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邊》是德國作家海因里希·伯爾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49年。
作者通過講述一個因傷而被分配在橋邊數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的二戰傷兵的所見所行,表達了作者在面對二戰後德國重建中所遇見的種種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行為的理智的抗議和建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在橋邊
- 外文名稱:an der BrÜcke
- 創作年代:1949年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海因里希·伯爾
- 發表時間:1949年
- 字數:13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了一個在二戰中受了傷的德國小人物在戰爭結束後的一段經歷:找到了一份差使,計數每天在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但“我”卻玩世不恭地對待這份工作,興致高的時候就多添幾個,興致差或者沒有煙抽的時候就少數幾個,同時對上級部門充滿了冷嘲熱諷。接著出現了一個姑娘,她每天上橋兩次,每次大概兩分鐘。就在那兩個瞬問,“我”激動得心簡直都停比了跳動,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接著,上司光臨橋邊來了一次突擊檢查,為了捍衛心中的愛情,“我”冒著丟失飯碗的危險沒有把姑娘數進去,最後卻意外地獲知自己“交了鴻運”:上司將提議調自己去數馬車,輕閒多了,有更好的條件去接近姑娘了。但是對即將到手的這份好差事,“我”並沒有感激之意,故事就在對這份美差的冷嘲熱諷中收了尾。
創作背景
《在橋邊》是伯爾創作於1949年的短篇小說,此時二戰後的德國正在重建,而創傷依然在德意志民族心中隱隱作痛。
人物介紹
“我”
小說中的“我”在戰時負傷,戰後做著無聊的工作——數在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 “我”對“他們”給“我”安排的這份差使極為不滿,經常根據自己的情緒波動隨意更改從新橋上走過的人數。於是,“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不可靠的人”,但實際上 “我”是一個相對可靠的人。雖然“我”給“他們”提供的數字充滿情緒化,但是並沒有差得離譜。“故意少數一個人”“送給他們幾個”“只給一個平均數”“用五位數字來表示我的慷慨”,我們並不知道“五位數字”和前面“一個人”“幾個”“平均數”之間的差距,但從後文“我”應對檢查時的態度可以推知“我”給“他們”的數據應該差距不是很大,否則“我”可能老早就被辭退了。“我”實際上是通過數字來表達對“他們”的情緒。為什麼“我”不在數字上多做些手腳呢?比如少數一些人,多送“他們”一些,把實際數額和“我”所提供的數字之間的差距拉大一些。可“我”沒有這樣做,因為“我”的內心始終在矛盾中掙扎。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主人翁“我”因傷被分配去數新橋上走過的人,但是“我”玩世不恭,因不滿單調枯燥的生活而敷衍了事。就在這樣乏味的環境之下,“我”遇見了一個可愛的姑娘,並因她而著迷,不肯將她歸入自己所數的人數之列,即使後來主任統計員來督查,“我”依然漏數,因為“我”不肯將自己心愛的姑娘被公式化,被數位化。
從表面講,這是一個愛情和事業的衝突的故事,但是只要讀者結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以及所處的年代,就不難發現,這其中蘊含著深沉的文化反思。
這個反思是一個重建與恢復的反思。重建的目的乃是恢復,但是重建的如果並不是當初所有的,那么這個恢復就失去了意義,甚至很危險地偏離正當的軌道。而在作者眼裡,德國的重建並沒有徹底解決好問題,它只做到了一半,就是物質文化的建設。而“我”發現目前恢復的並不是當初所擁有的,即“有——無——有——無”。重建的和之前的並不符合,“我”需要去尋找之前的“有”,即“有——無——有——無——有”。
同時“我”發現,以個人力量根本無法抗拒強大的政治機構,甚至有失業的危機。然而當“我”面對主任統計員的檢查時,“我”雖然很認真地數人,但還是將“我”心愛的姑娘漏數。漏數是有危機的,卻表現著對美好事物的維護、堅守,表現著一種精神追求。而結果卻出人意料地交了“鴻運”,主任統計員認為“我”很可靠,只是少數了一個,因此改派“我”去數礦車,這是一個美差,一天只要四個小時,這就使得我更有機會去接近“心愛的姑娘”,從單相思有機會走向“愛情”。
在這裡,作者要透露的是,一旦人們發現人們目前所恢復的並不是當初自己所擁有的,人們需要反思並追尋,但是人們沒有必要革命,因為人們的初衷是重建,人們不需要再一次的戰爭和毀壞,可人們力量有限,因此需要智慧,用智慧去再次恢復起初的“美好”和擁有。這才是作者在重建和恢復中所要透露的真正理智的思考。
藝術特色
意象
新橋。這裡的“新橋”並不僅僅是一座橋,更代表了戰後重建的德國。在受到二戰摧毀的德國,戰後人們比起精神家園,更加注重重建物質家園。故事中的人們通過計算新橋上經過的人和車馬,表現出了戰後人們的盲目,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重建家園的成果。
我。故事中的“我”看起來可能是一個在戰爭中受傷了的士兵。但其實,“我”代表的是一類小人物,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參加戰爭,受傷,成為了戰爭的受害者。現在同樣也無法抗爭,只能接受安排好的工作——坐在橋邊機械地數著每天從這座新橋上經過的人。“我”沒有姓名,也沒有家庭的介紹,只是當時很多人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這樣的小人物在二戰之後有很多,不只在德國、在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有這樣的小人物,他們在戰爭中受傷,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心愛的姑娘。小說中“我”心愛的姑娘並沒有名字,只提到她在一個冰激凌店工作,一天兩次經過這座橋。這個心愛的姑娘,其實代表的是作者即使是在這樣的境遇下,心裡還是嚮往著美好的事物,這個美好,不僅僅是人,也有可能是美好的生活、使人內心富足的生活。
作品影響
《在橋上》入選中國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教材《外國小說欣賞》。
作者簡介
海因里希·伯爾(1917—1985),德國小說家,主要作品有《萊尼和他們》《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小丑之見》等。他的作品大多針砭時弊,善用直觀的手法使人物形象豐滿生動,常常在冷靜、樸實的白描中伴以強烈的誇張,藉以渲染氣氛並進行諷刺,還汲取了蒙太奇、內心獨自、閃回、聯想等現代表現手段,風格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