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塔廟村是陝西省的地名,2012年廢止,根據廟宇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圪塔廟村
- 曾用名:疙瘩廟
- 羅馬字母拼寫:Gētǎmiàocūn
- 廢止年份:2012年
- 所屬地區:陝西省
圪塔廟村是陝西省的地名,2012年廢止,根據廟宇而得名。
圪塔廟村是陝西省的地名,2012年廢止,根據廟宇而得名。地名含義很久以前圪塔廟南有一凸嶺,俗稱圪塔,此地建築寺院,有廟宇因而得名圪塔廟村,人們住在附近,故起名叫圪塔廟。1歷史沿革圪塔廟經歷永紅七社、人民公社、楊陵區的變更...
圪塔廟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西61公里處楊陵區南李台鄉圪塔廟村。為距今4000年前的有邰氏族的聚居地。遺址東西橫距1500米,南北縱距1000米。灰層堆積約3米。從下至上發現有紅、黑細泥陶器,夾砂灰陶器、石器、骨器等,上層有秦、漢雲紋瓦當和夯土。出土有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
廟圪塔村 廟圪塔村是陝西省的地名,1659年設立,1975年廢止,根據地物及地形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村前以前有一座廟宇,且建在圪塔上而得名“廟圪塔村”。歷史沿革 廟圪塔村於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建村;因居住偏僻,人員稀少,交通不便;於1975年併入吳見村後,成為廢村。
圪塔廟 圪塔廟是陝西省的地名,2008年廢止,因廟命名 。地名含義 因此地有一圪塔廟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順治年間,有村民遷居於此,取名圪塔廟,沿用至今。2008年村民因生活不便遷居趙川 鎮。
藍田縣藍橋鎮圪塔廟教學點 藍田縣藍橋鎮圪塔廟教學點是西安市藍田縣的一所國小,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藍橋鎮疙塔廟村委會。
上店鎮圪塔村位於上店鎮南2。5公里處,臨木路從北至南橫穿而過。全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17。2畝。全村476戶、2100口人,轄9個自然村、13個村民組。圪塔村又叫廟坡,坡上有藥王廟一座,房舍9間,內供有華佗、扁鵲、唐代名醫孫思邈三位古代神醫,是汝陽縣道教協會分會點和道教活動場所。據石碑記載...
廟圪塔 廟圪塔,199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人文和自然地理實體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平陸縣第四區;1962年屬晴嵐公社黃家莊大隊;1984年社改鄉,屬晴嵐鄉黃家莊村民委員會;後因交通不便,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於1994年、1996年全部搬遷至黃莊新村,現已無人居住。
在杜家坡西和圪塔廟村西南,還發現兩處南北長8米和28米的夯土層。杜家坡以北的西北林學院內,則是一古墓葬群。文化層 古邰國遺址從地層看,地表20~50厘米以下是1.8~3米厚的文化層。灰坑 古邰國遺址東西分布地勢較為平坦,由北向南呈緩坡狀。在遺址西南的土壕岸上及東南耕地表面,發現了大量的灰坑灰層遺蹟,...
在遺址的東部,李台鄉圪塔廟村東南約500米處的斷面上發現有白灰層,灰層厚0.4-0.6厘米,內涵豐富。遺物多為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類型和龍山時期文化類型。其中仰韶文化為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的殘片多以泥質夾砂和紅陶為主,主要裝飾紋飾有線紋,繩紋和黑彩圓點弧線紋。從殘片可辨認的器形有圓底缽,重唇口尖底瓶...
在杜家坡西和圪塔廟村西南,還發現兩處南北長8米和28米的夯土層。杜家坡以北的西北林學院內,則是一古墓葬群。遺址內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製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紡輪、骨鋤、薄片小紐銅鏡及銅戈等器物。在戰國至西漢的8件陶釜、陶瓮上,發現有“斄(邰)市”、“斄(邰)亭”二字印文。該遺址...
在杜家坡西和圪塔廟村西南,還發現兩處南北長8米和28米的夯土層。杜家坡以北的西北林學院內,則是一古墓葬群。遺址內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製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紡輪、骨鋤、薄片小紐銅鏡及銅戈等器物。在戰國至西漢的8件陶釜、陶瓮上,發現有“斄(邰)市”、“斄(邰)亭”二字印文。該遺址...
1995年介休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廟為介休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時任西圪塔村支部書記張國強、村委主任李新東連結資源籌備古廟修復工程,介休市左則溝煤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瑞平斥資30餘萬元予以大修,於2017年10月27日舉行竣工慶典,至此古廟換新顏,過往鄉鄰在377縣道遠遠就可以望見矗立在村口的樊王古廟,雄偉的古廟...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轄三學街、端履門、開通巷、圪塔寺、東倉門、菊花園、馬廠子、和北、和南、下馬陵、東大街、建南12個社區;下設96個居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柏樹林街道柏轄12個社區。樹林街道辦事處駐東十道巷19號。地理環境 柏樹林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北部,西安城區中部,明城牆內東南隅。...
亦因梓橋溝長有檀樹圪塔,又名圪塔寺。縣屬鎮安二台子金礦、棗園電站在此。鎮柞公路傍街而過。此處古今均為礦區,有金、銅、重晶石、石棉等礦帶。新中國建立後,金、銅礦區不斷擴大,產值逐年增長。小河鎮,乾佑河沿岸最後一鎮,地處旬陽市城以北鎮旬公路48公里處,東與公館鄉、乾佑河中下游旬陽市小河鎮南...
2002年12月2日,太原市政府將小店區平陽路街道殷家堡村、小店街道小馬村劃歸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小店街道城西村、下莊村、圪塔營村和西溫莊鄉楊莊村、化章堡村、南畔村、南黑窯村劃歸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2021年,根據並政函〔2021〕10號,設立學府街道。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9月,小店區轄9個街道、1個鎮...
該村與南圪塔同一塬面,距南圪塔二公里,因在塬下較窄處,故稱南嶺。吉縣地名的墚、嶺指的是同一地理實體,只因墚字在一些地方發生音變,將字白讀成嶺(1ie)入聲音,本應讀藥韻,但方言卻外轉成屑韻,民眾也就諧音寫成嶺字,實則指的是墚,這樣的錯白嶺字對外地人容易引起錯覺。而真正的峻岭,吉縣大都稱為...
趙村石刻、趙村遺址、南晉風水塔、南晉國槐、南晉遺址、南晉東堡址、南晉古堡址、南晉古城堡、小王遺址、南埝遺址、胡家墳遺址、上董村遺址、南大里堡址、南大里遺址、北大里遺址、北大里關帝廟、郭牛遺址、郭牛古城堡、古垛大隊隊部舊址、古垛遺址、圪塔遺址、晉陽寺遺址、張果老洞、北晉村分水口、北晉...
美術作品《師家溝》,作者系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畫中華名人故居第一人”、“畫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第一人”、著名畫家拇指先生。師氏家族 僧念鎮師家溝村、前溝村、瓦窯圪塔村,和平鎮張窪溝村,腰裡村等6個村有師姓分布。800-1000人,都是從師家溝出來的。清朝前期,是...
1958年7月,屬段村公社。1961年7月,析置南村公社。1984年1月,改為南村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南村鄉下轄10個行政村:南村、仁村、青山村、柏樹村、後川村、關底村、南窪村、山底村、金燈河村、林場村。截至2020年6月,南村鄉下轄10個行政村:北仁村、南村、青山村、柏樹圪塔村、西山底村、關底村、...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室山、少室山,發及五指嶺、啟母石、箕山、石啟洞、禹王廟、啟聖墓、古陽城陳列館、嵩陽書院道統祠、焦河(蛟河)、石簸箕、一溜石紐屯兒、祖家莊、一溜蛟河兒、沁水、海渚、夏莊、上窩、禹洞河、少康藏兵洞、大河口、試斧石、磨斧石、照爺石、焦山、白圪塔廟、三官廟...
西自晉師廟梁起,延伸於西川、縣川與交里川之間,東迄縣川與交里川交匯之處,全長43公里(水平),包括走馬梁(1472)、光裸山、虎頭山、李子樹塬、嶺塬、范家圪塔、田塬、槐樹塬、定陽塬、降頭塬、北斗塬等11個梁塬。平均海拔1209米,山巒重疊,溝谷密布,林木叢生。西二支,主要位於黃龍縣境東北部,西自...
雕窩村 萬壽村 天池 大蟒廟 胡鸞 大蛇灣 太平莊 培育樓 六郎寨 梅姣娘開店 金燈河 金魚河 烈王斬孫 蟠桃村 宋村 塔泥和義馬 金雞泉 塔泥外傳 塔尼街 獨冢傳聞 舒大人私訪 舒大人放糧 五戶將軍廟 孝文帝設祭 鳳凰山 五女堆 桃花女 仁村的傳說 辭主坡 真假大王 湖圪塔村 小白鹿牧羊 貨郎廟 關底水的...
1984年,改為鄉,轄24行政村。2001年12月,原屬韋兆鄉的10行政村併入王莽鄉,共轄34行政村。2009年11月,撤鄉設立王莽街道。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王莽鄉轄職業二中家委會和下紅廟、東王莽、西王莽、劉秀、清禪寺、二里、鄭家坡、水寨 、竹溝口、羊峪口東、羊峪口西、圪塔、王家、孟家、上紅廟、下三...
前面一座圪塔叫廟圪塔,傳說光緒年間山頂修建龍王廟一座,因此叫廟圪塔,但是1966年被文化大革命造反派拆毀。前村對面是大斜溝、小斜溝、壩焉溝,分別栽植楊樹、榆樹、果樹大約有1000多株,面積有300多畝。陽山上是前廟梁村,現還住有10戶人家,房前有榆樹、果樹、核桃、水桐樹,約有500多株。村里以前住的土...
截至2020年6月,讓河鄉下轄26個行政村:讓東村、讓西村、東辛村、鄧西村、石佛寺村、余流村、馬圪塔村、老東村、鄧東村、趙樓村、袁寨村、老西村、頭道廟村、紅崗村、方山村、陳樓村、江寨村、陳圪塔村、尹村、平高城村、黑石頭村、鹼場村、賒溝村、江河村、北溝村、稻穀田村,鄉人民政府駐讓東村。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