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土地我們的故事》共七集,在中國範圍內選擇了有地域特色的7個村莊,選取了其中的典型農民家庭,以“大時代、小人物”的視角,通過一個個農村家庭變遷的生動故事,謳歌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如何帶領鄉村發生巨變,帶領農民全面小康的豐功偉績,講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分集劇情
第一集 青山依舊
安吉余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誕生地。這裡的百姓,經歷了“上一代種田,這一代開礦,下一代做旅遊業”的百年變化,一個山多田少的小村,通過開挖礦山致富,遭遇環境污染和人員傷亡之痛,如今,礦區變景區,余村人和土地的關係回歸到了和諧共生。
第二集 林海蒼莽
馬永順,一個普通的河北孩子。1933年,因為一口豬肉燉粉條子,他和17個同伴一起被騙到了東北林區,成為了伐木工人。先是被黑心把頭騙去伐木,又被日本鬼子逼著做工,直到共產黨接管東北,馬永順才再一次體會到了作為人的尊嚴。從此,他化感激為動力,成了新中國第一代伐木工,也成了新中國第一代勞模。那時,全中國有無數個馬永順,他們並沒有驚天動地的本事,有的只是一雙勤勞的雙手和一顆跟著黨走的決心。當國家建設需要木材時,他們把一棵棵大樹請下大山,運到祖國大江南北。當國家需要保護生態時,他們又帶領家人上山植樹造林,向大山還債。馬永順們其實從來沒有變過,伐木能手也好,植樹能手也罷,這一切都源自於他們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
第三集 雪域長歌
當莊園主的鞭子抽打在十三歲的農奴邊巴次仁身上時,他還想像不到,祖祖輩輩盼望的“格巴桑波(太平盛世)”會被一群叫做解放軍的人帶到雪域高原之上。如果說西藏民謠歌詞唱到的“養我者父母,占我身體和生命者官家”,是邊巴次仁13歲前的記憶,那么1959年克松莊園的農奴們載歌載舞慶祝分得田地的情景,則成為他新舊生活的分水嶺。邊巴次仁生活的山南地區乃東縣克松村,是西藏率先進行民主改革的地方,自此,百萬翻身農奴第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農田和牲畜。他也見證了這片土地諸多第一的誕生: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西藏第一個農村基層黨支部、第一個農民協會等。本集以克松村邊巴次仁一家幾代人的故事為主線,通過回顧邊巴次仁一家命運的改變以及自身奮鬥的歷史,思考克松村的過去、當下與未來。
第四集 赤水河畔
上世紀50年代的貴州生機鎮,缺水是人們生存的第一大難題,也是這片喀斯特地貌上的普遍現象。1956年底,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水利工程師徐榮,被派遣到鐮刀灣村考察。歷時兩年,他帶領當地村民排除萬難,修通了使用至今的“衛星大溝”。溝渠修通的那一年,恰好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而他自己和女兒的生命,卻永遠留在了鐮刀灣村的崇山峻岭間。此後20多年間,在徐榮精神的鼓舞下,生機人民在懸崖絕壁上陸續修通了數十條天渠,農民也真正實現了用水自由。如今,汩汩泉水流淌在整個生機大地,滋養著數千畝的作物,也支持著當地人的富足生活。
第五集 山河故人
江西于都縣緊鄰瑞金,是萬里長征的出發地。蘇區時期,因為土地革命運動,這裡的百姓獲得了渴望已久的土地,30萬人口的于都縣,共68519人參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百姓們淚送親人踏上長征之路。1949年,山河平定,他們終於又見故人,紅軍回來了,大家又分到了田地。如今這裡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長輩參加紅軍或和紅軍相處的記憶,紅軍和長征的精神仍被記在心裡。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該片策劃選題時,攝製組便在中國各地範圍內尋找不同地域、各具代表性的土地,經過多輪討論,選擇了浙江安吉余村、黑龍江鐵力市衛東林場、西藏山南市乃東區克松村、貴州畢節市生機鎮、江西贛州市于都縣、新疆新源縣阿爾善村、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等7個有地域特色的村莊,選取了其中的典型農民家庭進行拍攝。
主創團隊
總策劃 | |
---|
策劃 | |
---|
總監製 | |
---|
監製 | |
---|
總製片人 | |
---|
總導演 | |
---|
攝影指導 | |
---|
執行製片人 | |
---|
執行總導演 | |
---|
統籌 | |
---|
製片主任 | |
---|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作品 | 結果 |
---|
| | | |
|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1—2025年“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第二批) | | |
| | | |
發行信息
宣傳收視
2021年9月26日,該片看片會在北京、上海、廣東中山、福建寧德、西藏拉薩五地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和主創團隊進行了交流和探討。截至10月11日,話題#土地我們的故事##我愛這片土地#總閱讀量近1.5億;截止10月13 日,該片主話題#土地我們的故事##我愛這片土地#總閱讀量超2.5億。該片在播出期間,邀請總台主持人康輝、海霞、王世林、張騰岳、李思思、尼格買提、龍洋等接力朗誦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為該片進行宣推。
作品評價
《土地我們的故事》以具有電影質感的“肖像式”拍攝手法,讓親歷者講述中國典型的農村家庭在百年間發生的變化和故事,而他們寫滿皺紋與希冀、滄桑與幸福的面孔在特寫鏡頭之下,仿佛一種無聲的語言,有力地參與著講述、訴說著歷史。選擇通過個體記憶承載家國情懷,不僅講述了故事,更展現故事當中,個人的心理和感受、思考與心情,使得紀錄片既見歷史,又見個體,更寄深情。該片深挖影像的力量,獨特的表達風格,不僅注重內容的傳達,而且注重讓視聽語言參與敘事,共同完成一曲土地的頌歌,通過百年來土地與農民的故事,反映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建設國家、追求幸福、奔向小康的歷史進程,致敬百年初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媒體文藝評論光華銳評頻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