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建置沿革,環境資源,人口,交通,行政機構,經濟發展,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狀況,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移民工作,人文歷史,圪洞村唐槐,烈士塔,天主教堂,圪洞舊街,圪洞溝山,歷史,旅遊資源,廉政工作,
簡介
圪洞鎮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藉助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日益蓬勃發展的經濟態勢,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從而有力的推動了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加快了經濟與社會建設全面推進的速度,是一個文明、富裕、和諧的寬裕型鄉鎮。
建置沿革
圪洞鎮位於方山縣中部,是縣委、縣政府所在地,北緯39°48′--37°55′,東經111°10′--111°25′之間,東接交城縣、西毗臨縣,南鄰本縣峪口鎮,北靠本縣麻地會鄉,全鎮國土面積212.24平方公里,東西橫跨28公里,南北縱貫16公里,森林覆蓋率達36.6%,耕地面積為31856畝,其中水地3580畝,旱地為28276畝。地勢由西向東拔高,構成了東高西低的走向。圪洞鎮原屬離石縣,1958年建圪洞人民公社,1971年5月1日劃歸方山縣,1984年改“社”為鎮,成為如今的圪洞鎮。全鎮現轄班莊村、莊上村、前東旺坪村、後東旺坪村、古賢村、橫溝村、潘家坂村、建軍莊村、車道崖村、桑家會村、圪洞村、西山村、糜家塔村、高家莊村、陽灣村、務雲塔村、武家灣村、郭家灣村、津良莊村、東溝村、水溝村、石站頭村、南窪村、黃草林村、秦家坡村、南后庄村、高家山村、槐樹焉村、果則園村、農勝山村、胡家嶺村、袁家甲村共32個行政村(含45個自然村)和兩個居委會。
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與資源 全鎮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8℃,極端溫度-23℃─32℃。大於或等於10℃的有效積溫為2819℃。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48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500mm,無霜期為100─145天。全鎮地勢大致為東西兩山中間一川,山上樑峁連綿起伏,溝壑縱橫密布,人口居住分散。沿川兩岸,寬闊平坦,土地肥沃,人口居住相對集中。
人口
1986年全鎮有4060戶、16555人,2011年全鎮總人口10415戶,42000人,其中農業人口7816戶27473人,非農業人口2599戶14527人,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占65%,國小以上文化程度占35%,居民均為漢族。
交通
境域內交通狀況良好,209國道穿越南北,太佳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是山西省通往佳縣的重要門戶,全鎮32個行政村都已實施“村村通、戶戶通”工程,水泥路覆蓋率達99%。
行政機構
圪洞鎮機關行政編制34人,設五個綜合性辦事機構:綜合辦公室、黨建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城鎮建設辦公室(鄉村建設辦公室)。圪洞鎮機關事業編制35人,根據2002年機構改革精神,撤併七站八所,統一划歸為四大服務中心:衛生計畫生育服務中心、財經服務中心、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
經濟發展
經濟綜述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將工作重心放在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上,有效推進了經濟發展的特色化、產業化、多地化、效益最佳化,逐步改變了老百姓靠天吃飯、靠地穿衣單一、落後傳統農業支撐的局面。2007年,圪洞鎮立足當地實際,確立了“西山核桃、東山牛、沿川房地產加旅遊”的經濟發展思路。掀起最大規模的招商引資高潮、項目建設高潮、畜禽養殖高潮以及種植業高潮,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50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3540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8%、24%。
第一產業
圪洞鎮一直以來保持著傳統的種植業以玉米、土豆、大豆、穀子、蔬菜為主。農業調產開始後,我鎮本著農民增收為原則,大刀闊斧對傳統的種植模式進行轉變,確定了“西山核桃,東山牛,沿川房地產加旅遊”的經濟發展模式,使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了三大轉變:1、種植業向林牧業轉變。對歷年來先後設施的17000畝退耕地實施了補植補造任務。完成宜林荒山造林160000畝,完成三北防護林工程6300畝。高標準實施了通道綠化工程3100畝,被縣委政府授予通道綠化“紅旗鄉鎮”的光榮稱號,採取合作社加農戶的形式,在石站頭片成功實施千畝核桃林建設項目,現核桃栽植已達到2萬餘畝,掛果後,年人均收入可增680元左右。與此同時擴建了高家莊、津良莊村養殖雞基地,完善了後東旺坪村養豬基地,組建了石站頭村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使農民改變了廣種薄收的傳統種植模式。2、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轉變。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面積比上一年的6:1變為現在的4:1,中藥材、蔬菜、林果、油料所占比重明顯擴大。3、農產品直銷向深加工轉變。對2011年全鎮各條戰線湧現出的農村“十大傑出人物”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宣傳,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興起,2011年新增6家。引領市場的農民經濟人隊伍逐漸龐大,改變了過去直銷農產品的單一模式。
第二產業
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斷擴大化和多樣化,我鎮鄉鎮企業從有到無,從單一到多樣,從小作坊式到規模化、現代化生產,見證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現我鎮有規模化生產企業11家,其中磚廠4家(溝卜溝磚廠、津梁莊磚廠、和順磚廠、圪洞四通磚廠)年可出磚3千萬個,年創經濟效益450萬,石料廠2個(大石窪石料廠、潘家坂石料廠)年可出產各類石料3000萬立方,加油站2處( 建軍莊加油站、城關加油站),另有翔通工貿有限公司和煙花炮竹批發企業各一處,構建了較為完善的鄉鎮工業體系,同時,我鎮不斷提升企業文化水平,創新發展模式,延伸產業鏈條,拓寬企業路子,從而促進了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2011年企業生產總值2000萬以上,比“十一五”初增長125%,帶動周邊村勞動就業4000餘人。可以說,圪洞鎮開放式的招商引資策略和便捷舒適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不少客商前來投資。
第三產業
從勞動力資源轉變為工業資源再到新型化現代資源,圪洞鎮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不斷拓寬第三產業渠道,致力於創優城鎮中心環境,打造全鎮商業、文化中心,物流樞紐區;以津梁莊至建軍莊為界,已形成了集商貿、餐飲、娛樂、汽修、物流為一體的商業一條街,房地產開發發展勢頭良好,目前在方正街主街開發2處商貿集單元樓於一體的現代化樓房,2011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3000萬元,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也成為繼續加快轉型、跨越發展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
社會狀況
基礎設施建設
我鎮緊抓住“五個全覆蓋”工程和新農村建設的有利契機,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鎮黨組織活動場所有25處,文化廣場10萬平方米,文化書屋20家,文化舞台18處,在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我鎮不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各村通過歡送大學生,評選好兒媳、好孫媳、和諧家庭、精神文明戶等活動廣泛開展了文明和諧創建活動。塑造了人民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形成了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起到了移風易俗的好效果。
教育衛生
我鎮現轄9所民辦國小,在職職工183人,在校學生3000餘人,圪洞鎮歷屆黨委政府都興師重教,為教育提供優先權,通過不斷的努力,我鎮教育工作受到了縣市領導的一致肯定。
全面啟動了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合作醫療,農村養老保險45歲以上參合率達到98%,並全額上繳。農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5%。對鎮所轄各村無證無照經營行為進行了排查整治,確保了食品安全。同時,由獸醫站牽頭對全鎮所轄32個行政村10256頭大畜和200573隻家禽進行了防疫接種,從而保證了畜牧業健康、穩步向前發展,成為全鎮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社會保障
鎮黨委、政府繼續實性逐村上門發放的制度。書記、鎮長親自帶隊,把救災糧款逐村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對農村60歲以上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和無生活來源的弱勢群體辦理了低保。
移民工作
水庫移民。按照國家水利資源部的統一安排部署,我鎮移民搬遷共涉及6村1684戶6184人。從2006年4月17日縣委組建工作機構到6月18日,僅僅48天,圪洞鎮創下了水庫移民的新紀錄:完成移民4000人,2007年完成河西安置點660多移民戶的宅基地分配工作,2008年各安置點以及新移民村修建,2009年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完善,2010--2011年莊上村、前東旺坪村、後東旺坪村、先後被縣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綠化建設,從硬環境到軟環境,都凸顯著水庫移民村新農村建設的閃光點。
人文歷史
于成龍故居
于成龍被譽為天下第一廉史。
圪洞村唐槐
圪洞鎮圪洞村唐槐樹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樹根蒼勁有力,樹懷廣袤深邃,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是我縣為數不多的古樹。
烈士塔
烈士塔位於圪洞鎮東南方向1000米處,建設於建國初期,陳列著抗日戰爭時期,我縣犧牲的革命烈士,是我縣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位於圪洞村鳳凰溝以東80米處,始建於1923年,期間經過多次修繕,1999年8月24日在原教堂基礎上重新修建,成為今天具有西式風格的天主教堂,是我鎮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宗教活動的地標性建築。
圪洞舊街
圪洞舊街位於圪洞鎮以南,曾是我縣集貿主街道,後縣城道路改造,遺留至今,圪洞舊街目前仍保持著上世紀40、50年代集貿市場的風貌,古式建築、石板路、小天窗售貨口一應俱全,是難得保存的古集貿市場。
圪洞溝山
圪洞溝山後是宋代楊家將屯兵的地方,“練兵場”、“燒爐山青龍洞”、“鐵錘背”等歷史古蹟俯拾皆是,具有很強的旅遊開發潛力。
行政區劃
圪洞鎮隸屬於山西省
呂梁市方山縣。
圪洞鎮 轄32個行政村:班莊村、莊上村、前東旺坪村、後東旺坪村、古賢村、橫溝村、潘家坂村、建軍莊村、車道崖村、桑家會村、圪洞村、西山村、糜家塔村、高家莊村、陽灣村、務雲塔村、武家灣村、郭家灣村、津良莊村、東溝村、水溝村、石站頭村、南窪村、黃草林村、秦家坡村、南后庄村、高家山村、槐樹焉村、果則園村、農勝山村、胡家嶺村、袁家甲村。
歷史
據本鎮趙莊村和大坪村發現的
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鑑定,遠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境內繁衍、生息。縣境戰國時期始置皋狼邑,屬趙地,西漢置皋狼縣屬西河郡。西晉置左國城,屬西河國。北齊文宣帝天保三年(552)置皋狼縣,屬懷政郡(離石)。北周靜帝大象年間增設窟胡縣,屬石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建方山縣。唐高祖武德二年(619)置方州,縣屬之。武德三年(620)州廢,改屬石州。貞觀十一年(637)方山縣治移往今古賢,仍屬石州,金宣宗貞四年(1216),縣治遷於積翠山。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省方山縣,併入離石縣,屬石州。民國七年(1918)復置方山縣,屬冀寧道。民國二十六年(1937),屬第四行政公署。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二行政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晉西北成立抗日民主政權--山西省第二濟南區公署,縣屬四專區。民國三十一年三、四專區合併為三專區,縣屬三專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西北行政公署改名為晉綏邊區行政公署,縣屬晉綏邊區三分區管轄。1949年2月15日晉綏邊區與陝甘寧邊區合併後設晉西北行署,下設4個分區,縣屬離石分區。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縣屬興縣專區。1952年7月1日,撤銷興縣專區,縣歸榆次專區。1954年7月1日與離石縣合併為離山縣。1958年11月10日中陽縣併入離山縣後,改名離石縣。1971年5月1日恢複方山縣,縣城設在圪洞鎮,屬呂梁地區。2004年5月,呂梁撤地建市,方山縣歸離石市管轄。
旅遊資源
北武當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於山西省方山縣境內,呂梁山脈中段,
南距離石市32公里,東北離太原216公里。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36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險、秀”於一身,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南村古城
遺址:位於縣城南22公里的南村,始築於
戰國,此後擴建。漢代為縣治,晉代為左國城。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古城坐落在四周陡峭的黃土原上,是兵家必爭的要塞。古城形制特殊,為適應自然地埂條件和軍事防禦措施的需要,城址平面布局在國內實屬罕見,城外西南邊有北川河及其支流,遠眺城周的東、南、西三面被土丘陵環繞,唯古城之北,地勢開闊而低平。古城最外圍周長為9932米。此外戰國的皋狼城遺址位於中部,漢代的皋狼縣和晉代的左國城是在戰國邑的基礎上擴建的。出土文物有:仰韶文化的紅陶雙耳平地瓶、杯、石鏟,龍山文化的灰陶碗、罐,戰國時的銅鏃、陶鬲、瓮,漢代陶壺、罐等。張家塔村堡遺址:堡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500米。現只殘存村堡北門及部分明清民宅,屬清代遺址。
廉政工作
為進一步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從思想源頭杜絕違規違紀事件的發生,樹立領導幹部的良好形象,特做如下承諾,並隨時接受監督和檢查。
一是認真執行“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和“三重一大”制度,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的工作部署,確保各項規定和措施能夠順利實施。
二是按時參加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學習,積極參加黨風廉政教育活動,自覺執行“五條”禁令,全面準確地把握《廉政準則》的各項要求和精神實質,切實增強廉政從政的自覺性、堅定性。
三是堅持“一崗雙責”,全面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抓好《廉政準則》的貫徹落實,做到常檢查、勤督促、求實效。堅持做學習型、廉潔型、服務型領導幹部,不斷更新知識,深入民眾,融入民眾,為民眾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