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佛教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家是佛教專有名詞,‘出家’之對稱,指成家立業,過家庭生活,可積蓄財富而自營生計之俗士,又稱居家、住家(gr!he-vasin)、在家人(gr!hi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在家
  • 外文名:at home
在家而歸依佛法,受持三歸五戒,成為佛教教團(廣義之僧伽)之一員者,男稱優婆塞,女稱優婆夷。
佛教認為家是競起煩惱,妨礙修行佛道之處,故諸經論廣說在家的過患。如《五分律》卷十五雲(大正22·105b)︰‘在家染累,出家無著。’《大智度論》卷七十雲(大正25·546b)︰‘在家者為愛等諸煩惱所沒,名為沒。’《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雲(大正30·397a)︰‘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閒曠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舍一切妻子、眷屬、財谷、珍寶,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於非家。’
此外,《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列舉多塵污、具縛、多垢等九十九過;《文殊師利問經》卷下亦載有障礙、攝受諸垢、行諸惡、塵垢處、溺欲淤泥等九十種(一說九十五種)過患。《菩薩善戒經》卷七則謂在家不能修寂靜梵行、三十七品,且為世間事所系縛,故不及出家。
然《大智度論》卷八十一謂在家若福德因緣殊勝,而有大財富,且知罪福,悲憫眾生,則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隨因緣行諸波羅蜜。《大寶積經》卷八十二亦謂在家歸依佛、法、僧三寶,各可成就四法,如下所列︰
(1)歸依佛可成就︰不捨菩提心,不廢勸發菩提心,不捨大悲,於余乘中終不生心。
(2)歸依法可成就︰於法師人親近依附,聽聞法已善思念之,如所聞法為人演說,以此說法功德回向無上正真之道。
(3)歸依僧可成就︰若有未定入聲聞乘,勸令發於一切智心;若以財攝若以法攝,依於不退菩薩之僧;不依聲聞僧求聲聞德;心不住聲聞之中。
此外,依經典或史籍所載,在家眾之修行有得者,亦不乏其人。如維摩、賢護、勝鬘夫人、龐蘊等人,皆是其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