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跳喪舞

土家族跳喪舞

跳喪舞 又稱“打喪鼓”,土家語叫“撒爾嗬”,是巴人後裔土家族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喪葬儀式舞蹈,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主要流行於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區,與擺手舞的流行地域相對應,故有“南擺手北跳喪”之說。跳喪舞是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傳說故事為主要內容。開場時先由一人提鑼繞棺邊敲邊唱,其後掌鼓師和眾舞者便以“相合之聲”加襯詞襯句,歌子曲調寬廣、音域奔放、節奏明快,極似古巴渝民歌。跳喪舞有雙人、三人、群舞三種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喪舞 
  • 外文名:Funeral Dance
  • 別稱撒爾嗬 打喪鼓
  • 歷    史隋唐時期
  • 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是石門土家人的一種古老的舞蹈。石門地處湖南西北部與湖北鶴峰、五峯縣接界。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距石門縣城20公里的燕耳洞出土的“石門人”化石距今已有10萬年曆史。石門新時期遺址證明早在7000年前石門就有土著巴人文化。古代巴人圍火燒烤獵物炙熱而左右擺動形成一種原始舞蹈雛形,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演變成這種巴人的這種原始舞蹈。跳喪舞用於悼念、祭祀活動,當土家老人或有了子女的中年人逝世後,親友圍著死者靈柩邊唱邊跳,讓死者在入土前最後一次享受人間的快樂。因此,如遇有喪事,跳喪的民眾往往走上幾十里山路去熱熱鬧鬧跳一夜。石門土家族這種習俗已有數千年歷史。發展到現代逐漸演變為土家人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娛樂活動。

歷史淵源

石門地處湘鄂邊陲,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十分豐富,這裡就有土著先民繁衍生息。“跳喪舞”即起源於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跳喪舞”源於原始先民的生產生活。據考古工作者發現,早在一萬六千年前,石門縣皂市燕耳洞內就有原始先民圍火燒烤獵物的痕跡,專家學者認為“有火就有舞”,先民因燒烤獵物炙熱左右擺動形成一種原始舞蹈的雛形。後逐漸演變為石門古代巴人的一種舞蹈,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種巴人的原始舞蹈又用於悼念陣亡勇士進而轉化為悼念民間亡靈的跳喪舞。發展到現代演變為土家人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娛樂性舞蹈,發展到現代演變為土家人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娛樂性舞蹈。

基本內容

“跳喪舞”是石門縣土家人的一種古老的舞蹈。跳喪是讓死者在入土前再一次享受人間的娛樂,死了的人不能光聽哭聲,還要看點舞蹈高興一下。”因此遇有喪事,跳喪的民眾往往走上幾十里山路去“熱熱鬧鬧跳夜。”舞蹈在死者靈柩前進行,柩前掛幕布,上繪“二龍戲珠”等畫,幕前供靈牌,在小竹籤上扎小白花,亡者多少歲,則插多少竹籤,稱為“壽簽筒”。按規定,青、壯年人有了子女,上面無老人,死後均可進行跳喪,不具備這二條便不能進行,舞蹈開始,由掌鼓人指揮發歌領唱,二人一組對舞。參加的人越多越好,分批在靈前邊歌邊舞。
已知的舞蹈套式,有下面幾種:
“四大步”。這是《跳喪舞》的基本動作。兩人對舞時先在地上踩出兩個平行四邊形,故又稱“升子底”、“踩線扒子”,這種動作在起跳和轉換曲牌時用。
“風攪雪”。這是主要的套式,前半部唱《吆娘火火》,後半部唱《吆姑姐》、《吆咕姐》以下蹲、挽手花動作為主。
“鳳凰閃翅”。是一種較為優美、抒情的套式。“滾身子”。有全滾、半滾。全滾即二人背相對轉一圈,半滾為二人肩相對轉半圈。
“武打喪”。這是比較激烈的套式。又稱“武把子”,需要一定的武功訓練,難度較大。此外還有“美女梳頭”、“螃蟹打架”等。在各種舞蹈式中,有許多摹擬自然界動物、勞動生產的舞姿和造型,如“牛擦癢”、“虎抱頭”、“犀牛望月”、“觀音坐蓮”、“餓馬懸蹄”、“大王下山”等,動作絢麗多姿。“腳踏升子底,手挽鏈子扣”,舞蹈詿究對稱、均衡,是其主要特點。如果下一步踏錯,不僅構圖不美,而且舞蹈就要亂套,甚至進行不下去。舞者個人的動作風格,則因人而異,有的剛勁穩重,有的舒展瀟灑,有的輕鬆活潑。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整個舞蹈沒有靜止的時候,藝人們的口訣是:“頭兒擺兩擺,身子歪兩歪,屁股甩兩甩,腳步踹兩踹”,全身配合,連續不斷,才靈活美觀。
《跳喪舞》有較固定的曲牌。唱詞中除“起跳”時偶而有一兩句是悼念死者的內容外,均與喪葬無關,更沒有什麼封建迷信的內容。有時前一組跳累了,要求另一組接跳時就即興演唱,“把人換,把人換,要讓舞師擦把汗,你不跳了我又跳,一人難挑千斤擔。”跳喪無特定服裝,跳武打喪時男人可以打赤膊。過去只有男子跳,女子也開始跳了,過去只在喪時跳,有些地區的民眾,勞動休息時也跳。古老的《跳喪舞》正在逐漸改變著為喪葬而舞的性質,朝民眾自娛性舞蹈方向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