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部·百草霜》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土部·百草霜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條目
- 作者:李時珍
- 作品出處:《本草綱目》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土部·百草霜
釋名
木柴灶的灶門口,外額上,是煙火從灶里出來的必經之路。因之,灶門邊、灶額上往往結成一層黑霜,這就是百草霜。亦名灶突墨、灶額墨。
木柴灶的灶門口,外額上,是煙火從灶里出來的必經之路。因之,灶門邊、灶額上往往結成一層黑霜,這就是百草霜。亦名灶突墨、灶額墨。
氣味
辛、濕、無毒。
辛、濕、無毒。
主治
流鼻血不止。用百劃霜末吹入鼻孔,血立止。
吐血。用百劃霜末二錢,糯米湯送下。又方:百草霜五錢、槐花末二兩,共研細,每服二錢,茅根湯送下。
齒縫出血。用百劃霜末塗搽,有效。
婦女血崩。用百劃霜二錢,拌狗膽汁,分二次服,當歸酒送下。
孕婦胎動下血或胎已死。用百草霜二錢、棕灰一錢、伏龍肝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二錢,白開水加酒或童泉送下。
胎前產後虛損、胎兒逆生橫生、月經不調、月經過多等症。用百劃霜、白芷,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童便、醋各少許調勻,熱湯送下。二服有效。
婦女白帶。用百劃霜一兩、香墨半兩,研細,每次取三錢放在一片豬肝里,紙裹煨熟,細細嚼食,濕酒咽下。
髒毒下血。用百草霜五錢,米湯調勻,放在外面露一夜,第二天早晨,空心服下。
突然瀉痢。用百草霜二錢,米湯調服。又方(鐵刷丸):百草霜三錢、墨一錢、半夏七分、煮熟的巴豆十四粒,研勻,加黃蠟三錢、香油少許,做成丸子,分次吞服。視丸子大小,每服三、四丸至四、五十丸,薑湯送下。
小兒積痢。服“駐車丸”,即百草霜二錢、煨去了油的巴豆一錢,研勻,稍加麵粉,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如是赤痢,利用甘草湯送下,是白痢,則用米湯送下,兼有赤、白痢,則用薑湯送下。
熱痢膿血。用百草霜、黃連各一兩,研末,每服二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12、瘧疾。用百劃霜、黃丹,等分為末,取三錢於發病日空心服,米湯送下。二服可愈。
昏厥不醒,但脈搏未停。用百草霜和水灌之。同時,針刺百會、足大趾中趾甲側。
咽中結塊,水食難下。用百草霜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用新汲水化一丸灌下。險者不過二丸,即見效。此方名“百靈丸”。
鼻瘡膿臭。用百草霜二錢,冷水沖服。
白禿頭瘡。用百草霜調豬油塗搽。
頭上諸瘡。用醋湯洗淨後,在百草霜內加少量膩粉,以生油調勻塗患處。
瘭疽(手足肩北等處的肌肉里生出許多米粒般的癤子,疼痛鑽心)。用百草霜、釜臍墨、灶屋塵,合研,加水一斗,煮至三沸,取汁洗疽。一天洗三、四次。
流鼻血不止。用百劃霜末吹入鼻孔,血立止。
吐血。用百劃霜末二錢,糯米湯送下。又方:百草霜五錢、槐花末二兩,共研細,每服二錢,茅根湯送下。
齒縫出血。用百劃霜末塗搽,有效。
婦女血崩。用百劃霜二錢,拌狗膽汁,分二次服,當歸酒送下。
孕婦胎動下血或胎已死。用百草霜二錢、棕灰一錢、伏龍肝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二錢,白開水加酒或童泉送下。
胎前產後虛損、胎兒逆生橫生、月經不調、月經過多等症。用百劃霜、白芷,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童便、醋各少許調勻,熱湯送下。二服有效。
婦女白帶。用百劃霜一兩、香墨半兩,研細,每次取三錢放在一片豬肝里,紙裹煨熟,細細嚼食,濕酒咽下。
髒毒下血。用百草霜五錢,米湯調勻,放在外面露一夜,第二天早晨,空心服下。
突然瀉痢。用百草霜二錢,米湯調服。又方(鐵刷丸):百草霜三錢、墨一錢、半夏七分、煮熟的巴豆十四粒,研勻,加黃蠟三錢、香油少許,做成丸子,分次吞服。視丸子大小,每服三、四丸至四、五十丸,薑湯送下。
小兒積痢。服“駐車丸”,即百草霜二錢、煨去了油的巴豆一錢,研勻,稍加麵粉,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如是赤痢,利用甘草湯送下,是白痢,則用米湯送下,兼有赤、白痢,則用薑湯送下。
熱痢膿血。用百草霜、黃連各一兩,研末,每服二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12、瘧疾。用百劃霜、黃丹,等分為末,取三錢於發病日空心服,米湯送下。二服可愈。
昏厥不醒,但脈搏未停。用百草霜和水灌之。同時,針刺百會、足大趾中趾甲側。
咽中結塊,水食難下。用百草霜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用新汲水化一丸灌下。險者不過二丸,即見效。此方名“百靈丸”。
鼻瘡膿臭。用百草霜二錢,冷水沖服。
白禿頭瘡。用百草霜調豬油塗搽。
頭上諸瘡。用醋湯洗淨後,在百草霜內加少量膩粉,以生油調勻塗患處。
瘭疽(手足肩北等處的肌肉里生出許多米粒般的癤子,疼痛鑽心)。用百草霜、釜臍墨、灶屋塵,合研,加水一斗,煮至三沸,取汁洗疽。一天洗三、四次。
作者簡介
李時珍(約1518~1593),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此書歸納脈象為二十七種,各撰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另著有《奇經八脈考》,於奇經循行路線及證治規律闡發尤多。已佚醫著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瀕湖集簡方》等。次子建元,從父業醫,有醫名。父卒,獻《本草綱目》於朝廷。四子建方,精醫,中年入選太醫院醫士。弟子龐鹿門,傳其醫學;瞿九思,傳其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