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樓巍然而立,吸引中外無數的參觀者和旅遊者。人們都說“永定土樓故事多,建築師傅占一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樓建築師傅
永定土樓巍然而立,吸引中外無數的參觀者和旅遊者。人們都說“永定土樓故事多,建築師傅占一籮”。下面略舉幾位土樓建築師傅的故事,以饗讀者。
泥水師傅——江達宋
江達宋(約1852~1921),永定高北村橋下角人。出身於泥水世家,念過幾年私塾後就當泥水工。由於父祖輩的悉心傳授,加上刻苦自勵和善於開拓、創新,從年輕時候起,他便嫻熟地掌握一手泥水技藝,粗活細活都做得很出色,尤工彩塑。
他半生都在湖坑鎮洪坑村從事土樓建築。經手營建的土樓如福裕樓、振成樓等,都飲譽甚隆,還善於建造祠廟庵寺。1908年,江達宋應緬甸歸僑黃玉衍之請,到湖坑鄉奧杳村建造占地面積兩畝多的永定第一座天主教堂。在雕塑教堂屋脊裝飾時,為擴大傳統的彩塑題材,嘗試塑一隻青蛙,他塑了又毀,毀了又塑,一連幾次,本來塑得栩栩如生的青蛙形象,卻都遭到懷有偏見的某些人的非難。最後,他暗中捉了一隻大青蛙,用鐵釘釘在正在雕塑的屋脊上,那些人見了還是嫌不像。他火了,拔了鐵釘,把青蛙摔在地上,質問道:“像不像?”這時他們才默然無語……
木工師傅——林進兆
林進兆,永定洪坑村人,出身窮苦人家,終其一生以木工為業。他為人忠厚誠實,幹活一絲不苟。經手建造的土樓,構件設計別具匠心,部件間卯榫的銜接緊密牢固,深受讚譽。他擅長於建築環形樓。他不僅建過規模巨大的振成樓,還建過永定境內最小的環形樓——如升樓及湖坑鎮曾屋寨的福星樓。
他還以生活儉樸著稱。小的時候,其祖父常常告誡他:“節約比賺錢快”、“一餐省一把,三年買匹馬”、“人要勤勞省儉,家業才會興旺發達”,這成為鞭策他的良言,他時常記在心上。據說有一次他的一個鹹雞蛋,一不小心給擦桌子的小師傅滾到地下,他驚呼起來:“那可是老婆給我的一天拌飯‘糧草’啊。”其節儉可見一斑。
建築設計師——江榮富
江榮富(1884~1958),著名的土樓設計建築師傅,高頭鄉高南村洋尾窠人。洋尾窠從近代到當代是木匠名師薈萃之地。江榮富耳濡目染,從小愛好木工這一行業,上了兩年的私塾之後,遵循“學個手藝,一生不愁吃穿”的父訓,跟隨堂叔學工。由於他刻苦好學,心靈手巧,到20歲以後,術業精進,在土樓建造方面獲得很大成功,無論方樓還是圓樓,他都能獨當一面,自行設計並建造,還以計算精密、樑柱桁檁銜接牢固著稱,成為當時的木工高手。建興遠樓時,主人問:“你們看需備多少木料?”幾個在場的師傅,有的說要600根,有的說要650根,而他根據事先繪好的設計圖,扳著手指頭測算一下,然後胸有成竹地說:“大概需要520根木料,其中大碗粗的作梁、柱的要48根,小碗粗的需要472根……”結果完工時僅剩下2根,大家說他“真是神機妙算”!他謙虛地說:“這也沒有什麼,有一點經驗而已。”此後,他聲名大噪,遠近都爭相延請。他經手並建造的客家土樓為數不少,據現在知道的較為有名的,如南靖書洋鄉梅仔壩圓樓、長教坎下方樓、高北鄉高北村篤尾塘慶裕樓,高南抗日保台舉子的故居——春暉樓等都是他的力作。
江榮富在永定、南靖兩縣還承建了不少庵堂廟宇。建國前,他繪製的湖坑鎮石灰坑興遠樓設計圖,科學合理,計算精確,至今仍保存完好,編入土樓志書,並為省、市、縣多處博物館所收藏,成為客家土樓建築設計方面的珍品。
談起土樓,人們總會想到永定,也忘不了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四菜一湯”。26日,記者在永定縣湖坑鎮南江村採訪時,偶然碰到一位年過八旬的老者,他竟是“四菜一湯”的建造參與者,並從“四菜一湯”的土樓群內,娶回了他勤勞能幹的“田螺姑娘”。這位老者名叫江蘇辦。
南江村遷自江西婺源,村里本地人均姓江。建一座土樓一般要經過選址定位、開地基、打石腳、行牆、獻架、出水和內外裝修這7道工序。南江村建土樓歷史悠久,據村里人介紹,從200多年前開始,土樓建造技術便在這個小村莊代代相傳。南江村人在土樓建築中承擔更多的是“行牆”的工序。從小生活在南江村的江蘇辦,耳濡目染,他是土樓建築藝術的受益者、傳承者和見證者。
江蘇辦出生於1930年,今年81歲。1948年,江蘇辦才18歲,為了“混口飯吃”,他加入了村裡的土樓建築團隊,到周邊鄉鎮四處幫人搭建房子。剛出道的那幾年,他便前往20公里外的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幫人家蓋房子。也正是在書洋鎮,他所參建的田螺坑土樓群如今馳名中外。2001年5月,田螺坑土樓群被評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1月,田螺坑所在村被批准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每年吸引大批中外遊客前來參觀。
田螺坑土樓群的出名沒給江蘇辦的生活帶來多大變化,但他的心裡倒多了一件幸福的心事。“參建田螺坑土樓群那會我才21歲。”江蘇辦笑稱那時他還是個毛頭小伙。1951年,他到南靖縣書洋鎮上坂村田螺坑時,“四菜一湯”只有一座土樓存在,他和另外11名“行牆”工人在六年內,先後又築起了周邊的三座土樓。在這裡,江蘇辦認識一戶黃姓人家,娶回了勤快能幹的“田螺姑娘”黃捉英,並育有兩男兩女。
建土樓40多年,江蘇辦自己也記不清參建多少座土樓,“大概有六七十座吧!”永定和南靖的土樓多處流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在他記憶里,自己參建的最大的土樓在南靖,該樓有120多間,呈圓形狀;他建過的最小的土樓只有九間,呈“一”字型。
建土樓的危險性很高,如果下層的泥土沒夯實,繼續加高隨時可能倒塌或歪斜,“築牆高度越高,站在上面夯土就越危險。”江蘇辦介紹,每一層土樓基本在3.5米高,每座土樓一般會壘到三層,自第三層開始,就越發危險。“每建一層土樓,就要停一兩個月,等該層泥土幹了,結實了,才能再夯上一層泥土。每建一座三層土樓,耗時至少要一年。”
儘管建土樓很辛苦,但為了生計,上世紀70年代中期,江蘇辦還是讓自己的大兒子江建團跟著自己學建土樓。至今,江建團參建過的土樓也有二三十座。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的興盛和普及,已經60多歲的江蘇辦才不再拿“舂杵”(夯土的工具),兒子也放棄了這門手藝,搞起了房屋裝修。至此,土樓建築技術慢慢失傳,土樓也慢慢沉澱成為“古董”,成了人們旅遊參觀的一道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