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蟲(昆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土蟲,昆蟲,是鱉鐮科動物,具有活血、祛痰功效。味鹹;性寒;小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蟲
  • 別名:地鱉、土鱉、過街、簸箕蟲、蚵蚾蟲、地鱉蟲、地烏龜、土元、土鱉蟲、臭蟲母、蓋子蟲、土蟲、節節蟲、螞蟻虎
  • :鱉鐮科
  • 功效:活血、祛痰
主要說明,炮製方法,用藥禁忌,文獻論述 冀地鱉,

主要說明

功效分類:活血藥;祛痰藥。
別名:地鱉、土鱉、過街、簸箕蟲、蚵蚾蟲、地鱉蟲、地蜱蟲、地烏龜、土元、土鱉蟲、臭蟲母、蓋子蟲、土蟲、節節蟲、螞蟻虎。
性味:味鹹;性寒;小毒。
歸經:肝經。
功能:破血逐瘀;續筋接骨。
主治:血瘀經閉,症瘕積塊;跌打瘀腫;筋骨骨折;木舌重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浸酒飲;研末,1-1.5g。外用:適量,煎湯含漱、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炮製方法

1、蜇蟲《金匱要略》:“去足。”《本草圖經》:“暴乾。”《長沙藥解》:“研細用。”《本草求真》:“陰乾,臨時研入。”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或篩去灰屑,乾燥。
2、炒蜇蟲《金匱要略》:“熬(炒)去足。”《對惠方》:“微炒令黃。”《聖濟總錄》:“炒焦。”現行,取淨蜇蟲,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取出放涼。
3、酒蜇蟲《醫宗說約》“用酒浸化,曬乾。”《得酸本草》“或炒或酒碎死用。”現行,取淨蜇蟲用適量酒洗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微乾,去頭、足。
4、酥制蜇蟲,取酥油置鍋內,用文火加熱 化開,倒入淨蜇蟲拌勻,炒至黃色時,了預見攤涼。每蜇蟲100kg,用酥油5kg。

用藥禁忌

1、年老體弱及月經期者慎服,孕婦禁服。
2、不良反應及治療:曾報導1例,過量服用土鱉蟲引起剝脫性皮炎型藥症。
臨床套用 土鱉蟲1、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腫疼痛。本品鹹寒入血,主入肝經,性善走竄,能活血消腫止痛,續筋接骨療傷,為傷科常用藥,尤多用於骨折筋傷,瘀血腫痛。可單用研末調敷,或研末黃酒沖服;臨床常與自然銅、骨碎補、乳香等同用,如接骨紫金丹(《雜病源流犀燭》);骨折筋傷後期,筋骨軟弱,常配續斷、杜仲等藥用,如壯筋續骨丸(《傷科大成》)。
2、血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積聚痞塊。本品入肝經血分,能破血逐瘀而消積通經,常用於經產瘀滯之證及積聚痞塊。治血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常與大黃、桃仁等同用,如下瘀血湯;治乾血成勞,經閉腹滿,肌膚甲錯者,則配伍大黃、水蛭等,如大黃蟲丸(《金匱要略》);治積聚痞塊,常配伍柴胡、桃仁、鱉甲等以化瘀消症,如鱉甲煎丸(《金匱要略》)。
3、用土鱉蟲、水蛭等量研末裝膠囊,每粒含生藥0.25g,每次服4粒,一日3次,治療高血壓,結果有效率為90.63%,(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2,(12):38)。此外,臨床上單用土鱉蟲或土鱉蟲為主的複方用於治療冠心病、骨折、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勞傷性胸痛以及晚期腫瘤等。
4、治療外傷血腫取活蟅蟲(乾的也可以,但活的好。用量視腫塊大小而定)放冷水中漂洗2次,置容器中搗爛,再加熱黃酒250ml左右,加蓋放飯窩內燜15分鐘左右,取出用紗布過濾,渣敷患處,繃帶固定。濾下之黃酒趁熱飲之,以醉為度,臥床蓋被,微汗為佳。經治50餘例,均獲卓效。
5、多囊腎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氣滯血瘀是其發生的重要病機特點,祖國醫學根據其病機特點,臨床多以扶正活血、消癌導瘀法治之,對改善症狀有其獨到之處。研究表明土鱉蟲可能具有延緩多囊腎病發生與發展的治療作用。
6、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多發病,其主要發病機理是腎氣不足,氣化不利,痰瘀互結,腺體退行性增大形成“異物”,壓迫尿道而致排尿不暢。有臨床研究報導以土鱉蟲為主藥,輔以軟堅、化痰、利水及壯腰健腎的中藥,共同治療前列腺肥大,這可能與土鱉蟲化瘀散結的作用有關。
常用配方 土鱉蟲1、治五勞虛極贏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欽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器黑。緩中補虛:大黃—卜分(蒸),黃苹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乾地黃十兩,乾漆一兩,虹蟲一升,水烴百枚,臍贈一升,庭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欽服五丸,日三服。(《金醫要略》大黃圈蟲丸)
2、治產婦腹痛,腹中有乾血著臍下,亦主經水不利:大黃三兩,桃仁二十枚,躇蟲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允。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願肝。(《金醫要略》下瘋血湯)
3、治折傷,接骨:土鱉焙存性,為末,每服二、三錢。(《醫方摘要》)
4、治折傷,接骨:蚵蚾六錢(隔紙,砂鍋內焙乾),自然銅二兩(火煅醋淬七次)。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袖珍方》)
5、治瘋狗咬傷:庭蟲七個(去足,炒),生大黃三錢,挑仁七粒(去皮,尖)。自蜜三錢,黃酒一碗,煎至七分服。(《吉林中草藥》)
6、治重舌滿口,不得語:圖蟲七被(微炒),鹽一兩半。以水一大盞,同煎五、七沸。含令吐,勿咽,日三、五上。(《聖惠方》煎含窟蟲湯)
7、治重舌塞痛: 地鱉蟲和生薄荷研計,帛包捻舌下腫處。(《鮑氏小兒方》)
8、治小兒腹痛夜啼: 魔蟲半分(微炒),赤芍藥一分,彎勞一分。 搗羅為末。每服,以溫酒調下半錢。 量兒大小力口減服之。 (《聖惠方》)
9、治瘰癧: 鮮地鱉蟲、陳瓦花(在屋上隔年者佳,瓦上煅存性)。 同搗爛。用膏藥貼上,未潰即消,已潰即斂。〈《中醫雜誌》(21):6,1926 〉
10、治血鼓, 腹皮上有青筋: 桃仁八錢、 大黃五分、 蟅蟲三個、 甘遂五分(為末沖服 或八分).水煎服.與膈下逐瘀湯輪流服之.(《醫林改錯》古下瘀血湯)
11、治跌打輕傷: 地鱉蟲淨末二錢(炙)、 乳香一錢(去油)、 沒藥八分(去油)、 骨碎補一錢 、大黃一錢 、血竭一錢.共為細末.每七、八厘 空心 好酒送下.(《傷科秘方》輕傷小七厘散)
12、治跌打損傷, 瘀血攻心: 土鱉(去足 生半夏二個同焙乾)—錢 、乳香(去油)一錢、 沒藥(去油)一錢 、自然銅(煅)一錢、 骨碎補(焙去毛)一錢、 血竭一錢、 歸尾—錢、 硼砂一錢.共研細末 磁罐收貯.每用八厘 好酒送下.(《壽世新編》八厘散)
13、治走馬牙疳, 牙落鼻崩, 久不愈者: 土鱉四十九個(煅存性)、 山豆根、人中白(煅)、辰砂(飛)各二錢.上為細末.先割淨腐肉 用麻油通口噙漱 覺無油氣吐之 如此六七次;次以百沸湯入鹽、醋漱吐三四次;再次以棉胭脂拭乾 然後摻之.(《外科大成》再生散)
14、治舌腫滿口不得語:蟅蟲三十枚 鹽一升.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三沸.含之 稍稍咽之 日三.(《千金要方》)
15 、治舌腫滿口不得語:蟅蟲五枚炙 研細末, 以水二盞, 煎十沸 去滓 熱含吐去 以瘥為度.(《奇效良方》蟅蟲散)
16、治小兒夜啼如腹痛 蟅蟲(熬令煙盡)、芍藥(炙)、川芎(熬)各等分.上三味搗末 服如(一)刀圭 日三 以乳服之.(《外台》引《古今錄驗》)
17、治五淋 蟅蟲五分(熬 一作虻蟲) 斑貓二分(去翅、足 熬) 地膽二分(去足 熬) 豬苓三分.上四味 搗篩為散.每服四分 日進三服 夜二服.但少腹有熱者 去豬苓.服藥二月後 以器盛小便 當有所下.肉淋者下碎肉;血淋者下如繩 若如肉膿;氣淋者如羹上肥;石淋者下石或下砂.劇者十日即愈.禁食羹豬肉、生魚、蔥、鹽、醋.以小麥汁服之良.(《外台》引《范汪方》)
18、治小兒臍赤腫或膿血清水出者: 乾蚵蚾火煅為灰 研末 敷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19、治瘺瘡腫: 乾地鱉末、麝香各研少許.上二味 研勻.乾摻或貼 隨乾濕治之.(《聖濟總錄》)

文獻論述 冀地鱉

1、《本草經硫》:庭蟲,治跌扑損傷,續筋骨有奇效。乃足顧陰經藥也。夫血看,身中之真陰也,灌溉百骸,局流經絡者也。血若凝滯,則經絡不通,陰陽之用互乖,而寒熱洗洗生焉。鹹寒能人血軟堅,故主心腹血積,題瘕血閉諸證。血和而營衛通暢,寒熱自除,經脈調勻,月事時至而令婦人生子也。又治瘧母為必用之藥。
2、《長沙藥解》:庭蟲善化瘋血,最補損傷,《金醫》鱉甲煎丸用之治病瘧日久,結為額瘸;大黃磕蟲丸用之治虛勞腹滿,內有乾血;下痰血湯用之治產後腹痛,內有痰血;士瓜根散用之治經水不利,少腹滿痛。以其消額而破癱也。
3、《本草求真》:魔蟲,古人用此以治跌扑損傷,則多合自然銅、龍骨、血竭、乳香、沒藥、五銑錢、黃荊子、麻皮灰、狗頭骨。以治下腹痛、血痛、血閉,則台桃仁、大黃。各隨病症所因而用之耳。
4、《本經》:主心腹寒熱洗洗,血積瘸癰,破堅,下血閉。
5、《藥性論》:治月水不通,破留血積聚。
6、《本草衍義》:乳脈不行,研一枚,水半合,濾清服。
7、《綱目》:行產後血積,折傷滾血,治重舌,木舌,口瘡,小兒腹痛夜啼。
8、《本草通方》:破一切血積,跌打損傷,接骨。
9、《本草再新》:消水腫,敗毒。
10、《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風濕筋骨痛,消腫,吹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