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目光下(在西方的目光下)

在西方目光下

在西方的目光下一般指本詞條

《在西方目光下》是由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創作的長篇小說。

《在西方目光下》講述身世不明的俄國大學生拉祖莫夫一心在彼得堡求學。一日,成功暗殺政府大臣的同學霍爾丁突然前來求助。幾經掙扎後,拉祖莫夫告發了友人,導致後者被捕並很快被處以極刑。接著,因此告密經歷,他被當局派往日內瓦監視那裡的俄羅斯革命者,結果遇到霍爾丁的妹妹。兩人相互傾慕,拉祖莫夫最終選擇對其說出實情,卻被革命者施暴致殘。

《在西方的目光下》既檢視了西方人心目中的斯拉夫生活形象,也檢視了作者對“斯拉夫”尤其是俄羅斯的想像。這部小說質疑並解構了對於俄羅斯的種種成見;其卓越而令人深思的表現,也代表了康拉德自《黑暗的心》以來對於小說創作的最高抱負;康拉德的終極抱負是,運用具有滲透性、複合性和不穩定性的透視法則之稜鏡,展望人類生活,揭示和追問人類生活的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在西方目光下
  • 外文名稱:Under Western Eyes
  • 創作年代:1907年12月-1910年1月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英】約瑟夫·康拉德
  • 字數:20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主人公拉祖莫夫是聖彼得堡大學高材生,厭惡革命。他的同學霍爾丁暗殺政府官員之後來到他的住處藏身,可是他害怕受到牽連而告發了霍爾丁,導致後者被政府處死。但是拉祖莫夫並沒有因為告密而重新過上期冀的書齋生活,反而受到政府情治單位的脅迫,被派往瑞士日內外刺探俄國流亡革命者的情報。在日內瓦,拉祖莫夫巧遇霍爾丁的母親和妹妹。在霍爾丁妹妹向其吐露愛意時,拉祖莫夫因不堪良心的折磨而全盤說出真相,最終遭到革命者的報復,遭毆打致聾,最終在俄國偏遠地區的鄉村和一個女僕度過餘生。

創作背景

這本小說,康拉德完成於1910年,他說他的寫作動機,是透過20世紀初,亦即沙俄帝國末年那種肅殺陰險、暴力頻仍的社會現實,解析俄國人的心理。
霍爾丁和遇刺的P先生,歷史上都有原型:1904年7月28日,專事剿滅革命團體的沙俄司法高官維亞切斯拉夫·馮·普萊維,在聖彼得堡被一顆炸彈炸死,死時58歲,投炸彈的人叫薩佐諾夫。

人物介紹

拉祖莫夫
小說主人公拉祖莫夫是身份不明的私生子,只與某個“貴族”有點模糊聯繫。在他墜入苦海之前,這個聖彼得堡的大學生就孑然一身,靠暗中庇護他的貴族接濟度日。在創造拉祖莫夫及其自白性日記時,康拉德以反諷和批判的精神挪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名文學樣式:他的俄羅斯主人公擁有一種自我保護的冷靜“英倫”風範;這個孤兒的語氣充滿嘲諷,生性比較疏離;他的思想中隱約有自由主義的色彩;他專注於“成就自我”,想做一個學者型官員,為現行體制服務;他把現行體制理想化,當成是必要的秩序。
P先生
P先生是“手握重權的國務大臣,當年曾擔任臭名卓著的鎮壓委員會主席。各類報章對此人鼓譟甚多。據稱他性格瘋狂,雞胸,身著金邊制服,一張臉像烤焦的羊皮紙,戴著一副眼鏡,目光呆滯,皮包骨的頸前掛著聖普羅科匹厄斯會的十字架。……他為國效力使用的方式就是囚禁、流放、絞殺。他做這些事時,不論男女老少,一視同仁,不遺餘力,不知疲倦。他對專制原則迷信膜拜,一心一意要把公共機構中與自由沾邊的任何東西斬盡殺絕。對正在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進行無情鎮壓,不由使人覺得他志在毀滅自由本身的希望”。
尼基塔
尼基塔,綽號“內卡塔”(拉丁文意為“殺手”)。他表面上為革命派效力,但其實和拉祖莫夫一樣,是雙重間諜。與拉祖莫夫不同的是,他對這份工作樂此不疲,隨時願意在政府和革命派兩個陣營里大肆殺戮。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小說從頭至尾不遺餘力對沙皇俄國進行抨擊。在小說開篇,康拉德就告訴我們,霍爾丁刺殺P先生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因為“人性中最高貴的抱負、對自由的渴望、赤忱的愛國心、熱愛正義、悲憫的情懷、甚至淳樸的思維表現出來的忠實順從,這些情感統統為仇恨恐懼所蹂躪,而仇恨恐懼恰恰與令人不安的專制壓迫形影不離”。霍爾丁是位滿懷理想、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所經歷的從理想主義者到政治刺客,再到帶有宗教殉道色彩的政治烈士的轉變,揭示出沙俄統治多么暴戾恣睢。在小說結尾,就在拉祖莫夫要將自己出賣霍爾丁一事向後者的妹妹娜塔莉亞袒露時,拉祖莫夫這樣描述俄國,“這是個讓靈魂深陷囹圄之地”。沙俄政府居高臨下地監視控制著俄國民眾,壓制腐蝕每一種高尚的理想,令欺詐、仇恨,尤其是憤世嫉俗橫行於世,“憤世嫉俗正是俄式專制和俄式反抗的標誌詞。雖然俄羅斯精神可以體現為以數字為榮,體現為追求神聖奇特的虛榮,體現為受苦受難時偷偷地彎腰屈膝,但俄羅斯精神的本質還是憤世嫉俗。這種憤世嫉俗的精神體現在政治家的宣言裡,體現在革命家的理論中,體現在預言家的神秘讖言裡。這種憤世嫉俗精神能令自由顯得放蕩,令基督的品德顯得猥褻粗鄙”。拉祖莫夫在出賣霍爾丁之後,便被各方拋棄,無所依憑,處境尷尬,在革命派這邊,他是個賣友求榮者,而在政府這邊,他又是政治嫌疑犯。最後只是依靠其生父K親王的影響力,才沒被這兩大陣營毀滅。
在西方目光下》雖然用誇張的筆法對俄國的專制獨裁大加鞭撻,但它也同樣對聚集在日內瓦的革命派沒有好感。革命派的領袖彼得·伊凡諾維奇是個偽女權主義者。他一方面口口聲聲稱婦女具有拯救世界的潛力,對婦女推崇有加,另一方面卻虐待身邊的女傭,性格溫順的特克拉。在小說中,敘述者老語言教師擔心彼得·伊凡諾維奇會將娜塔莉亞引上邪路,最後淪為和特克拉一樣的下場。犬儒主義是兩派共同的標誌詞。
因此這部小說既反對沙皇政府的專制獨裁,同時也不贊同專制獨裁的對立面,也就是革命派。更有甚者,就連相對開明的西方制度體系在書中也遭到無情的嘲弄。在小說第三部分結尾處,拉祖莫夫隻身一人來到羅納河上的一個孤寂小島寫作日記,卻意外發現讓·雅克·盧梭這位西方現代民主主要奠基者的塑像。康拉德借用書中敘述者嘲諷的話語對他進行了譴責。這個小島名叫讓·雅克·盧梭島,“有一種天然整飭之美”。“這個以讓·雅克·盧梭命名的彈丸之地人跡罕至,顯得幼稚、可憎和空洞,有種荒涼感,而且還讓人感到矯揉造作,寒酸之至”。在小說中,敘述者對日內瓦不加掩飾的蔑視反映出對讓·雅克·盧梭這位日內瓦最著名市民的鄙夷不屑。娜塔莉亞·霍爾丁雖說年少天真,有些不切實際,可是批判起西方來卻目光銳利。她指出西方國家“和命運做交易”,暗指它們拿真正的自由與平等來換取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在這部小說中,“西方”被描寫成傲慢自大,對東方(尤其是俄國)懷有冷漠的優越感。西方各國覺得它們已經功德圓滿,政府、法律、經濟制度全都無可挑剔,換句話說,它們的苦日子已經過去。但娜塔莉亞卻認為“西方”物慾橫流,資本主義催生繁榮,同時卻令人的心靈空虛失落,娜塔莉亞希望將來的俄國政府以愛立國,能夠滋養民眾的心靈。從這點看,她是斯拉夫文化優越論的鼓吹者,相信俄國終將會找到一條有別於西方式民主和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道路,因為後者過於強調階級衝突。

藝術特色

康拉德把真實的自己,一個在日內瓦教英語的波蘭老頭兒,放進了小說里充當敘事人,他對革命者絲毫不抱同情,認為他們的濫殺遠遠超出了限度。他把俄羅斯人的困惑和瘋狂放在自己的“西方目光”下面看,看到的僅僅是一群無原則、無底線的憤青,在國內國外密謀顛覆沙皇政權:他同這些人無法對話,因為西方的政治文明里始終給妥協留有位置,而東方,他不明白為什麼動輒以暴易暴,刀劍相向。

作品評價

美國查普曼大學英文系教授理察·拉佩爾:《在西方目光下》歸根結底是一部關於愛的小說,講述一個誤入歧途的年輕人通過愛完成了自我救贖。
中國學者、書評人章樂天《經濟觀察報》:單看小說本身,《在西方目光下》的看點並不多,和康拉德的絕大多數作品一樣,它用海量的文字,講述一個情節毫不複雜的故事,而且,這個故事是關於一群俄國人的,康拉德很清楚,俄國人對語詞有種近乎病態的迷戀。他設法把它寫成一部地道的俄國小說,因此,書中充滿了冗長乏味的對話。

作者簡介

約瑟夫·康拉德,1857年12月3日生於波蘭,在上流社會的家庭中度過了童年生活。後他逃到了馬賽,在那裡他曾先後在許多隻船上做工。《吉姆爺》(1900年)和《神秘參與者》(1912年)體現了典型的康拉德筆下的人物。他們是在一個多少有些瘋狂的世界上,進行著單槍匹馬鬥爭的人們。他精通英語,擅長航海。他把他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描寫海員的書中,描寫在神秘的剛果河上航行的《黑暗的中心》(1902年)是他最負盛譽的小說。1924年8月3日,約瑟夫·康拉德去世,終年6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