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是大清帝國最鼎盛時期的一代君主,歷史上的乾隆不僅富有,而且貪婪、盲目自大,而他死後的墓地則更為神秘:風水絕佳卻沒有逃過被盜,地宮堅固卻沒有挺住軍隊的炸藥,號稱“十全老人”的一代真龍天子卻被劈棺揚屍。
乾隆帝地宮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打開,面對地宮牆壁上各種佛像和西藏文字,佛教會長搖頭、班禪大師沉默,更令人們驚詫的是:鼎盛時期營建的乾隆地宮不僅漏水還是歪的,因為怕坍塌被10根石柱子支頂著……
作者以清宮檔案為基礎,利用自身獨特的環境,運用通俗的筆觸.通過對地宮考古現場發掘過程的記述,向您講述您所關心和想要知道的一切歷史真相。書中的200多張珍貴歷史圖片和考古現場圖片,為讀者提供審美享受的同時,也能讓其展開自己豐富的想像空間。
基本介紹
- 書名:地下佛堂
- 定價:39元
-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
基本信息,內容選讀,
基本信息
本書不僅詳細地介紹了清東陵被盜的前因後果,而且詳細地介紹了被盜後清東陵的慘狀,首次以記錄的方式公開介紹了裕陵地宮開啟的前前後後,向人們展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並附有大量珍貴的照片,將渴望得到裕陵謎團真相的人們,帶到當年考古的第一現場。
本書採用了大量的原始清宮檔案和史料,採用紀實性手法記述了許多當事人開啟清乾隆裕陵地宮的親身經歷,不僅內容真實可靠,而且是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圖書。
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定價39元
內容選讀
序章 一條震驚世界的新聞
1978年4月30日,新華通訊社播發了一條震驚全世界的訊息:
新華社石家莊四月三十日電 我國又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地下宮殿—清朝修築的裕陵地宮,並正式開放,接待觀眾。
坐落在北京以東一百二十五公里河北省遵化縣境內的裕陵,是清朝皇帝乾隆的陵墓,清東陵的一個組成部分。清東陵共有十五座陵墓,其中有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同治的帝陵五座。由於乾隆是清朝統治時間很長的一個封建帝王,所以裕陵不僅規模大,建築工藝水平也較高。這座陵墓從1743年(即乾隆八年)動工興建,用了三十年(編者按:這裡說的時間有誤)的時間才建成。據文獻記載,修建裕陵耗費的白銀約一百八十萬兩。
裕陵雖然沿襲了明陵的建築形式和手法,但又獨具特點。由牌樓、朝房、配殿等組成的建築群,被一條通往陵寢的十二米寬的磚石道連線起來,主次分明,頗具節奏感。八對石像生分別排列在磚石道兩旁。明樓是全陵最高的建築物,登高遠望,陵寢全貌盡收眼底。明樓下面有一座方城,方城的正中部位是 地宮的入口處。裕陵地宮進深五十四米,總面積三百二十七平方米。地宮由四道石門和三間堂室組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結構。八扇重約兩噸的石門上,各雕刻著一個菩薩立像。八個菩薩浮雕,線條清晰,形態逼真,看來極為相似,細瞧又神態各異。地宮的盡頭安放著乾隆的棺木。地宮的內壁和券頂上雕刻的各種佛像和圖案,顯示了匠師們的精湛技藝和智慧……
訊息一經播出,立即在國內外產生了一股巨大的考古、旅遊熱潮,人們把驚喜的目光投到了清東陵這塊神秘的土地上,考古的、探奇的、遊玩的,人們開始一窩蜂地湧向清東陵。
經典內容選讀2
這樣的一個答案
不僅裕陵地宮牆壁券頂雕刻大量的佛像經文,就是帝後棺槨之上也用不同手法雕刻著大量的佛經和圖案。這些不僅僅是一種裝飾,而應該有著某種深刻的含義或秘密,那么人們能從中解讀出什麼秘密來呢?
1928年8月,徐榕生在《東陵於役日記》中寫道:
裕陵系高宗純皇帝及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慧賢皇貴妃高佳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計金棺六具(槨)皆滿貼金,梓宮四具(棺)皆朱紅雕漆卍字地陰文徑寸梵字及牡丹花,其二皆外無槨者,當是皇貴妃所用。被匪兵將槨劈開者五具,其一欹置於被炸石門之上,其一為石門左扉所壓,因槨之漆甚堅,僅去槨蓋之半,棺蓋則斫一大洞,棺內之物及骨,皆自此取出。於此棺內撿得顱骨一,此骨決是高宗純皇帝之骨,因前撿得之骨,存在之齒尚多,則此僅存一齒,可為高年之證,且生齒之孔為三十六,他骨二十八或三十二也。此顱骨較他骨為大,又同在此棺內撿出脛骨一,亦較他脛骨為長,更可證為男骨無疑。朱紅雕漆之棺雖與他棺同,而梵字系陽文,亦與他棺陰文梵字者不同。
筆者的父親在清理裕陵地宮時也有回憶:
裕陵地宮的內棺表面都雕刻有藏文佛經,以卍 字文為地,6口內棺中,有5口內棺的手法用的是陰刻,唯有乾隆帝的內棺最為精美奇特,所有的藏文佛經都是採用陽刻,其字型端莊清秀,刀法嚴謹有力,一絲不苟,堪稱剔紅工藝中的精品。乾隆帝的內棺里有5個頭骨和一大堆亂骨頭,另一口棺內有一個頭骨和一些遺骨。那時,我還未看過耆齡、寶熙等人寫過的東陵善後日記,並不知道重殮時將帝後五人的遺骨一起放入乾隆帝的內棺中,當時我只是看這口內棺比其它三口內棺大,地宮中有一帝二後三貴妃,最大的的內棺只有是皇帝的了;第二,該內棺內外的經文、圖案雕刻都均為陽刻,其它三口內棺則為陰刻,陽刻比陰刻更為費工費時,工藝手法高。所以我判斷這口內棺就是乾隆的棺木。,令人有些遺憾的是,這口內棺在1977年9月已套上了外槨了……
對於裕陵地宮中高深的佛教內涵,已經引起國外專家學者廣泛的關注。其中,法國的王微研究員對此開始了專題研究,並多次來到清東陵與筆者的父親一起研究探討乾隆陵地宮。
王微,漢學家與藏學家,現為法國國家科研院漢語研究中心研究員。專業研究方向為佛教,曾參與了法國國家圖書館典藏的敦煌文獻整理工作。研究方向更偏重於中國佛教與藏傳佛教之間的相互影響、文字在佛教建築中的運用。
經過將近兩年的研究,王微在2006年第一期《故宮博物院院刊》上發表了題為《乾隆裕陵棺槨藏文經咒釋讀》一文。在文中,王微研究員仔細分析了淑嘉皇貴妃的內棺和乾隆帝的外槨上雕刻的藏文經文。為了更好說明藏文在清宮葬禮中的使用情況,王微研究員把裕陵妃園寢的純惠皇貴妃棺槨與裕陵地宮的淑嘉皇貴妃棺槨作了比較,她發現:儘管兩貴妃的入葬時間相隔5年,但兩棺槨四周刻寫的經文是一樣的,內棺前檔的經文是3行《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內棺左幫刻的是18行《普賢菩薩行願王經》 ,內棺右幫刻寫的是18行《菩提行經》第十品的《回向品》,內棺後檔刻寫的是《普賢菩薩行願王經》、《彌勒誓願文》、《開頭和結尾的祈禱詞》 、《彌勒尊身》 。
王微研究員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兩皇貴妃棺槨的唯一區別是棺蓋,純惠皇貴妃的棺蓋上沒有任何文字,而淑嘉皇貴妃的棺蓋上藏文很多,她對此的解釋為:清宮對於棺槨上的經文內容有專門的規定。並因此展開對淑嘉皇貴妃棺槨蓋上的文字的研究。
淑嘉皇貴妃內棺棺蓋表面刻寫的是《佛頂尊勝陀羅尼》;內棺棺蓋左側刻寫的是《菩提道場莊嚴陀羅尼經》和不知道來源的陀羅尼經;內棺棺蓋的右側刻寫的是《佛頂放無垢光明入普門觀察一切如來心陀羅尼經》;內棺棺蓋的腳端刻寫的是《秘密舍利篋陀羅尼》;內棺棺蓋頭端前兩行所刻寫的陀羅尼不知出處,第三行則是《普明大日如來陀羅尼》。
王微研究員在辨讀這些內棺棺蓋上的文字後分析:這些刻在皇貴妃內棺上的佛經和陀羅尼,一定與葬禮儀軌有密切關係,並以此為亡人祈福。
王微研究員還仔細研究了乾隆皇帝的外槨,其中外槨西側前兩行藏文刻的是西天王廣目天王。第三行則是祈禱詞“吉祥偈文”:
白晝吉祥整夜吉祥! 每白晝恆久吉祥
和整夜永遠吉祥的 三寶吉祥來吧!
王微認為把這些祈禱詞寫在外槨上,就是意味著這是對乾隆帝的崇拜而且給予他一個神的地位。(筆者認為,這是把乾隆放在了一個高於神的位置,是凌駕於神的唯一的意思。)
在清宮檔案中記載了裕陵地宮中有八大菩薩、五方佛、三十五佛等。八大菩薩和五方佛在地宮裡都找到了所在的位置,唯獨三十五佛找不到在什麼地方。清東陵的專家們歷近30年之久也未能解決三十五佛的位置問題。在論文中,王微還解決了地宮“三十五佛”分布位置問題,她指出,三十五佛並沒有刻在一起,而是分布在5個地方。這五個地方是:穿堂券券頂有24尊。明堂券券頂的五方佛中間佛像的周圍有8尊。第一、第三、第四首石門的月光石上各雕一尊佛像。這樣加起來正好是35尊佛像。
最後,王微在文中寫到:“眾所周知,乾隆帝和藏傳佛教所保持的關係極為密切而且複雜……陵寢本不是外人參觀的視窗,而是一個最隱秘的私人場所,可是這個陵寢給藏傳佛教很明顯且很重要的地位。被用來刻寫於內棺與外槨的經文在藏傳佛教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因此乾隆皇帝自己十分傾向藏傳佛教應是一個事實。”
王微研究員在文章題注中這樣寫道:
2004年,筆者到清東陵考察,因為專業關係對乾隆裕陵內的藏文佛經很有興趣,並作了專門研究。徐廣源先生1977年參加過乾隆裕陵的清理工作,長期致力於東陵歷史的研究工作。他對清宮檔案的廣博知識以及對帝王陵寢建築歷史文獻的理解,對筆者正確識讀藏文和蘭札體梵文的經咒幫助很大。
…………
…………
經典內容選讀3
尾聲 今天與明天
清東陵的裕陵地宮,它不僅揭示了我國歷史上清王朝最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經濟、文化、軍事、政治、建築等,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了清王朝與我國西藏的重要影響和聯繫,並且可以充分說明西藏與清王朝之間的從屬地位。裕陵地宮不僅反映了當時清王朝的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的情況,同時也反映了當時藏傳佛教的發展最高水平和對社會的影響力。
我不僅生活在近鄰清東陵的馬蘭峪,而且有幸與父親一起工作在清東陵這塊用磚、石、瓦、木寫就大清歷史長卷的土地上,我真的感到很自豪。在自豪之餘,有時竟然也很惆悵,也很迷茫:如果裕陵地宮沒有被盜掘,那么乾隆的裕陵地宮能否打開,作為後人的我們還能從什麼方向和角度研究乾隆時期的那段深埋地下的歷史?盜墓者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文物的破壞、國寶的丟失,難道還有古代文明的發現?古墓的破壞竟然是研究的開始?
老一輩的清東陵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精神,在文化大革命還未結束的時候,以自己熱愛清東陵這塊熱土的執著,大膽地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發掘清理乾隆帝宮的申請,衝破了重重阻力,克服了無數的困難,最終打開了地宮。其中的苦辣,只有那些為此事付出辛勞的當事人心中最為清楚。開啟地宮實則為了保護,為了研究,為了以史鑑今。
作為後人的我,則想通過寫開啟裕陵地宮的真實情況,有意通過本書的介紹,倡議國家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陵寢愛好者組織成立國家或民間的專門研究裕陵地宮的機構,申請國家專項研究資金,同時設立基金會接受國際、國內資助捐款,用以研究和保護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裕陵地宮。作者認為如果能夠得到熱心的專家、學者及同仁的鼓勵和支持,就一定能排除萬難,組織成立高水平的具有國際水準的研究機構。從“裕陵地宮”建築及地宮佛雕經文的歷史文化地位、佛教文化地位、文物考古地位和石雕藝術地位等多方面,去研究、保護、弘揚,使中國的地宮喪葬文化像敦煌學一樣,成為一門新興的國際學科——“中國皇陵地宮學”。只有不斷地研究、保護和利用,才能使其長期永久得到沿續、充滿活力。
歷史不僅可以品味,還可以是一面鏡子,歷史是今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