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

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

《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是由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陳文新,定價19.5元。

基本介紹

  • 作者:陳文新 編
  • ISBN:9787810021647
  • 頁數:288
  • 定價:19.50元
  • 出版社: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08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內容簡介:微生物對地球物質轉化的巨大作用是從研究植物土壤營養這個農業生產的基礎因素開始並迅速發展成為“土壤微生物學”這一專門學科的,土壤微生物學的中心問題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及其對土壤肥力和土地生產力(耕地、草地和林地)影響的科學技術;十分明確地表明它是農業科學的一門分枝學科。土壤微生物學是農科或土地生產學科學生必需學習的課程內容(作為一門獨立課程或融合在其它課程之中)。

作品目錄

目 錄
緒論
第一節 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的意義 研究內容和任務
一、生物圈――人類生存的環境
二、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
三、人與生態平衡
四、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的內容和任務
第二節 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發展歷史和研究現狀
一、土壤微生物學誕生的背景
二、土壤微生物學的創立和發展
三、環境微生物學的誕生和土壤微生物生態學研究的新階段
四、我國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研究概況
第一編 自然界微生物和它們生活的環境
第一章 土壤―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環境
第一節 土壤的質地與水氣狀況
一、土壤質地
二、土壤結構性
三、土壤水
四、土壤溶液
五、土壤空氣
第二節 土壤的化學性質
一、土壤的粘粒礦物
二、土壤膠體和陽離子交換
三、腐殖質
第三節 土壤中的微環境
第二章 土壤中的微生物
第一節 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和分布
一、不同類型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和分布
二、微生物在生壤中的垂直分布
三、土壤中微生物分布的不勻均性
第二節 土壤微生物的營養型
一、化能有機營養型
二、化能無機營養型
三、光能有機營養型
四、光能無機營養型
第三節 土壤細菌
一、土壤細菌的特點
二、土壤細菌的常見屬
三、粘細菌
四 藍細菌
第四節 土壤放線菌
一、分布和數量
二、分類和優勢屬
第五節 土壤真菌
一、分類和常見種類
二、生態因子的影響
第六節 土壤藻類
一、土壤中藻類的分布和作用
二、土壤中的綠藻
三、土壤中的硅藻
第七節 土壤中的原生動物
一、分類和土壤中的主要種類
二、生態因子的影響
三、原生動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第八節 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和生物量的方法
一、微生物數量的測定
二、微生物生物量的測定
第三章 水體環境和水體中的微生物
第一節 水體環境
一、地下水
二、地表水
第二節 水體中的細菌及其分布
一、地下水和泉水中的細菌
二、江河中的細菌
三、湖泊中的細菌
四、海洋中的細菌
第三節 水體中的藍細菌
一、內陸水體中的藍細菌
二、海洋中的藍細菌
第四節 水體中的真菌
一、內陸水體中的真菌
二、海洋真菌
第五節 水體的富營養化
一、富營養化水體中主要生物種類
二、富營養化的危害
三、富營養化的控制
第四章 微生物間的相互作用
第一節 微生物群體內的相互作用
第二節 微生物群體間的相互作用
一、偏利共棲現象
二、互利共棲現象
三、共生現象
四、競爭現象
五、偏害或拮抗現象
六、寄生現象
七、捕食現象
第二編 微生物與物質循環
第五章 碳素循環與有機質轉化
第一節 碳素循環
第二節 土壤有機質分解
一、有機殘體在土壤中分解速度及產物
二、有機殘體分解過程中微生物類型交替
三、有機質分解過程中物質轉化與C/N關係
四、關於秸稈直接還田
第三節 水體沉積物中有機質的降解
一、水體沉積物中有機碎屑的輸入
二、無氧沉積物中有機質的氧化
三、無氧沉積物中有機質礦化過程
第四節 土壤中生物量的積累和轉化
一、生物量(Biomass)在土壤中的積累
二、耕作管理對土壤生物量的影響
三、土壤生物量中的營養含量
第五節 腐殖質的形成和分解
一、腐殖質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功能
二、腐殖質的微生物合成
三、腐殖質的性狀
四、腐殖質的年齡及其分解
附第六節 土壤酶
一、上壤中酶的來源和種類
二、酶在土壤中存在狀態及其特性
三、環境條件對土壤酶活的影響
四、土壤酶檢測注意事項
第六章 多糖物質的微生物分解
第一節 纖維素微生物分解
一、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
二、纖維素水解酶
三、利用纖維素酶開發利用纖維素廢棄物
第二節 半纖維素分解
一、半纖維素化學組成
二、分解半纖維素的微生物
三、半纖維素酶
第三節 果膠物質分解
一、分解果膠的微生物
二、果膠酶
第七章 木質素及其它芳香族化合物的分解
第一節 木質素的分解
一、木質素的結構及分解它的微生物
二、分解木質素微生物的生理特徵
三、木質素降解的生化過程
第二節 其它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
第八章 脂肪族碳氫化合物及C1化合物氧化
第一節 脂肪族碳氫化合物的氧化
一、環境中脂肪族碳氫化合物的來源
二、碳氫化合物的微生物代謝
第二節 C,化合物的微生物氧化
一、自然界中的C1化合物
二、氧化C1化合物的微生物
三、甲基營養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四、利用甲基營養菌生產單細胞蛋白
第三節 大氣中CO的微生物調控
一、大氣中CO含量及來源
二、氧化CO的微生物
第九章 甲烷生成和沼氣發酵
第一節 甲烷和甲烷細菌
一、甲烷的生成環境和產量
二、甲烷生成過程的微生物作用
三、甲烷細菌的特徵和分類
四、甲烷細菌生長條件及其細胞合成途徑
五、甲烷形成的生化過程
第二節 沼氣發酵事業
一、沼氣發酵的實際意義
二、沼氣發酵的條件
第十章 氮素循環和有機氮礦化
第一節 氮素循環
一、氮在地球上的分布與轉化
二、土壤中氮的得失
第二節 有機氮礦化
一、土壤中的有機氮的組分
二、有機氮化物的分解
第十一章 硝化作用
第一節 硝化作用的底物和產物
第二節 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學
一、化能自養硝化細菌
二、化能異養硝化菌
三、甲烷氧化菌的硝化作用
第三節 影響硝化作用的環境因素
第四節 硝化作用造成的環境污染
一、硝酸鹽過多對人畜危害
二、N20破壞03層的可能性
三、富營養現象的危害
第十二章 硝酸鹽還原和反硝化作用
第一節 反硝化過程及作用菌
一、反硝化作用的一般條件
二、反硝化作用的產物
三、參與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
四、硝酸鹽還原酶和電子傳遞
第二節 土壤中影響反硝化作用的因素
第三節 海水和淡水中的反硝化作用
第四節 硝化抑制劑的施用效果
第十三章 生物固氮
第一節 固氮微生物
一、化能有機營養固氮細菌
二、化能無機營養固氮細菌
三、光合固氮細菌
四、固氮體系
第二節 自生固氮作用
一、固氮酶和氮氣的還原
二、固氮作用的調節
三、土壤中的自生固氮作用及影響因素
第三節 根瘤菌和高等植物共生固氮體系
一、根瘤菌和結瘤豆科植物
二、根瘤及其功能
三、豆科植物根瘤菌的農業利用和影響共生固氮作用的環境因素
四、根瘤菌和榆科植物的共生
第四節 弗蘭克氏菌和高等植物共生固氮體系
一、和弗蘭克氏菌共生的植物
二、弗蘭克氏菌
三、放線菌根瘤的形成與結構
第五節 藍細菌和其它生物共生固氮體系
一、藍細菌同真菌和苔蘚植物的共生
二、藍細菌同水生蕨類植物的共生
三、藍細菌和高等植物的共生
第十四章 硫磷及微量礦質營養元素循環
第一節 硫素循環
一、全球硫貯量及循環途徑
二、土壤硫的來源和得失
三、有機硫化物的礦化
四、氧化硫的微生物
五、硫氧化物的還原及其作用菌
第二節 磷素循環
一、全球性的磷貯量及運轉
二、土壤中磷的來源和循環轉化
三、微生物對有機磷的礦化和固結
四、微生物在溶磷中的作用
第三節 鐵錳等礦質營養元素循環
一、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求與供應
二、微生物在微量元素循環中的作用
三、鉀在土壤中的轉化
四、鈣的轉化
五、矽的轉化
第三編 微生物與高等植物
第十五章 根際微生物
第一節 根際是微生物的特殊生態環境
一、根際分泌物和脫落物是微生物主要營養來源
二、根際的水氣條件及其與微生物的關係
第二節 根際微生物
一、根際微生物的數量
二、根際細菌和真菌的生物量
三、根際微生物的類群
四、微生物在根面的分布
五、根際微生物的特異性
第三節 根際微生物對植物的影響
一、根際微生物對植物生長的有益影響
二、根際微生物對植物的不利影響
第十六章 菌根
第一節 外生菌根
一、形成外生菌根的植物和真菌
二、外生菌根的構造
三、外生菌根的生長生理
四、菌根菌孢子的萌發
五、外生菌根形成的條件
第二節 A菌根
一、一般結構
二、內生菌根真菌
三、內生菌根的形成過程
四、影響VA菌根形成的因素
第三節 菌根菌的套用
第十七章 植物地上部表面微生物
第一節 植物地上部的環境條件
第二節 葉面微生物
一、葉芽微生物
二、闊葉葉面微生物
三、針葉葉面微生物
四、熱帶雨林葉面微生物
五、葉面冰核細菌
六、葉面固氮微生物
第三節 莖稈微生物
第四節 花果種子上的微生物
一、花
二、漿果
三、禾穀類種子
第四編 微生物與環境淨化
第十八章 農藥及有毒元素污染與微生物作用
第一節 農藥在土壤中的持留性
第二節 農藥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第三節 微生物對農藥的轉化
一、微生物在農藥轉化中的作用
二、微生物轉化農藥的生化反應
三、微生物轉化農藥的方式
第四節 幾種農藥的微生物轉化
一、DDT
二、林丹
三、對硫磷
四、2,4―D
第五節 微生物的降解質粒及其套用
第六節 有毒元素的污染與微生物的關係
一、汞污染和微生物轉化
二、砷污染和微生物轉化
三、鎘污染和對微生物的影響
四、硒污染與微生物轉化
第十九章 污水的生物處理和污水灌溉
第一節 污水的來源和性質
一、生活污水
二、工業廢水
第二節 測定水污染的指標
一、B0D
二、COD
第三節 污水的生物處理
一、污水生物處理的作用機理
二、污水生物處理的類型
第四節 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區系
一、活性污泥中的菌膠團細菌
二、活性污泥中的絲狀細菌
三、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動物
四、活性污泥中的真菌和藻類
第五節 活性污泥的膨脹和評價指標
一、活性污泥膨脹
二、評價活性污泥的指標
第六節 污水灌溉
一、污水灌溉的意義和問題
二、區別水質合理灌溉
三、污水灌溉前處理方法的選擇
附第二十章 極端環境微生物
第一節 嗜熱和嗜酸微生物
一、嗜熱微生物概述
二、嗜熱微生物主要類群
三、嗜熱菌和熱穩酶的主要優點及其套用
四、嗜酸熱菌和嗜酸菌
第二節 嗜冷微生物
一、嗜冷菌的種類
二、嗜冷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第三節 嗜鹽嗜鹼微生物
一、鹽、鹼環境的生成
二、嗜鹽微生物的種類
三、嗜鹽菌生理及它們蛋白質穩定性
四、嗜鹼微生物的種類
五、嗜鹽嗜鹼菌的套用前景
第四節 嗜壓微生物及低營養菌
一、高壓及低營養環境
二、嗜壓細菌
三、適應低營養的菌
微生物學名漢拉對照
參考場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