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兒科著作,20卷。宋人撰,不著撰人。據南宋嘉定太醫局何大任序稱:家藏該書已60餘載。書名取“保衛其生,總括精微”之意。卷1列述醫工、稟受、初生、回氣等十二論;卷2為五氣、乳母、慎護、食忌等七論;卷3為變蒸、脈理等六論;卷4~20為驚癇、傷寒、瘡疹、吐瀉、諸蟲、黃疸、瘧病、㿗疝、頭、耳、眼、目、鼻、唇、牙、舌、咽喉及惡核、瘰癧、疥癬、金瘡等論近百篇。載述兒科多種病證及與之相關的小兒內、外、五官等病,內容又以病因、證候、方藥治法為主。書中部分引述《聖濟經》、錢乙、閆季忠等小兒方論,亦有前此醫書所未備者,議論篤實,方證詳明。如謂:14歲以下為小兒治;一二歲兒,診斷全在觀其形色,參其證候,為後世醫家所宗。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作者:不詳
  • 成書年代: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流傳版本

現存明弘治二年(1489)李延壽刻本、明萬曆十四年(1586)徐桓刻本、清《四庫全書》本,通行本為1958年上海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章節目錄

卷一
醫工論
稟受論
初生論
回氣論
洗浴論
斷臍論
相視壽夭論
初生服藥論
中寒論
初生不乳論
臍風撮口論
胎中病論
卷二
五氣論
乳母論
慎護論
食忌論
大小論
諸般色澤紋證論
五臟主病論
卷三
變蒸論
變蒸賦
變蒸方治
脈理論
諸身熱論
身熱方治
卷四
驚癇論
卷五
驚癇方治一
驚癇方治二
卷六
驚癇別論
中風論
卷七
傷寒論
卷八
瘡疹論
卷九
吐瀉論
卷十
吐瀉方治
卷十一
八痢論
諸痢方治
脫肛論
卷十二
五疳論
諸疳方治
卷十三
諸蟲論
食氣積癖論
卷十四
心腹痛論
腹脹論
腫病論
虛羸論
咳嗽論(附痰飲上氣)
卷十五
黃膽論
客忤論
三疰論
夜啼論
諸汗論
不語論
渴論
血溢論
卷十六
寒熱論
瘧病論
弄舌論
骨蒸論
腹皮青黑論
難乳論
大小便論
五淋論(附遺尿)
卷十七
疝論
陰腫生瘡論
腋氣論
囟門腫陷論
滯頤論
腸癰論
針刺誤傷論
諸物梗喉論
疣子論
諸蟲咬蜇論
撲墜損傷論
藥毒論
卷十八
頭上諸病論
耳中諸病論
眼目病論
目病引論
鼻中病論
面上瘡論
唇口病論
牙齒病論
舌病論
卷十九
咽喉總論
項癭論
惡核瘰論
龜胸論
龜背論
手足拳攣論
風疾癮疹論
疥癬論
金瘡論
湯火傷論
卷二十
疳瘡論
癰癤論
惡瘡論
浸淫瘡論
漿瘡論
凍瘡論
痱瘡論
漆瘡論
月蝕瘡論
水毒論
赤游論
赤毒論
鱗體論

內容簡介

卷一首列“醫工論”,次述“稟受論”、“初生論”、“四氣論”、“洗浴論”、“斷臍論”及初生不乳、臍風撮口、胎中病等;卷二論嬰兒調護餵養和小兒色澤、指紋診斷及五臟主病等;卷三論變蒸、脈理及身熱證治;卷四至卷十六論驚癇、中風、傷寒、瘡疹、吐瀉、諸利、脫肛、五疳、諸蟲、水腫、咳嗽、黃疸、夜啼、汗證、瘧病、骨蒸、五淋等;卷十七至卷二十論㿗疝、陰腫生瘡、腸癰、疣子、撲墜損傷、耳病、目病、鼻中病、唇口病、牙齒病、舌病、咽喉病、惡核瘰癧、疥癬、惡瘡、凍瘡、漆瘡、赤游、鱗體等。全書共載證論一百零八條,方劑約一千四百九十首,對病因病機、證候歸類、治則方藥之論繁而有緒,博採眾長;自初生嬰孩直至兒童內、外、五官各科,一一詳述,可謂集南宋以前兒科醫學之大成。書中主張應時時顧及小兒氣血未充、臟腑未堅的生理特點,所用方藥簡潔、穩妥、切合實用。提出十四歲以下為小兒,糾正十八歲以下為小兒之說。對小兒生長發育強調按五臟盛怯進行調治,認為母氣胎育有盛衰虛實,故子生後有剛柔勇怯之別,怯弱者可用方藥補養,如心氣怯者用巨勝丹,肝氣怯者用麝茸丹、羚羊角丸,脾氣怯者用丁香散、香瓜丸,肺氣怯者用龍膽湯,腎氣怯者用玉乳丹等。論述變蒸,認為小兒胎化十月而生,皮膚、筋骨、臟腑、氣血雖已全具,但未充備,故變蒸者為長神智、堅骨脈之生理現象。謂小蒸十次,每次三十二天,大蒸四次,每次六十四天,大小蒸共五百七十六日,變蒸結束,小兒血脈充榮,則手能握,足也能步。變蒸結束後,氣血已榮,脈理已全,方可進行脈診。提出一指定三關及一息八至為平脈,九至為病脈。以為小兒多傷寒、中風、溫病三類,而中濕者較少;對小兒四時疾病論證選方,均能切合小兒特點。在“胎中病論”中載有小兒先天性畸形,如雙瞽、只眇、駢拇、六指、體殘、支廢、獨腎、缺唇、侏儒等,並說千載之後,必有治今人不治之病。首次指出小兒臍風撮口與成人破傷風同類,並倡用烙臍餅燒炙臍帶,封臍散封裹臍部以預防,為嬰兒開闢了新的給藥途徑。學術上頗多獨特見解與發明,於病因學方面也有新突破,這在當時實屬罕見。

影響評價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本書“詳載各證,悉近時醫書所未備,其議論亦篤實明晰,無明以來諸醫家黨同伐異、自立門戶之習,誠保嬰之要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