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中灌水壩

用灌水方式使壩面鋪土崩解後重新固結密實而築成的土壩。施工方法是先在乾的壩面上鋪土,然後築畦灌水。中國曾用此法建造過幾十座壩高在20m以下的土壩,現已很少採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中灌水壩
  • 外文名:earth-filldam by pouring water into soil
將土料平鋪,修築畦埂灌水使土密實所修建的土壩。適用的土料是礫質風化土、壤土等。土中灌水法只用於低壩。與水中填土法築壩相比,土中灌水法築壩不會產生稀泥,不必將余水排到鄰塊,倒土方便,畦埂較矮小,便於施工;但所需浸水時間長,浸水后土層表面形成一種膠狀薄層,妨礙水的下滲,平整畦塊所花勞力較多。
壓實過程與水中填土方法相似:①鋪土後受到人工踐踏和運土機具的初步壓實。②向畦塊灌水,水向下滲,使土壤碎裂,在自重下壓實。③向次層(上面層)畦塊鋪土,在次層土重及本層土自重的作用下進一步壓實,這時壓實效果最大,容重增加得很快。④在荷重固定後的逐漸固結。乾容重可達1.5噸/立方米左右。土中灌水壩鋪土厚度與水中填土壩基本相同。畦塊面積不宜太大,以便均勻地浸潤全畦塊土層,一般採用40~80平方米,畦埂高約0.15~0.20米,頂寬為0.15~0.20米。向畦塊中灌水前,應先將表層踩實的土層刨松、整平使灌水容易下滲。對於面積為70平方米的畦塊,一般需20~30分鐘灌滿,水在畦塊中停留時間至少1小時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