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泊窪(團泊窪自然保護區)

團泊窪

團泊窪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團泊窪,位於天津市西青區、靜海區和大港區三區交匯處。因清乾隆皇帝曾來此巡遊也稱作“乾隆湖”。景區內蘆葦、水草叢生,鳥類眾多,各種鳥類多達60餘種,是聯合國野生珍禽保護區之一,是天津市10大旅遊景區之一。

著名詩人郭小川、作家吳祖光、漫畫家鐘靈等知名人士曾在此生活過,郭小川的一首《團泊窪的秋天》,更使這裡遠近聞名。經過近30年的建設,已初步成為天津市現代農業種植、畜牧水產養殖、食品加工及旅遊度假的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團泊窪
  • 別名:乾隆湖
  • 地理位置:天津大港、靜海、西青三區縣交界
  • 特色:水草叢生,鳥類眾多
  • 稱號:聯合國野生珍禽保護區
  • 所屬地域:天津市靜海區和大港區境
  • 面積:61.5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自然災害,旅遊資源,開發建設,

地理環境

團泊窪西靠南運河,北靠獨流減河右堤,東南至馬廠減河左堤,是一個三角封閉窪淀。團泊窪位於獨流減河南側,也稱為運東大三角地區,歷史上常年積水,盛產蘆葦。是大清河,子牙河洪水匯聚西三窪後超量洪水的分洪場所。該窪地處天津市靜海縣大港區境內,區內地勢是,西南高、東北低;地面最低高程1.0米左右(黃海,以下同)。運用機遇為100年一遇。
團泊窪

自然災害

1963年8月上旬,海河南系發生特大洪水,當南運、子牙、大清三河100多億立方米洪水匯注天津市外圍西三窪時,賈口窪水位猛漲,對天津市和津浦鐵路構成嚴重威脅,於8月20日16時,適時地破開南運河兩堤,運用津浦鐵路25孔橋分泄賈口窪洪水,向團泊窪分洪後,於8月30日18時至31日18時,25孔橋下最高水位5.81米。小卞莊最高水位5.54米。25孔橋分洪道最大分洪流量達3380秒立方米。8~9月經該橋泄洪入海總量達75.41億立方米。為保衛天津市及津鋪鐵路發揮了積極作用。設計滯洪水位小卞莊為4.5米,滯洪量16.11億立方米,受淹面積684.22平方公里。
團泊窪

旅遊資源

團泊窪旅遊景區位於靜海縣城區東部,總面積為61.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為9.5平方公里,水庫水面面積達52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鳥類自然保護區。
水庫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庫,總長33.56公里,內設植葦防風平台。這裡其中有國家一類珍禽白鸛、黑鸛、大鴇,二類珍禽海鸕鶿、大天鵝、龐鼻天鵝、鴛鴦、灰鶴等。每年候鳥遷徙的時節,會有大量的候鳥在此聚集,其時可是觀賞鳥類的大好時機。
團泊窪鳥類自然保護區即天津靜海團泊窪水庫,建於1978年,總面積約6000公頃。位於靜海縣東部,獨流減河以南,青年渠以北。水庫總長33.56公里,壩高4.3米,頂寬10米,內設植葦防風平台。水庫占地約6.7平方公里,蓄水水源來自南運河、大清河及黑龍港河瀝水,庫容9800萬立方米。環境清幽,綠化宜林面積80公頃,水域遼闊,養魚面積0.47公頃,水產資源及水生物蘊含極廣,盛產魚、蝦、蟹等。團泊窪鳥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6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為51平方公里。因其水產資源及水生物如浮游植物、浮遊動物、底棲動物、水生管類植物蘊含極廣,棲息著40多種珍禽,為各種鳥類的棲息繁衍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團泊窪鳥類自然保護區鳥類多達38科164種,其中有國家一類珍禽白鸛、黑鸛、大鴇3種,二類珍禽海鸕鶿、大天鵝、龐鼻天鵝、鴛鴦、灰鶴等。每年春秋兩季還有成千上萬的候鳥在此路過停歇。成立於1998年的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工作站開展珍惜鳥類的生態、種群分布、數量變化等研究,定期組織鳥類資源調查,掌握鳥類資源消長變化情況和鳥類遷徒路線,發揮團泊地區鳥類優勢,與國外鳥類專家進行交流,使這一地區成為對外聯繫的視窗。
團泊窪觀鳥團泊窪觀鳥
團泊窪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

開發建設

2005年開始在團泊窪風景區建湖心島國際旅遊中心,占地33萬多平方米,建設規模10餘萬平方米。
團泊窪已建成的設施團泊窪已建成的設施
湖心島規劃設計的理念,以水為載體,強調趣味性,水+風帆+燈塔形成島中島,塑造地標型建築群。島以內河分隔為島中島的格局。高16層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燈塔型五星級酒店設於島的南側,與湖景交相輝映。酒店通往娛樂中心的貴賓通道以一座“海底世界”相連線,珍奇的海洋生物將為景區平添幾分神奇色彩。1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坐落於島的北部。1.5萬平方米威尼斯萬國食廊設於湖心島最為突出。水岸相接處將建有1萬平方米帆船運動俱樂部。湖心島北部設有1.5萬平方米別墅式住宅群落。島上修建無空氣污染的環島輕軌,貫通整個湖心島。此外,島上還設有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以保障這裡的環境質量不受損害
2006年被列為天津市8大重點旅遊景區,並經行總體開發規劃成旅遊區,總投資達7億元,從2006年至2013年,共分3個建設階段。
團泊窪建設中的設施團泊窪建設中的設施
2006年至2007年,為旅遊產業提升期。此階段中,團泊窪旅遊景區要進一步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服務功能。
從2008年至2010年,為旅遊目的創建期。以北京奧運為契機,充分發揮京津的區域優勢,提升景區在華北地區及環渤海地區的知名度。配合天津市“環城藍帶”的建設,使團泊窪旅遊景區成為天津旅遊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2011年至2013年,為遊憩綜合體成熟期。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和團泊窪的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提升,帶動團泊窪地區商業、社區等事業的綜合發展。最終形成一鎮、一帶、五區,即休閒旅遊特色服務集鎮;位於團泊窪北岸與獨流減河之間,以自然風光為基礎的新桃源國際公社休閒帶;團泊窪國際會議區、西岸生態人居社區、南岸濱水遊樂區、鳥類保護區、東岸體育運動度假區。該建設項目將使天津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水韻”城市和最大的康體運動基地。
團泊窪,還在此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種羊基地,開發了職工療養康復中心和觀光大棚項目。明媚春光里的團泊窪,天更藍,草更綠,各項配套設施完好、環境幽靜、空氣品質好、交通便利,還擁有豐富的土地、房產和地熱資源,並建設成為高科技生態型農業及旅遊度假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