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擺手舞(恩施擺手舞)

土家族擺手舞(恩施擺手舞)

土家族擺手舞(恩施擺手舞),湖北省來鳳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家族擺手舞(恩施擺手舞)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湖北省來鳳縣
文化特徵,社會影響,

文化特徵

擺手舞有“大擺手”和“小照笑背擺手”之分,大擺手表演三至五年舉行一次,歷時七八天,有數萬人參加,表演中有複雜的軍事狩獵內容,需擺出套路陣法;小擺手錶樂煮朽歸演則每年都在土乘懂家族村寨舉行,它以農耕為主要內容,舞蹈時參與者圍成多層圓圈,一人領舞,甩埋辯充眾人隨跳,具有很強的即興性。
擺手舞土家語稱為“舍巴”、“舍巴格痴”,意為敬神跳,是流傳於鄂湘渝邊區酉水流域土家族中的一種祭祀性舞蹈。恩施擺手舞是湖北省恩施地區土家族居住區普遍盛行的一種民眾文化活動,流行於恩施酉水流域。過去百戶之鄉皆建有擺手堂,有的還建有排樓、戲台等。
舍米糊村的小擺手舞具有原始特色,保留較為完整。舞時男女齊集擺手堂前的土壩,擊鼓鳴鼓擺手。其特點是擺邊手,躬腰屈膝,以身體扭動帶動手的甩動,表演內容多棄疊殃為生產生活動作。擺手舞以狩獵、農事、軍事和社會生活為立采幾主要表現內容,表演中歌、樂、舞渾然一體,間有鑼鼓伴奏和擺手歌穿唱。擺手舞與其他舞蹈相區別的最大特徵在於甩同邊手、走同邊腳,其舞蹈動作粗獷健美,擺姿流暢自如、穩健大方,擺手動作主要包括“單擺”、“雙擺”、“迴旋擺”等幾種,以“順拐、屈膝、顫動、下沉”為動作要領。

社會影響

擺手舞是土家人世代傳承的精神財富,在鄂湘渝黔邊區民眾中影響很大拘龍迎,具有祭祀、娛樂、教育、交際等多方面的社會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