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村(雲南彌渡縣牛街鄉團結村)

團結村(雲南彌渡縣牛街鄉團結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該行政村隸屬彌渡縣牛街鄉,地處牛街鄉南邊,距牛街鄉政府所在地17 公里,到牛街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78公里。東鄰牛街村委會,南鄰南華縣,西鄰木掌村委會,北鄰南澗縣。轄等蒼蒲村、三下村2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95戶,有鄉村人口2428人,其中農業人口2428人,勞動力13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16人。

全村國土面積30.06 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合種植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380 畝,人均耕地0.98 畝,林地32548.5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2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595戶飲用井水,有59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95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6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45.0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0戶(分別占總數的24.87%和0%)。

該村到鄉鎮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7 公里,建有集貿市場0個。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5輛,機車5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42.60 畝,有效灌溉率為2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42.6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6 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團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彌渡縣牛街鄉
  • 面積:30.06 平方公里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基礎設施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47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全村有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2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5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28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0 萬元,占總收入的37.88%;畜牧業收入91 萬元,占總收入的17.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732頭,肉牛238頭,肉羊1451頭);漁業收入0 萬元;林業收入153 萬元,占總收入的28.98%;第二、三產業收入84 萬元,占總收入的15.91%;工資性收入0 萬元,占總收入的0%。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0人(占勞動力的0%),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0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7.8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擁有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0戶。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95戶,共鄉村人口2428人,其中男性1233人,女性1195人。其中農業人口2428人,勞動力138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漢族1114人,彝族1314人,其他民族0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86人,參合率90.03%;享受低保3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7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85戶,占農戶總數的47.9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6所,校舍建築面積500 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在校學生169人,距離鄉中學17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3人,其中小學生169人,中學生124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

人文地理

團結村委會屬彌渡縣牛街鄉,地處牛街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距縣政府78公里,東鄰牛街村委會,南鄰南華縣,西鄰木掌村委會,北鄰五頂山鄉,轄22個村民小組,56個自然村,現有農戶595戶,有鄉村人口2428人,其中農業人口2428人,勞動力1390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16人,全村國土面積24.99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380畝,人均耕地0.98畝,林地345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元,該地屬於貧困村,地處高寒山區,22個村組交通不便,給本村的特色產業發展帶來了不便,本村還有不同的風土人情,如打歌等是彝、漢雜居村,該村有5所國小,校舍建築面積150平方米,有15個教師,在校學生269人,今後本村決定一定要把教育質量提高在鄉前3名。

村務公開

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9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80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元(人均0 元),一事一議籌勞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萬元,有固定資產20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的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2個,下設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2人,少數民族黨員41人,其中男黨員91人、女黨員11人。該村黨支部2007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副支書、副主任等組成,下設2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21人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5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