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理論與實踐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理論與實踐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理論與實踐》以水資源緊缺的黃土高原地區為例,首先介紹該區林草植被建設現狀,存在問題,然後以黃土丘陵半乾旱區人工林地長期定位觀測為基礎,系統地介紹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物質基礎——土壤水資源概念,土壤水資源利用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理論與實踐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256頁
  • 開本:16
  • 作者:郭忠升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8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3040468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郭忠升所著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理論與實踐》以水資源緊缺的黃土高原地區為例,首先介紹該區林草植被建設現狀,存在問題,然後以黃土丘陵半乾旱區人工林地長期定位觀測為基礎,系統地介紹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物質基礎——土壤水資源概念,土壤水資源利用限度(SoilWaterResourcesUseLimit,SWRUL),植物水關係調控起始期。通過對土壤旱化、土壤退化及不同防治措施比較,引出植物水關係調控理論依據——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介紹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SWCCV)概念的提出、研究現狀、量化模型及其存在問題,分析水資源緊缺地區系統人工林生長與土壤水分相互關係及其調控途徑。在此基礎之上介紹了SWCCV確定過程及研究結果在生產上的套用。

作者簡介

郭忠升 博士,男,陝西富平人,研究生導師。近年來針對水資源緊缺地區國家生態安全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了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植物關係調控起始期和土壤水資源利用限度概念,這是水資源緊缺地區土壤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森林植被可持續經營的依據。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水資源緊缺地區生態環境問題與森林植被恢復
1.1 水資源緊缺地區水土流失與生態環境問題
1.1.1 水資源緊缺地區概況
1.1.2 原生植被破壞
1.1.3 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
1.2 森林植被改善生態環境功能
1.2.1 林冠層攔截降雨和地表風速
1.2.2 增加入滲與減少地表徑流
1.2.3 根系和枯落物增強土壤抗蝕性
1.2.4 森林吸塵和淨化空氣作用
1.3 水資源緊缺地區大規模的植被恢復
1.3.1 提高森林植被覆蓋率
1.3.2 生態環境改善
1.4 水資源緊缺地區森林植被恢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4.1 以土壤旱化為主要特徵的土壤退化問題及其危害
1.4.2 土壤旱化和土壤退化防治
1.4.3 土壤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森林植被可持續管理
參考文獻
第2章 自然資源
2.1 自然資源與環境
2.1.1 資源的概念、內涵與分類
2.1.2 環境與環境問題
2.2 水資源
2.2.1 全球水資源
2.2.2 中國水資源
2.2.3 水資源特徵
2.2.4 水體污染及其危害
2.2.5 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管理提出的挑戰
2.3 土壤水資源
2.3.1 土壤水資源概念
2.3.2 土壤水資源定義
2.4 土壤水資源利用限度
2.4.1 人工林草地土壤乾層及其危害
2.4.2 林草地土壤乾層劃分標準
2.4.3 林草地土壤水分累積入滲深度
2.4.4 土壤水資源利用限度
2.4.5 影響土壤水資源利用限度的因素
2.4.6 土壤水資源利用限度的識別與表示
2.4.7 土壤水資源利用限度套用
參考文獻
第3章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
3.1 承載力
3.1.1 承載力概念
3.1.2 承載力與可持續發展
3.2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
3.2.1 水資源緊缺地區人工植被建設的需要
3.2.2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概念
3.2.3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定義
3.3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量化尺度
3.3.1 尺度的概念
3.3.2 量化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尺度
3.3.3 初始含水量及其對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影響
3.4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的量化模型
3.4.1 經典模型
3.4.2 種群模型
3.4.3 密度一土壤水分模型
3.4.4 過程模型
3.5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基本規律
3.5.1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是指示植物的函式
3.5.2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是時間的函式
3.5.3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是地理位置的函式
3.6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研究存在的問題
3.7 影響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因素
3.7.1 地理位置
3.7.2 海拔高度
3.7.3 坡向與坡位
3.7.4 生物因素
3.7.5 時間因素
參考文獻
第4章 土壤水分補給與人工林生長
4.1 降水動態分布特徵
4.1.1 降水年際變化
4.1.2 降水的季節變化
4.2 人工林生長
4.2.1 研究現狀
4.2.2 建模方法
4.2.3 改進模型的建立
4.2.4 密度、環境因素與檸條林生長
4.2.5 高密度檸條成林的連年生長模型
4.2.6 檸條幼林的生長區間分析
4.3 人工林地土壤水分補給
4.3.1 人工林冠層截留
4.3.2 人工林草地地表徑流
4.3.3 人工林草地降水人滲特徵
4.4 人工林地剖面土壤水分動態變化
4.4.1 人工檸條林地土壤水分垂直變化規律
4.4.2 降雨、檸條生長等對土壤水分垂直變化的影響
4.4.3 人工林地剖面土壤水分動態變化模擬
參考文獻
第5章 人工林地土壤旱化防治
5.1 人工林地土壤水分消耗與土壤旱化
5.1.1 初植密度研究現狀
5.1.2 適宜初植密度確定方法
5.2 人工林地土壤旱化防治措施
5.2.1 土壤旱化防治策略
5.2.2 不同旱化防治措施效果比較
5.3 平茬效應
5.3.1 平茬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5.3.2 平茬對林地土壤水分的影響
5.4 植物水關係調控起始期
5.4.1 撂荒地土壤水資源動態變化
5.4.2 不同密度檸條林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5.4.3 植物水關係調控起始期確定
5.4.4 人工林地土壤水分承載力與植物水關係調控
參考文獻
第6章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在實踐中的套用
6.1 土壤水資源利用限度和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是人工林種群密度調控的依據
6.1.1 人工林種群密度調控起始期
6.1.2 水資源緊缺地區密度調控起始期
6.1.3 人工林種群密度調控間隔期
6.1.4 人工林種群密度調控量與調控強度
6.1.5 水資源緊缺地區人T林種群密度調控量
6.2 確定森林植被恢復程度或目標的依據
6.2.1 林冠截留與密度的關係
6.2.2 地表徑流與密度的關係
6.2.3 泥沙與密度的關係
6.2.4 密度與蓋度的關係
6.3 確定森林植被固碳能力的依據
6.3.1 碳匯林
6.3.2 森林固碳估算方法
6.3.3 森林碳匯能力確定依據
6.3.4 碳匯林發展趨勢
6.4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是確定水資源緊缺地區森林可持續經營指標和標準的依據
6.4.1 森林可持續經營評價體系研究
6.4.2 確定森林管理單元可持續經營標準與指標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土壤水分植被承載力”主要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