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團山古村是一個自然村落,依山而建。總占地10000多平方米。位於距離雲南建水縣城西13公里處,北面毗鄰建水至
石屏方向的323國道,與石屏縣相接,距離石屏縣城41公里;
個碧石鐵路(箇舊、碧色寨、石屏)從村口穿過;瀘江河呈東西向橫過村前。村莊裡保留著清代建築20餘座,以及3道寨門,其中,“鎖翠樓”最為壯觀。
團山建築的精美沒有因歷史的久遠而衰敗,世代有人居住,許多老房子的木頭雖經百餘年,仍然不朽。團山也因此被冠以“雲南
樓蘭古城”的美譽。
建築布局
總體布局
團山古村的建築布局與江南民居有相似之處,是典型的中原漢式傳統設計,同時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築樣式,每座房屋都以天井為核心,大門多在主體建築一側,通過形狀不一的過道,到達主體院落,有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及縱橫組合連線而成的建築院落,涵蓋了雲南傳統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一進兩院或四院”、“跑馬轉角樓”等主要建築格局。 “三坊一照壁”與“四合五天井”自然組合形式的建築中,廳房是連線兩進院的主要建築,位於兩個天井中部,前後皆用屏門隔斷,封而不閉,天井成了廳堂空間向室外的延伸,一律青石板鋪地,十分潔淨。“一進”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平面布局,廳前方正對“三疊水”照壁 ,下設方形青石缸和花台,兩側有六耳是主人接待親朋好友的場所。“二進”為內院,是自家的起居、庫房之地,多為兩層。
代表建築
團山的古民居建築有一寺、三廟、八大廳、十二“大五間”之說,一寺為大乘寺。三廟為上廟、下廟和家廟(張氏宗祠)。廳是官人辦公用的“聴事”上加廣,即為官府的辦公室。民居中有此廳的就有八處,分別是皇恩府、司馬第、秀才府、保統府、將軍第、張家花園以及門牌29、82號。“五大間”即五間大瓦房連在一起,具有此規模的民居就有十二座,分別是皇恩府、司馬第、秀才府、保統府、將軍第、張家花園、知雯園等。 在幾個大宅子中,張家花園、皇恩府最具代表性。可接待住宿的有知雯園、皇恩府、司馬第等。
皇恩府光緒末年始建,宣統元年(1909年)竣工,二進院落,兩大天井,6小天井,6個過道和房舍37件。因房屋修建者幼年喪父,其母撫孤成人,被光緒皇帝封為安人,準建立“節孝坊”並賜“皇恩旌表”匾懸於大門之上,於是為院落起名“皇恩府”。現院子由兄弟分家化為前後兩家,後院現對外接待住宿。主人張立永為退休老師,對團山、建水古往今來無不知曉。可謂團山活字典了。 張家花園為規模最大一家,其華美古樸程度可與
建水朱家花園媲美。張家花園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寨門、一進院、二進院、祠堂和碉堡組合而成,計有大小天井21個,房屋119間。 張家花園正廳的廊柱。柱墩底部有四隻石獅子圍繞,呼應柱墩的圓形,故名為獅子滾繡球。石材造型完畢,據說用銀子打磨,十分光滑。自清中晚期,古建築中的獅子形象就越發沒有了威武和莊嚴,越來越像京巴兒狗了。
張氏宗祠坐落在村中央稱“四方街”的小廣場旁,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門前一棵大榕書樹是眾多古村落的典型特徵,其建築不算特別,卻是族人議事和祭祖的場所。宗祠正堂的門框上懸掛有一幅再明白不過的對聯“張姓始祖,發籍江西鄱陽許義寨,先輩正宗;氏族興旺,遷移雲南建水團山村,後氏立祠”橫批“百忍家風”將一個團山村的古今及內涵作一清晰表白。 每家每戶的院門口都有這么一個鑲嵌進去的門柱。這一家的柱子上雕刻著麒麟和鳳凰。風格特點
團山古村的建築以明清建築風格為主,所有建築屋面為青瓦,白灰粉飾外牆,青磚作牆裙,每座建築裝飾的木雕、石雕、磚雕及彩繪書畫製作精細、簡繁得體,屏門、格扇、樑柱、走廊、屋檐等無一不是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尤其是木雕屏門與格扇窗的雕刻圖案豐富多彩。門上的“鯉魚龍門”、“八仙拱壽”、“五喜臨門”等木雕圖案,無論是雕刻,還是繪畫無不讓人讚嘆不已,堪稱世間一絕。再加上鎏金裝飾,更顯富麗堂皇。當然,瓦當下面的五彩雲紋裝飾圖案,還是帶有鮮明的雲南地方特色。 沿著天井的內界面是整座建築裝飾的重要部分,木石雕、磚雕及彩繪書畫的布局,處理精細。安排合理,層次分明,簡繁得體。尤其是木雕屏門與格扇窗的雕刻圖案豐富多彩。人物形象、動物姿態、植物紋樣、幾何圖形,都根據各種形體採取不同的雕鑿方法,穿漏與浮雕結合自然,手法細膩、工藝奇巧,令人嘆為觀止;柱礎的造型與雕刻形式繁多、圖案有簡有繁、有的甚至刻有詩句。加上鎏金的裝飾,顯示出富麗堂皇的氣派,埋藏著主人家對"儒雅"的崇尚。除木雕、磚雕、石雕外,彩繪書畫也是裝飾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詩詞楹聯遍布庭院板壁,其中一座樓的天花板上,就集中了100多幅彩繪書畫,足以顯示主人家書香世第的文化氣息。
大門是團山民居裝飾的重點,大門須彌座多是青磚雕花,也有個別為青石雕花。門頭雕樑畫棟,圖案不一,有“雙鳳牡丹”、“雙獅戲球”、“麟吐玉書”、書香吉慶”、“鯉魚跳龍門”等。門樓披檐角起翹,兩旁白粉八字牆和氣勢宏大的照壁,顯示出屋主人的地位和財富。 百花窗,這個窗戶上有超過一百朵鮮花造型,每朵花都長的不一樣。更重要的是,這些花是藝人們想像出來的,而非真實的花卉。
團山古村的院門都很特別,跟大門平行修一道屏風,然後在平行的屏風兩翼呈45度角再修一面影壁牆。正面看,風格穩健大氣,有大開大合之美。
各戶人家的宅院緊湊舒適,除了有辟邪吉祥等含義的鳥獸作裝飾之外,還有大象作為負重和裝飾紋出現。柱子上畫著金錢圖案。石榴百果預示著多子多孫,子孫平安的美好願望。
歷史背景
團山的名稱由本地彝族語翻譯而來,其意為“藏金埋銀之地”。團山村背靠青山,面向平壩,建一園形小山包上,故此得名“團山”。 團山古村是建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重要組成部分,
團山村是一座相當典型的同姓家族聚居的村落,村里80%以上是張姓。少數外姓人家多是當年張家請來的幫工助手,他們也在這裡安居樂業。
據民國初年修撰的張氏族譜確鑿記載,團山張氏的先祖張福,於明朝洪武年間(1376年),從原籍的江西饒州府鄱陽縣經商貿易到了新開發的雲南,那也正是大批移民在明王朝的鼓勵或強迫下成規模進入雲南的時期。張福一家三遷擇里,始居於西關外藍頭坡,後遷至張寶石寨,因喜愛團山山川毓秀,風俗醇美,“形勢聳拔,眾山環拱,甲於全境,移而居之,建百世之業,房屋櫛比,子孫繁衍,竟成巨族”,至今已600餘年。
張福兩個兒子中的一個叫張海的去了大理洱海邊,如今也還有後人在那裡。另一個兒子叫張山的留在了建水團山,他和他的4個兒子一起,紮下根來創家立業。從此,張氏家族在團山村逐漸發展起來。後來發展成了一個村子。
自清代初期,團山人走江外、跑馬幫,生活過得十分困苦。1889年,清政府設定了蒙自海關,大錫成為最吸引外國人的出口商品之一。團山人看到了生存的新希望,一批批張氏後裔沿著著名的“臨安大道”走到箇舊錫礦區。礦區的條件異常艱辛,採礦人猶如走在鬼門關,張氏族人堅韌不拔,在開採過程中連獲富礦,收入豐厚,繼而建立爐房煉錫,形成採礦、選礦、冶煉兼營的大商家。十九世紀末,團山人張福來的“福來祥”,張國義、張國明的“吉昌”、張桂明的“天吉昌”已經成為響噹噹的商號,生意做到昆明、上海、香港等地;1900年,張氏族人聯合成立“天吉昌”集團,短短几年就跨入了建水八大商號的行列,被人們稱作“團山幫”。他們一方面經營集采、洗、冶、銷為一體的錫礦大商號,將精錫運到中國香港、越南等地銷售,同時兼營棉紗、布匹、百貨等進出口貿易。1910年滇越鐵路全線通車又為精錫外運提供了便利條件。由於團山天吉昌商號出了巨額資金,而中國首條民營鐵路個碧石鐵路也在團山設立車站,使得財富之源流向了團山。
獲得了巨額財富的團山人,回到團山後斥巨資大興土木,建造了大量精美豪華的傳統民居。張家花園等一大批富麗堂皇的傳統青磚四合大院民居使得團山成為了聲名遠播的村寨。
文化底蘊
團山張氏家族有非常濃郁的文化底蘊。走進團山張氏民居,到處都能看見這樣的楹聯:如“鐵肩擔道義,棘手著文章”,“百事不如為善樂,一身只要讀書多”。 “庭有餘香,謝草鄭蘭燕桂樹;家無別物,唐詩晉字漢文章”。字裡行間,張氏家族的人生信條便躍然紙上。
團山以張姓人居多,傳說張家老祖宗活到了二百多歲,問為何長壽,他在一張紙上寫下百個忍字,為後人留下了“百忍”家訓。張氏宗祠的門聯為“大啟萬年新世界,恪守百忍舊家聲”,橫批為“書香世第”。忍,忍耐、忍受、容忍、忍辱負重,這就是張家的家訓吧。“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楹聯不僅是寫在紙上掛在門外的,而且作為其家族的處世哲學而代代傳承。在與外村人的相處中,也恪守百忍家風,以忍讓著稱。
張姓家族記載:16世名諱,建有家族宗詞,並以“百忍”作為家訓,以至家風良好,子孫好學上進之人甚多,歷史上出過千總、都司、武舉、營管帶、將軍、分部郎中、貢生、太學生、州學秀才、府學庠生、鄉飲賓、鄉飲介賓等約20人。因其業績或貞節行為榮獲宅第懸匾顯耀的有“武魁”、“亞魁”、“將軍第”、“皇恩旌表”、“齒德俱尊”、“金萱永蔭”等等。
團山人愛家,又懂得有詩有書才有光才有彩。每掙有錢便寄回家,一座座房屋因而建起,從外看去十分平實,既不高聳也不輝煌,但只要沿了那彎彎的青石板路走去,隨手推開一道門走進去,不用拂開歷史塵埃,已不得不讚嘆,不止是書與畫,不止是雕工,更多的是一種處世態度。
原生態的人文環境
團山由於完整保存了19世紀的村落格局和
原生態的人文環境,是一個活態的遺產。團山村擁有完整的傳統風貌型的古建築和傳統民居。是一個濃縮中國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態古村落,一個充滿人文生命的活村莊。被國內外建築專家和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評價為“雲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
團山現有建於清末年間、目前保存完好的漢族傳統民居和古建築26座(其中州級文保單位13處),因其數量多,建築質量好,成為建水“民居博物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列入州文保單位的團山民居群的古建築、古民居有:大乘寺、東寨門、北寨門、張氏宗祠、張家花園、保統府、司馬第、秀才府、皇恩府和將軍第等民居共13個處。
團山民居建築,在清朝以前均為漢、彝結合的土掌房,清乾隆年間建有少量瓦房,清光緒年間因張氏族人採礦經商發達而興建大量合院式宅院和寺廟、宗祠、寨門等。村落中另有部分民居為原傳統民居損毀後在原址改建、新建或在村中空地新建,多以雲南民居“一顆印”格局建設,建築材料以磚混為主。
傳統民居一律坐西朝東,背陰向陽,青瓦屋面檐角有高挑的起翹,用白灰粉飾外牆,並在山牆的山尖、勒腳、牆裙處用青磚進行勾勒,整座建築在青山田野的襯映下,色調潔淨明快,使人心曠神怡。
除青瓦傳統民居外,團山村還有一部分木雕彩繪裝飾大門,雕樑畫棟,四壁布置書畫的漢彝結合民居——瓦檐土掌房,這種具有濃郁文化氛圍的農家古老民居如今不多見。
另外, 團山村小巷彎彎曲曲,均為青石板路,也很有歷史餘韻。
保存完好的古建築
1、大乘寺:佛教寺廟大乘寺位於團山寨外西南面,背靠連綿的青山,寺前一圓形大古井,井水清甜,從未枯竭,是村民主要飲用水源之一。現存建築為兩殿兩廂一山門,坐西朝東,占地2632.1平方米(地形圖上計算所得,下同),建築面積745平方米(地形圖上計算所得,下同),中殿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重建,大雄寶殿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兩殿均面闊為12.1米,進深10餘米,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屋架。
現存“大雄寶殿”鎏金匾額,鏤雕金神龕和18扇雕鎏金屏門,工藝精良,十分精美,尤其是屏門下部的12個草書圖案大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福祿壽喜”,構思巧妙,龍飛鳳舞,在木雕圖紋中極為少見。右廂屋檐下懸有建水現僅存肖大成草書詩匾一塊,基本完好。
2、東寨門:此寨門處於整個團山民居群的對外交通要衝。起著天然屏障,防禦功用,建於清光緒年間,建築形制採用了三層牌樓式單孔拱形大門土木結構。門樓上還設有槍眼,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給人以一種威嚴而不可侵的氣勢。
3、北寨門:北寨門位居團山村西北部。因此處山清樹碧,流水淙淙,取名為“鎖翠樓”。建於清光緒三十年,占地面積59平方米,建築面積106平方米,建築形制採用三層牌樓式單孔拱形大門結構,其屋檐、窗欞的雕刻較為細緻。門樓上亦設有槍眼,為團山民居的北部防禦工事。
4、南寨門:南寨門位於團山南部。建於清光緒三十年,占地面積22平方米,建築面積41平方米。建築形制為碉堡式門樓,其內設有槍眼。
5、張氏宗祠:宗祠為團山村張氏祭祀性祠堂,建於大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現存建築有一殿兩廂,大殿為單檐五檀硬山抬梁式建築。其通面闊11.5米,通進深為10.3米,建築面積約246平方米。殿內正面立有張氏“百忍宗派”家譜碑三通。樑上懸掛中華民國十三年立(1924)橫匾“繩其祖武”一塊。每年該村所有張氏家族都要在此舉行祭祀儀式活動。
6、上廟:上廟建於大清同治十年,現存有前殿、後殿、兩廂,占地面積758平方米,建築面積457平方米。
正殿為單檐五檀前出廊硬山抬梁式建築,裝飾彩繪精美。其通面闊10.5米,通進深8.6米。
前殿為單檐五檀硬山抬梁式建築,建築雕樑畫棟,裝飾彩繪工藝精美。
7、下廟:位於團山寨外東北角。建於清康煕年間,占地面積2067.3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30平方米。一進院建築。現存大殿、兩廂。大殿為單檐五檀硬山抬梁式建築,通面闊14.2米,進深12.5米,建築結構嚴謹精巧,裝飾彩繪精美。兩廂由面闊10.1米,進深9.5米的建築構成。
亘古的活態文化
團山村不僅擁有令人驚嘆無比的靜態文化--古民居群落,同時還擁有豐富的活態文化--祭祖活動。這是團山村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活動,正月二十日的祭祖活動,農曆三月初一、初二、初三舉行的朝金銀山會,這兩項活動均是團山村傳統的祭祀活動。除此之外,團山村的民俗活動還有農曆五月初五過端陽節,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要過火把節,農曆七月秋收時節要過傳統的牛王會,農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以上節日均要舉行多項傳統活動,所有節慶民俗活動尤以每年的“祭祖節”最為隆重。
祭祖曾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項人文活動,隨著人類社會的逐步城市化,越來越多的人從鄉村進入城市生活,且多數是獨家獨戶,祭祖越來越成為一種遙遠的記憶。而在團山,每年的祭祖活動都舉行得非常如意理想,身臨現場,可以讓人領略到人類祭祀祖先的種種情景。
團山“祭祖節”於每年正月二十日如期舉行,祭祖活動的前一天,村民要將村子打掃得乾乾淨淨,這天晚上,村裡的長輩代表和祭祖活動的負責人還要聚在一起最後確定落實祭祖活動的各項準備工作,祭祖日這天,九點至十一點是迎接時間,主要是迎接張氏家族散居在雲南各地前來參加祭祖的代表,同時迎接邀請來的舞龍隊、舞獅隊、腰鼓隊、花燈隊等。與此同時,在張氏宗祠內外,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寫對聯的,貼對聯的,帶著祭品出入祠堂的男女老少,加之團山村以張氏家族為代表,將張氏宗祠及宗祠大門前的廣場擠得滿滿的,中午十二點整,所有參加祭祖活動的人員統一在上廟內集體就餐。中午一點,祭祖禮儀開始,分別由二世祖後裔中的長老們輪流主持。要用豬、牛、羊三牲祭獻先人,並由專人念祭詞,唱“祭祖歌”,隨後是舞獅隊、舞龍隊、腰鼓隊依次進入祠堂表演,表演結束後,又依次來到村後張氏家族的祖墳前表演,下午兩點團山村的張氏後人代表要在祖墳前面對族人發表嚴肅認真的講話,講話的內容主要是緬懷張氏祖先,回顧張氏家族定居建水團山村六百多年的歷史,從團山村走出的張氏族人在歷史中有過無數的優秀兒女,這其中有政界官員、將軍、舉人,還有建水全縣聞名的兄弟秀才,更有受過朝廷賜匾的賢妻良母等等。發言者還特別要求張氏後人要繼承祖先勤勞奮進的優良傳統,熱愛家園,在新形勢下繼續為國家作貢獻。下午三點,在村內要舉行一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舞台上沒有明星級的演員,沒有現代的流行節目,但觀看者依然看得興高采烈,場下不時響起歡快的喝彩聲。整個祭祖活動可以說是一場活態文化的大展演,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寶貴的活態民間文藝表演在團山村近乎完美的靜態文化,在古村落的映襯下,呈現出了無比的文化魅力。
現時文化景觀
張氏一門歷來經商為官,村內很多人家都掛著幾百年的門匾。有些是皇上御題,有些是官府冊封。雖然紅漆已經斑駁,但金色大字仍然可以想見當時的繁華。
團山村現保存完好的漢族傳統民居和古建築有21座,它們都已經被編了門牌號,成為無數戶人家共同擁有的家園。團山村的後人們就在這令人羨慕的老宅內過著自給自足的農家生活,年年迎候春燕的歸來,因為這些燕子也把它們的家築在了雕龍畫鳳的檐樑上。
村內很多人家只留守老人看守房子,甚至有些民居都已經荒蕪,無人看管,因為沒有人跡的喧囂,於都市文明的夾縫裡演繹著自己的清靜、古樸與原始的自然,更有一種未修飾的美。
進入古村的院門,可以看到掛在牆上的各種手編工藝品,如:據說是掛在家裡可以裝飾避邪及有鎮宅的作用的小寶塔和微型小草墩兒,這是院主人手工做了賣給遊客的。因遊人不多,所以生意清淡。
仔細辨認,還可以看到有用粉筆寫的:將革命進行到底之類的文革時期的口號;一戶人家的窗戶上,大概原有的雕花窗已經破舊,換上了一塊木板,隱隱約約寫著:打倒叛徒劉少奇。似乎這個村子的時間,比世間慢了很多。
某院落里著名的六扇門。門上的雕花用鏤空雕的手藝做成。據說這個三層鏤空木雕出自一個民間老藝人之手,他一生有十多幅作品,其他已經失散,只有這六扇門還如此集中並完好的保存。國家一級文物。 據說當地人給工匠算工錢的方法很奇特,根據雕落的木屑總量來給錢。第一層雕花的木屑是一兩木屑換一兩銀子,第二層雕花是一兩木屑換二兩銀子。第三層木屑是一兩木屑換一兩黃金。這種根據工藝難度和手藝的級別計算工錢的方法,雖然特別,但很公平。
張家祠堂現在依然是整個村子的文化和信息交流中心,村中人請客,過壽等等公關活動都在這裡舉辦。東主只要把請帖貼在祠堂門口,到時候村民們就如約而至。
住宅裡面的原地居民每天推著這個古老的、手藝已經失傳的國家重點文物進進出出,會是什麼感覺?
現實意義
團山古村的歷史至今已有600餘年,團山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批准為世界100個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對象之一,為世界百大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之一。
其實在古老的建水(古稱臨安)城,已經是古建築的博物館了,典型的有臨安豪宅“朱家花園”,但誰又會想到在離建水十餘公里的寧靜的小村子“團山”會隱藏著一個頗具規模、歷經600年風雨仍保存完好的漢族民居?因為這在少數民族邊遠地區實屬罕見。
團山村的古建築之所以能完整保留至今,建築專家認為,原因是:團山依山而建,地勢稍高;建築用材考究,做工精美;加上世代有人居住。許多老房子的木料雖經百餘年的風吹日曬煙燻,仍然不朽,也未遭蟲蛀。團山村的人說:“這是我們祖祖輩輩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