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坡機場是貴陽建的第一個飛機場,其實它的前身是一個運動場(即體育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團坡機場
- 所在地:貴陽
- 建造時間:1932年
- 屬性:抗日軍用機場
民國十五年(1926年)前,無論是貴州全省,還是貴陽的大型體育活動都是在南廠(今貴州省軍區大操場)舉行。1926年,時任貴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在修建湘黔公路虹橋至油榨街一段時,同時還勘定了從虹橋華家紙廠(解放後的貴陽紙廠今在水一方住宅區處)後面丘陵地帶的荒坡野土,包括大小團坡(今南浦路省委講師團宿舍一帶)在內的草地墳地,將其平整成一塊較大的場地。場地靠近湘黔公路(即今市南路),最寬處不到500米,其餘均在200米左右,最南端處還不到100米。經過鏟高填低,拉成平面,鋪上河沙,作練兵集合之用。1927年秋天,周西成在這裡舉辦了貴州省第一次運動會,貴陽的中、小學生二千餘人參加。此處便成為貴州、貴陽體育運動競賽的主要場所,於是貴陽人便將此處稱之為“團坡運動場”。
1932年,接任貴州省政府主席的王家烈,看到湖南省主席何健,廣東省主席陳濟棠,廣西省主席李宗仁都建有航空部隊,為壯大自己在貴州的勢力威望,王家烈便要求何健派飛機前來貴州開闢航線。但開闢航線必須先建機場,為此王家烈便選中離湘黔公路最近的團坡運動場,臨時將其改建成一個小飛機場使用。據有關資料記載,改建後的團坡運動場長約600米,寬約500米,只能停降小型飛機。而且還無專門的導航設備,機場內僅有一座木質停機棚,只能停放兩架飛機。講到當時的導航空設備,就是在大團坡頂上豎立了一根高10來米的木質標桿,桿頂安裝一個活動的風向標箭頭,在標桿的中部固定掛一個白布口袋,袋口縫有一個鐵園圈,口袋長約3米到4米,如遇大風貫入之後,白布口袋就形成一根園柱,隨風飄動,其方向與標桿上箭頭轉動方向成正比,以指揮飛機的飛行方向。飛機降落時,地勤人員還得在跑道上提前用長約10多米,寬約1米的白布在地上擺成T字形的標識,以指揮飛機降落方向位置。就是這樣簡單的導航設備,1933年5月左右,迎來了由湖南省主席何健派來開闢航線的兩架雙翼雙座單引擎飛機。其中一架安全降落於團坡運動場內,另一架中途迷航降落都勻,最後也飛抵貴陽。此後,湖南、廣西多次派來飛機著陸於團坡運動場。別看這設備簡陋的機場,接納數次的飛機升降還從未出過飛行事故,隨後人們便將團坡運動場改稱為“團坡飛機場”。團坡機場開闢了貴州的民航發展史,它是貴州貴陽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飛機場。後來,由於團坡機場太小,貴陽又先後新建了其它機場,團坡機場又改作運動場使用,成為當時中、青年踢球、騎腳踏車、跑馬的體育運動場地。
抗日戰爭爆發後,原設在南京句容的軍用牧馬場遷來貴陽(後移往清鎮縣),牧馬場官兵經常在此處練習騎術。一些不在職的老軍官,如曾任貴州部隊團長何應欽的部下郭潤生營長,便聯繫一些愛好騎馬的人,發起組織了一個名為“騎射會”的社團。當時社政部門以它含有軍事意義,又有軍事牧馬場的人參加,認為此社團應由軍事部門審批。於是就轉到戰時首都重慶的軍政部審批。時任軍政部長為何應欽,軍政部便下文將“騎射會”改名為“競馬場”,還指定將團坡運動場為競馬場地。由於貴陽的老百姓覺得“競馬場”三個字念起來不通俗順口,便改以“跑馬場”稱呼。講到“跑馬場”,今天70歲上下的老貴陽人都曉得它在油榨街附近,但問到團坡機場的地址就沒幾個人知道了。抗日戰爭勝利後,跑馬場便改為軍隊的倉庫用地直到解放後。八十餘年後的今天,當年團坡機場(跑馬場)的中心地塊,已建成許多高樓宿舍,留下來最大的一塊地方也就是今天市南路一側的中新裝飾建材市場,如果你到市場內轉一圈,還可想像到當年團坡飛機場的一些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