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兒胡同

土兒胡同

土兒胡同位於東四北大街西側,是交道口南大街路東自北向南數的第一條胡同,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呈東西走向,東端北折。北起交道口東大街,西止交道口南大街,南有支巷與香餌胡同相通;全長560米,寬4米,瀝青路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兒胡同
  • 地址:東四北大街西側
  • 全長:560米
  • 管轄單位:交道口街道辦事處
歷史沿革,名稱由來,現狀,胡同特色,主要景觀,名人故居,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關於土兒胡同的名稱,曾有人說是因為在清朝時這裡賣過煙土,所以取名叫“土兒”。實際上這土兒胡同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朝時就已經有了,屬教忠坊,當時名曰“土胡同”。清朝屬鑲黃旗,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曾叫“補兒胡同”,到了清朝晚期的京師地圖上又稱為“土兒胡同”,民國以後一直沿用此名。但在“文革”期間,曾一度改為“暢遊胡同”,“文革”後恢復了原名。

現狀

2001年,土兒胡同危改拆遷。現在,土兒胡同39號的一座垂花門,就陳列在首博“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的展廳里。前些年這裡進行了危改拆遷,土兒胡同和相鄰的香餌胡同的北側一面都已消逝。如今,這一帶早已經建成了新的樓房小區,土兒胡同的印記只留在了一幢幢新樓的標牌上——土兒胡同5號樓、4號樓。

胡同特色

主要景觀

土兒胡同在清代有批發煙土的營生,這胡同在解放前出名就出在廣德堂膏藥店上,就是西口路南的那座小洋樓,以至胡同還有個別名,叫做“膏藥鋪”。廣德堂的擅長是醫治婦女病,馳名全中國,到處來訂單。結果廣德堂專門給自己在旁邊設立了一個郵局,向四處郵寄膏藥。老闆姓祝,洋樓左手的三進四合院原來是他家人住的。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也住土兒胡同,在61號。土兒76號曾是皇帝的一位鐘錶採辦的府地,之後又住過一位有名的皮貨商,土兒101號曾是一位鹽商的宅子。
土兒胡同里的民居乃至四合院建築規整秀美,一處處青磚灰瓦的院落和造型精緻的各式院門,還有形態各異的石雕門墩,再加上枝繁葉茂的槐樹、棗樹,構成了這裡古樸寧靜的胡同風貌。比如79號院的如意門,經過歲月風霜的洗禮,雖已暗淡了許多,可那“潤身思孔學,德化仰堯天”的門聯,卻依然清晰醒目;再比如65號院的門墩,是那種細長的豎箱形態,頂部的獅子雕刻成“蹲”的姿勢,比起“趴獅”的造型來,更能給人以威武雄壯之感。自晚清開始,北京陸續出現了一些西式建築,而土兒胡同1號就是這樣一座簡約的西式門樓,上面有雕刻的水果花卉等裝飾圖案……現在首都博物館新館傳統四合院展廳陳列著的一座原汁原味兒的“垂花門”,就是原來土兒胡同39號宅院的。

名人故居

據記載,土兒胡同曾留下過不少名人的足跡。中醫名醫孔伯華先生,曾在土兒胡同61號居住過,他有時被叫到中南海給毛主席治病,兒子也跟著去幫助熬藥;
大名鼎鼎的啟功先生,也與土兒胡同有緣。啟功先生(1912—2005年)在其《啟功口述歷史》一書中,曾詳細地講述過他在土兒胡同的童年生活。先生一歲時喪父,與母親相依在祖父家生活。後來祖父病故,在族人勸說之下,搬到六叔祖家中居住。他在“童年生活”一章中,曾這樣說道:“……除了接受親職教育之外,上國小之前,我也讀過舊式私塾。後來又跟著六叔祖搬到土兒胡同,對面是肅寧府,那裡也設過私塾,我在那兒也讀過……一般的教學過程是先檢查前一天讓背的背下沒有,背下來的就布置點新內容接著背,沒背下來的要挨打,一般打得都不重,有的不用板子,就用書,然後接著背,直到背會為止。小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長期集中,背著背著就走神發愣,或說笑玩耍起來,這時老師就會大聲地斥責道:‘接著念!’那時,我屬於年齡最小的,只好從百家姓讀起,比我年齡大的就可以讀‘四書’‘五經’了”。可見,讀私塾的生活,正是土兒胡同留給啟功先生童年時最深的記憶。
清代小說家文康先生也曾在土兒胡同69號居住過,他的長篇白話小說《兒女英雄傳》流傳至今。
文康為嘉慶間大學士勒保的孫子,出身顯貴,曾歷官場,但晚景淒涼。他晚年獨處,以筆墨自遣,正如他在《兒女英雄傳》的“源起首回”中所說:“一生也不曾做得一個好夢”,書中作者虛構了一個理想的故事:清康熙、雍正時,清官安學海遭貪官陷害,其子安驥為救父難隻身遠行,於途中遭人算計,為俠女何玉鳳(十三妹)所救。小說中,十三妹的俠肝義膽、鐵骨柔情感人至深。實際上,書中所寫之路逢俠女,免於危難,科場連婕,夫貴妻榮,一門歡慶,正是他在現實中追求不到而訴諸筆端的。這部“寫心”之作,雖俠女奇緣出於虛構,但對世態的描摹,均源自當時的社會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