯繫逐漸恢復,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開展廣泛的貿易,希臘各地區之間的聯繫逐漸加強。公元前800年左右,希臘人從腓尼基引進字母表,加以改造之後,形成一套全新的書寫體系,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此之前,希臘的文明一直靠口口相傳才得以延續,最為著名的口頭文學就是兩部荷馬史詩——《伊里亞特》和《奧德賽》。雖然史詩記載的是發生於邁錫尼文明末期的特洛伊遠征,但文中反映了大量屬於黑暗時代的社會現象,比如鐵器的使用。因此,黑暗時代又被稱為荷馬時代。公元前8世紀,荷馬史詩逐漸形成文字。
荷馬史詩所反映的不僅僅有希臘人的經濟和社會狀況,更反映了希臘人的宗教和意識形態。在史詩中,宙斯、赫拉、雅典娜、波塞冬、阿波羅等希臘人的神紛紛亮相,各顯神通。諸神共同構成了希臘人的宗教體系,全希臘的人都敬拜這些不死的神靈,以各種方式紀念他們。另外,史詩中的希臘人各英勇善戰,爭強好勝,有相對統一的美德(arete)。這些都是希臘人自我身份認同中的重要標誌。為了向諸神獻祭,同時也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卓越與美德,公元前776年,希臘人在奧林匹亞聖山舉辦第一屆古代奧運會。這一年也是古希臘第一個確切的歷史紀年。大約同時,希臘人逐漸走出黑暗時代,進入另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一一古風時代。
P15-17
序言
為了儘可能保證文圖對照,書中地圖可能標出了某些在全圖比例尺下不太可能顯示出來的地名,為求嚴謹,略去比例尺,請讀者僅將書中地圖作為簡明繪製的示意地圖參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