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城(重慶平茶長官司衙署)

土司城(重慶平茶長官司衙署)

平茶土司城,位於重慶市秀山縣,距今有760年,是平茶土知府治所和楊氏土司祖廟,集官邸、宗祠兩大功能。土司府建築占地887.86平方米,有前廳、正堂、後堂、廂房、戲樓、圍牆。前廳木結構單檐歇山式頂,穿斗式梁架,高8米多,非常氣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司城
  • 地理位置:重慶市秀山縣
  • 占地面積:887.86平方米
  • 歷史時間:760
結構,歷史,土司制度,

結構

平茶土司府是平茶土司府治所和楊氏土司祖廟,兼官邸宗祠兩大功能。現在看到的建築,是元代修繕後留下來的,這裡也是秀山縣保存較為完好的土司府。土司府建築占地887.86平方米,有前廳、正堂、後堂、廂房、戲樓、圍牆。前廳木結構單檐歇山式頂,穿斗式梁架,高8米多,非常氣派。現在保留的建築,是元代修繕留下來的,這裡也是重慶秀山縣保存較為完好的土司府。這裡也是秀山縣保存較為完好的土司府。
土司城

歷史

平茶土司府為楊光彤的土司府治所和楊氏土司祖廟。歷經宋、元、明三朝,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廢司設縣,共20世21傳計483年。
宋理宗淳佑十二年,邑梅、石耶、平茶三洞土著居民內訌,乜八、孟溪(今天貴州省松桃自治縣地)土同知楊通晟統兵撫苗安民,建邑梅、石耶、平茶(清溪一帶古稱平茶)、地壩四司,其子楊光輔、楊光隆、楊光彤分別為邑梅、石耶、平茶土知府。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元王朝對秀山土司建置清理整頓;明洪武四年到嘉靖二十九年,形成秀山歷史上“百里四司”即:邑梅、平茶、石耶三洞長官司、地壩洞副長官司,直到雍正末年。
順治元年(1644年),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統一中國,加強清王朝中央集權,對土司制度“改土歸流”,將世襲的土官制,改為由中央政府隨時可以任免的流官制。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軍事壓力下,邑梅、石耶、平茶、地壩洞長官獻土歸順清廷,秀山土司結束,歷時483年。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歷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歸屬中央,權力自治的一種政治管理體制。秀山土司制度,則起於宋朝止於清雍正十三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宋元明清,前後480多年。土司與中央封建王朝的關係,就是土司對中央封建王朝納貢稱臣,中央王朝對土司實行冊封,準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圖,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戶籍,生殺在握、稱雄一方。土司實際就是一個地方的土皇帝。
“秀山土司歷史,最早記錄是五代,有冉氏、楊氏、田氏三大姓。”秀山檔案局長白勝文解釋。當時中原混亂、十國分裂,現在的秀山酉陽地域,全被土著民族酋領割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