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土石壩

石門土石壩

石門土石壩(Shimen Earth-rockfill Dam) 位於中國台灣省北部淡水河支流大漢溪石門峽谷。水庫的攔河大壩具有灌溉、防洪、發電及公共給水的多目標水資源開發工程,1954年3月開始規劃,1956年7月開工,1964年6月竣工。 石門土石壩原設計為混凝土拱壩,但在1959年11月壩基開挖過程中,發現左岸有相當複雜的地質軟弱面,超過事前的判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門土石壩
  • 外文名:Shimen Earth-rockfill Dam
  • 位於:中國台灣省
  • 竣工時間:1964年6月
  • 學科:水利工程
  • 領域:工程技術
簡介,水文地理,大壩樞紐,大壩,溢洪道,水電站,進水口,建設運行,

簡介

石門土石壩(Shimen Earth-rockfill Dam) 位於中國台灣省北部淡水河支流大漢溪石門峽谷。水庫的攔河大壩具有灌溉、防洪、發電及公共給水的多目標水資源開發工程,1954年3月開始規劃,1956年7月開工,1964年6月竣工。 石門土石壩原設計為混凝土拱壩,但在1959年11月壩基開挖過程中,發現左岸有相當複雜的地質軟弱面,超過事前的判斷。恰好同年12月2日法國馬爾帕塞(Malpasset)拱壩,因基礎問題而潰決,造成下游嚴重損害而震驚全球。經世界知名的地質專家與壩工專家組成的諮詢顧問團調查研究,參酌其建議,決定將拱壩改為土石壩。

水文地理

石門水庫壩址以上集水面積763.4平方公里,水庫水面面積8平方公里,總庫容3.1億立方米。工程按可能最大洪水設計,原採用的可能最大洪水是根據1906年~1956年間的水文氣象資料推算的,洪峰流量10900立方米/秒。但葛樂禮颱風後不到10年又發生4次洪水,均超過以往的最大記錄洪水5170立方米/秒。經過多方研究,1979年改用新的颱風模式法配合新增加的水文氣象資料推算,可能最大洪水為14500立方米/秒。

大壩樞紐

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水電站、後反調節池、灌溉進水口、工業城市供水系統等組成(圖1)。
石門土石壩平面圖石門土石壩平面圖

大壩

大壩為黏土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133.1m,壩頂長360m,上游坡1:2.5,下游坡1:2。壩體體積706萬立方米。壩基為砂岩,覆蓋層厚23m,壩殼材料為河床沉積層大卵石,心牆土料取自河漫灘。

溢洪道

溢洪道為岸邊開敞式,按可能最大洪水流量10900立方米/秒設計,泄洪量10000立方米/秒。後經覆核後可能最大洪峰流量增大至14500立方米/秒,溢洪道泄量偏低,曾於1984年6月決定增建2條直徑為9m的泄洪隧洞,每條隧洞泄量1200立方米/秒,配合溢洪道確保大壩安全。

水電站

電站安裝2台機組,總裝機容量90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2.14億kW·h,後反調節池容量為2200萬立方米。

進水口

石門大壩進水口設計流量為18.4立方米/秒,規劃灌溉面積為21926公頃;桃園大圳進水口設計流量為16.8立方米/秒,規劃灌溉面積為23000公頃。 公共給水量為69050立方米/d,北乾管長14436m,南乾管長4213m。

建設運行

石門土石壩的施工導流系統採用50年一遇洪水設計,由59m高的上游擋水圍堰配以直徑15m的導流隧洞組成。該導流洞是20世紀70年代僅見的大直徑隧洞。上游擋水圍堰設計為大壩壩體的一部分,須於一個枯水期內完工,但在施工期間春雨綿綿,黏土心牆無法連續施工,因此改用砂石骨料摻合少量水泥攪拌後運至工地碾壓,以代替不透水心牆,此措施首創世界碾壓混凝土壩發展的先例。
石門大壩於1963年填築完成後,當年9月遭遇強烈的葛樂禮颱風侵襲,在水庫集水區內帶來破記錄的雨量,壩址的洪峰流量高達10200立方米/秒,接近過去、最高洪水記錄的2倍。由於導流洞已在颱風來臨前完成封堵,水庫及時發揮防洪效果,降低了下游地區的洪災損失。由於水庫在一夜之間滿蓄,溢洪道開閘泄洪,大壩安全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