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在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入伍,健在的農村的抗日老戰士。 在鄉抗日老戰士全國共有12.3萬人。 鄉抗日老戰士是在鄉復員軍人的一種,除了此次每人一次性發3000元外,他們多年來一直享受著國家定期發放的補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在鄉抗日老戰士
- 所屬時間: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
- 本質:農村的抗日老戰士
- 人數:12.3萬人
指的是在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入伍,健在的農村的抗日老戰士。 在鄉抗日老戰士全國共有12.3萬人。 鄉抗日老戰士是在鄉復員軍人的一種,除了此次每人一次性發3000元外,他們多年來一直享受著國家定期發放的補助。
指的是在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入伍,健在的農村的抗日老戰士。 在鄉抗日老戰士全國共有12.3萬人。 鄉抗日老戰士是在鄉復員軍人的一種,除了此次每人一次性發3000元外,他們多年來一直享受著國家定期發放...
抗戰老兵 四類抗戰老兵:1.抗日戰爭時期的在鄉復員軍人和殘疾軍人;2.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戰爭時期軍隊離休幹部、無軍籍職工;3.抗日戰爭時期在國民黨軍隊服役,後在解放戰爭中起義、投誠編入解放軍序列的在鄉復員軍人;4.參加過抗日戰爭,後回鄉務農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發放標準為每人5000元。發放補助金 在紀念中國...
1918年出生,河南省泌陽縣馬谷田鎮郭崗村郭莊組人。2010年11月,郭榮昌老人度過了93年的人生之路,安詳地在泌陽老家閉上了眼睛,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人物生平 郭榮昌,1918年出生,河南省泌陽縣馬谷田鎮郭崗村郭莊組人。1938年6月由國民革命軍第59軍第38師師長黃維綱介紹入伍,7月,他隨部隊首上抗日戰場,先後參加...
張桂芳(1905-1996年),廣東省高州市大坡鎮人。聞名的紅軍老戰士。曾任毛澤東主席警衛員,1934年參加了長征,在長征路上保衛毛主席的安全,為革命作出巨大貢獻。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軍人,在戰爭中多次受傷,為三等甲級殘廢。解放後,為了減輕國家負擔,他申請回家鄉參加農業生產而成為佳話。...
李聯倉 李聯倉,山西潞城人,1931年生,11歲時作為兒童團員的他成功幫助交通員傳遞抗日情報,1945年在家鄉入伍 。
周富國,出生於山西忻縣(今忻州市),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人物經歷 1921年,周富國出生於山西忻縣(今忻州市),早年父母雙亡,生活的苦難磨鍊了他果敢頑強的意志。 1937年11月,日軍入侵周富國家鄉,忻縣淪為日寇統治區。為了適應抗日鬥爭的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忻縣以北同蒲鐵路為界,劃分為東、西兩個戰略...
帥金華 帥金華,山西晉城人,1923年生,1942年在家鄉參加游擊隊,1943年加入八路軍,曾任警衛員、偵查員。人物事件 帥金華的頭部、下頜與腿部至今仍有三處抗戰時期留下的槍傷。所獲榮譽 2022年6月9日,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抗戰老戰士帥金華展示紀念章。
方金海(1927~)湖北羅田匡河鎮黃絲鋪村,1947年1月,方金海所在部隊奉命前往河南參加了著名的湯陰戰役,在這次戰鬥中,方金海榮立二等功。1949年6月,歷經3年抗日戰爭、4年解放戰爭的方金海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農曆臘月22出生的方金海,家住大別山南麓的湖北省羅田縣匡河鎮黃絲鋪村,家境貧寒的他在很小的...
史保東(1926年10月-2023年1月4日),籍貫江蘇省泰興縣胡莊鄉史莊村(現醫藥高新區(高港區)胡莊鎮史莊村),1940年8月參加革命,成為一名新四軍戰士,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64年轉業到吉林省水利廳任水產處處長,1988年離休。2015年9月2日,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2023年1月4日凌晨2點...
李宏毅,四川南充市西充縣占山鄉人,抗戰老戰士。1937年,報名參軍抗日。人物經歷 1937年,李宏毅報名參軍抗日。1939年2月,李宏毅成了機槍連代理排長,參加了進攻南昌的作戰,西充戰士又犧牲了100多人。1940年8月,第二次進攻南昌。在這次戰鬥中,部隊被日軍包圍,差點被日軍全殲,戰士們拚死搏鬥,捨身去炸日軍坦克。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曾在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處及東北、廣州、青島等地方工作過,成為中國革命的經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2016年4月4日18時50分在北京海淀醫院與世長辭,享年103歲。人物生平 鐘志雄:1913年生,江西瑞金葉坪鄉雲集村垇壠人。1931年參加革命工作,1933...
2005年9月4日,專程來哈爾濱訪問這個60年前他與日本人戰鬥過的城市,在哈爾濱新加坡大酒店一樓貴賓廳85歲高齡的抗日老戰士瓦西里·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大將,與老戰友李敏親切握手熱淚盈眶,他拉著王曉兵(王明貴的後代)、江玉章(江子華的後代)的手激動的說:“首先與88旅的老戰士及家屬會見非常激動,由衷的高興...
趙友金四叔當了區長, 趙友金父親在村里工作。那年,趙友金才15歲。趙友金由於在宣傳抗日上表現突出,村上小青年組成抗日先鋒隊(有40多人),他擔任了指導員。“八路軍好,我想參加八路軍”的想法在趙友金心裡生根發芽。1944年下半年,他來到紀家坪的八路軍駐地參了軍,從此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清點著裝完畢,來接的人大聲喊道:“某單位跟我來!”我找到本單位,乘汽車二十分鐘到達駐地。翌日,乘緬甸的窄軌火車(車皮之間全以鐵鏈相連線)抵列多。每班發了一個帳幕在列多的荒野中安營,嚴禁同當地民眾接觸,開始緊張的軍事訓練。一個月不到,每個戰士吃得好、練得足,身強體壯,個個黑油油的,似鐵如鋼...
石勝福 石勝福,重慶市城口縣雙河鄉人。1929年參加創建雙河鄉農會,後參加蘇區游擊隊。1935年紅軍撤離城口後,石勝福被國民黨政府逮捕。關押期間,石勝福申請出征抗日,參加了中國遠征軍赴印度、緬甸作戰。人物生平 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10月病逝。
在第九戰區,各部隊抗戰熱情很高,同仇敵愾。有淞滬會戰撤下來的老兵講他們參加會戰的作戰經驗。有馮部過來的老戰士教弟兄們練劈刀,練槓架(就是單槓,雙槓)。部隊教唱很多抗戰歌曲,士兵們都會唱“義勇軍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游擊樂,草帽掛在頸項上,見敵人不心慌,急忙趴在大路旁,……...
張貫中和區中隊的戰士通過內線,把警告信扔進據點和偽區長、漢奸隊長家裡,警告他們不要作惡太多,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對那些勾結敵人、出賣抗日人員和軍屬的鐵桿漢奸,堅決予以鎮壓,達十幾個。並出示布告,揭露他們的罪行,震懾日偽勢力的囂張氣焰。張貫中雙親被扣一案轟動寨里,引起有正義感的人們的關注同情。一些...
由於吳煥先制定的民族政策和紅二十五軍執行得好的緣故,紅二十五軍在興隆鎮受到了回民民眾的熱烈歡迎,宣傳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主張及民族政策、紀律,帶動了回民和其他各族民眾的積極性。人物評價 1935年,紅二十五軍執行民族政策,在路過隴東回民地區時留下的良好影響,10月,毛澤東稱讚“紅25軍遠征為中國革命立了大功...
老當益壯,飛行英雄享晚年1983年,蔡演威離休,由於其是抗日戰爭時期入伍的老戰士,政府給予其副師級待遇,一直住在北京的空軍干休所,安享幸福愉悅的晚年。“真捨不得離開……現在我駕駛過的飛機也退役了,那是蘇聯製造的伊爾-14型飛機,4202號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另一架4208號在中國民航航空博物館。”蔡演威還...
2005年3月25日上午,88歲的抗日老戰士、原衡南縣武裝部部長宋文坤在老伴攙扶下來到靈堂,向多年的老戰友告別。“我以為他能挺過來的。”宋文坤說,他們夫婦20多天前曾去看望術後的葛振林,當時,喉嚨上插著管子的老葛還一邊比劃一邊唱:“老子的隊伍才開張……”“你個摔不死的,這次也沒事。”宋老這話曾讓...
2019年7月13日上午,浙江新昌籍著名戰鬥英雄、新四軍老戰士杜月中在家鄉新昌縣逝世,享年92歲。人物生平 杜月中1928年出生在嵊州市全化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4年,年僅17歲的他參了軍,成為一名光榮的新四軍戰士,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部隊轉業後,杜月中先後在機關、企業、政法部門等工作,...
孫庭江,男,1914年12月出生,原籍山東省沂水縣,1945年3月參加八路軍,在沂蒙山4團服役,歷任班長、排長、副連長。孫庭江曾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1953年12月從40軍復員回鄉務農。1970年隨兒子到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民強村生活。人物經歷 孫庭江,八路軍老戰士。參加了收復同定縣城、沂水縣城等對日作戰...
他說:“為了抗日,無數國人付出生命;為了抗日,遭到燒、殺,失去親人的家庭在中國數不勝數,我家雖有付出,也不值得居功自傲。”與會所有人員都被這位年過八旬的新四軍老戰士無私精神所感動,大家含淚為他鼓掌。1945年8月,日軍宣布投降。國民黨軍隊緊接著對淮西區、鄉抗日民主政權進行大規模清剿。同年10月,董完...
他在贈與萬連卿老人的那本書扉頁上寫了這樣幾句話:“書贈萬連卿老先生,並向抗戰老戰士致以敬意!陳立人 1995.8.13”。後來,鄉財政所增員,住房比較緊張。萬連卿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又不想住進福利院,於是看似非常高興地把家搬到了黃袍山上他的老家望湖,和外甥女一家住在一起。人物去世 2001年5月,萬連卿...
趙自顏(1926年12月27日——2015年8月24日),男,祖籍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河源鄉大寨門村。曾隨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參加過東吁、皎脈等地大小戰鬥百餘起,多次負傷,1959年獨自來到緬甸北部滾弄縣剛孟村定居。2015年8月24日,抗戰遠征軍老戰士趙自顏因健康原因溘然長逝,享年89歲。人物介紹 1926年12月27日,...
他經歷過長征,參加了抗日戰爭。全參加紅軍後,文子全被安排在宣傳隊,隨部隊長征。到達陝北後入中央劇社學習,後回紅二方面軍戰鬥劇社。1937年12月,任山西“八路軍學兵團”連長。1938年調到八路軍三縱隊和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身邊,任政治指導員。1941年文子全隨郭鵬司令員到雁北分區任政治部青年幹事,時值日寇及...
微薄的工資,除了自身開支外,還要供作在鄉的全家生活費用。年輕的汪波,深受生活折磨,對舊社會埋下了強烈的反抗情緒。當時的上海已是抗日怒潮的中心,他在進步人士的幫助下,進人“救國會”主辦的“蟻社”,在蟻社的夜校里努力攻讀社會進步書籍。他如饑似渴地追求真理,急於要弄清楚工人是怎樣受壓迫的、怎樣才能...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9·3”閱兵中,山東40餘名抗戰老戰士、支前模範、英烈子女代表將與全國各地的代表組成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在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其中就有抗戰老戰士張玉華。在受閱的老兵方隊中,他是唯一的開國將軍,他用曾被子彈打穿的右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根據民政部、財政部《關於調整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的通知》(民發〔2008〕155號)精神,從2008年10月1日起,提高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的殘疾撫恤金,提高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的定期撫恤金,提高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在...
在參加長徵到達陝北後,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財政部長,繼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他領導邊區軍民,積極貫徹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權,實行精兵簡政,領導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進行經濟文化建設,把邊區建設成為模範抗日根據地。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開了洛川會議,派他常駐西安,任八路軍駐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