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耗竭(land exhaustion)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耗竭
- 外文名:land exhaustion
- 所屬學科:農學
- 公布時間:1993年
- 審定單位: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土地耗竭(land exhaustion)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
土地耗竭(land exhaustion)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公布時間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農學名詞》第一版。1...
土壤耗竭 土壤由於超負荷耕種或受自然條件的破壞,養分大量消耗,使肥力減退,植物難以生長的貧瘠化過程。
Scherr(1999)認為,水蝕導致了最嚴重的土壤退化,隨之而來的是風蝕、土壤養分耗竭和鹽化。Oldeman(1993)等對全球尺度上退化土壤評價的研究結果表明,世界上84%和7%的土壤退化分別歸因於侵蝕和肥力下降。土壤侵蝕是導致土壤生態系統退化...
地下水耗竭將繼續給東亞、中東及西亞、北美和南亞帶來巨大壓力。此外,氣候變化也帶來一系列影響。報告稱,與土地利用方式相關的農業氣候條件正在快速變化。農業企業正在不斷適應新的熱狀況,它可能會干擾作物的生長階段以及支撐作物生長的土...
(3)根據耗竭前土壤有效鉀含量(2molL(-1)冷硝酸法)、作物的吸鉀量及交換性鉀的“最低值”的情況三者綜合證價將我國11種主要土壤的供鉀能力劃分為三級,這為我國稻麥輪作區發揮潛在鉀應有作用外,把有限的鉀肥套用到急需的地方...
(3)城市化還將導致自然資源的大量耗竭、能源的集中消費及污染物的集中釋放 (4)城市化將導致對農業與生物產品的集中消費,產生以城市為中心營養富集現象 (5)城市消費群體的日益擴大和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將不可避免的導致農業結構的大...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於乾旱少雨、植被破壞、過度放牧、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產力下降或喪失的自然(非自然)現象。 有狹義和廣義之分,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區連年...
1.耗竭性自然資源。它以一定量蘊藏在一定的地點,並且隨著人們的使用漸減少,直至最後消耗殆盡。礦藏資源就是一種典型的耗竭性自然資源。2.穩定性自然資源。它具有固定性和數量穩定性的特徵。如土地資源。3.流動性自然資源,也稱再生性...
前者的開創者是美國的R.T.Ely和 E.W.Morehous,他們1924年合作出版的《土地經濟學原理》被認為是自然資源經濟學科建立的奠基之作。隨後,H.Hotelling1931年發表了《可耗竭資源經濟學》,提出了資源耗竭理論,即著名的 “候太齡...
並可增加土壤濕度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如果與無機肥料合用則是提高土壤肥力長效性的最好選擇,腫柄菊即使在土壤肥力耗竭的情況下也能積累很高的磷和其它營養元素,該綠肥的加入可以補充土壤中所缺的磷,土壤中鋁離子被腫柄菊吸收後與草酸...
〈3〉資源環境恢復費用支出(恢復支出),如淨化湖泊與河流、土地復耕等;〈4〉由於非最佳化利用資源而引起超額計算的部分。因此計算可持續收入(綠色GDP)的公式為:可持續收入(綠色GDP)=傳統GDP—(生產過程資源耗竭全部+生產過程環境污染...
物理結合態養分等)、土壤對肥料中植物養分的作用(耕作土壤吸收礦物質、土壤對矽酸的吸收能力等)、農家肥(化學和農業耗竭、小麥土壤的耗竭等)、農家肥施用制度(土壤和生產能力、作物增產圖解、如何支配產量、合理的耕作制度、子午耗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