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體是指直徑在1—100nm之間的顆粒,但是實際上土壤中直徑<1000 nm的粘性顆粒都具有膠體的性質,所以通常所說的土壤膠體實際上是指直徑在1—1000 nm之間的土壤顆粒,它是土壤中最細微的部分,表現出強烈的膠體的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膠體
- 外文名:soil colloid
- 直徑:1—100nm之間
- 類型:顆粒
- 種類:無機膠體、有機膠體、複合膠體
- 學科:土壤學
- 特性:帶電性、凝聚和分散作用
膠體是指直徑在1—100nm之間的顆粒,但是實際上土壤中直徑<1000 nm的粘性顆粒都具有膠體的性質,所以通常所說的土壤膠體實際上是指直徑在1—1000 nm之間的土壤顆粒,它是土壤中最細微的部分,表現出強烈的膠體的特徵。
膠體是指直徑在1—100nm之間的顆粒,但是實際上土壤中直徑<1000 nm的粘性顆粒都具有膠體的性質,所以通常所說的土壤膠體實際上是指直徑在1—1000 nm之間的土壤顆粒...
土壤膠體系統 (Soil colloid system)土壤膠體顆粒與土壤溶液共同組成土壤膠體分散體系。即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質組成。土壤中的分散相為細土粒(包括有機、無機膠體、有...
土壤膠體的表面類型土壤膠體的表面類型可分為外表面與內表面。內表面,一般指膨脹性黏土礦物的晶層之間的表面積和腐殖質分子內部的表面積。外表面指黏土礦物、氧化物...
膠體有兩種存在狀態溶膠與凝膠。當膠體固相顆粒均勻分散在溶液中時為溶膠狀態;反之,當膠體固相顆粒相互凝聚呈絮狀或沉澱,則成為凝聚狀態。膠體的凝聚與分散主要取決於...
土壤膠體的吸附作用(soil adsorption)是指分子或離子在土壤固相表面富集的過程。土壤固相和液相界面上的離子或分子濃度大於整個溶液中該離子或分子的濃度的現象,稱為...
土壤膠體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土壤膠體的表面類型、表面性質與表面上發生的物理化學反應是土壤膠體表面化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也是土壤化學性質的重要基礎。不同土壤膠體的...
土壤膠體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帶有大量的負/正電荷,這是土壤膠體化學性質活躍的重要原因。土壤膠體表面的電荷既有正電荷,也有負電荷,根據土壤膠體表面電荷的來源和性質,...
土壤膠體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帶有大量的負/正電荷,這是土壤膠體化學性質活躍的重要原因。土壤膠體表面的電荷既有正電荷,也有負電荷,根據土壤膠體表面電荷的來源和性質,...
土壤膠體的帶電顆粒分散在電解質溶液中時,由於靜電引力,在膠粒周圍形成一帶反號電荷的離子層,這樣膠粒表面的電荷層與周圍的反離子層就形成了雙電層結構。雙電層...
土壤黏度是指阻礙泥架狀土壤相對流動的特性。影響土壤黏度的基本因素有黏粒含量和形狀、分散度、聚結的穩定狀況或絮凝強度(由黏土顆粒的電動電位、水化膜厚度等決定...
土壤化學性質影響土壤中的化學過程、物理化學過程、生物化學過程以及生物學過程的進行,其中重要的有土壤的酸鹼性、緩衝性、氧化還原性質、吸附性、表面電化學性質與...
膠粒表面帶負電荷,吸附的交換性離子是氫離子和其他陽離子的土壤膠體。土壤酸膠體以腐殖酸膠體和氧化矽膠體為主。 套用學科 土壤學(一級學科),土壤化學(二級學科)...
土壤溶液soil solution 土壤中的液相部分,其中溶有多種無機和有機的化合物。它們的組成和性質,受土壤母質、氣候、地形和生物的制約而經常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土壤形成...
土壤改良是針對土壤的不良質地和結構,採取相應的物理、生物或化學措施,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產量,以及改善人類生存土壤環境的過程。...
土壤自淨作用,即土壤環境自然淨化作用,是指在自然條件下,污染物在土壤環境中通過吸附、分解、遷移、轉化等過程濃度降低、毒性或活性下降,甚至消失的過程。土壤環境的...
土壤保護:使土壤免受水力、風力等自然因素和人類不合理生產活動破壞所採取的措施。如土壤鹽漬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區植樹種草等。...
亦稱“土壤pH”。土壤酸度和鹼度的總稱。通常用以衡量土壤酸鹼反應的強弱。主要由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濃度決定,以pH表示。pH在6.5~7.5之問的為中性...
土壤酸鹼性是指土壤中存在著各種化學和生物化學反應,表現出不同的酸性或鹼性。土壤酸鹼性的強弱,常以酸鹼度來衡量。土壤之所以有酸鹼性,是因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
土壤的pH值大於7.0時土壤中鹼性物質的總量。鹼性物質主要是鈣、鎂、鈉的碳酸鹽和酸式碳酸鹽,以及交換性鈉和其他交換性鹽基。它們是由碳酸鈣的水解、含鈉礦物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