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最美風箏》是“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之一,由任曉姝編著。《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最美風箏》講述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風箏的有關內容。風箏為中國人發明,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也是一位風箏製作大師。
基本介紹
- 書名: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最美風箏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459479
- 作者:任曉姝 王海霞
- 出版社:湖北美術出版社
- 頁數:103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北美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最美風箏》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門類中,選擇具有視覺美感的傳統美術和手工藝作品——風箏,對構成其形態的傳統製作技藝進行描述和分析,讓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認識其珍貴而又獨特的價值。這項美好的傳統藝術蘊含了人們的創造智慧,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一、風箏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近代
二、風箏的種類與產地分布
三、風箏的製作工具與工藝流程
四、風箏的保護與傳承
五、風箏作品賞析
(一)北京風箏
(二)天津風箏
(三)山東風箏
(四)南通風箏
前言
一、風箏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近代
二、風箏的種類與產地分布
三、風箏的製作工具與工藝流程
四、風箏的保護與傳承
五、風箏作品賞析
(一)北京風箏
(二)天津風箏
(三)山東風箏
(四)南通風箏
序言
王海霞
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美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國最美”系列(第一輯)是為配合國家“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而編創的介紹中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列讀本,包括剪紙、年畫、皮影、木偶、唐卡、風箏、泥塑、織染繡、玩具、面具臉譜。雖然這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國非物質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因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其形式美感十分顯著,故選擇這些項目作為“中國最美”系列的開篇,讓社會各界和國際友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大美,也是我們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宣傳所做的一份努力。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來,經濟上獲得了極大發展,但由於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和現代化、全球化、商業化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很多依靠口傳心授的傳統手工藝術和技藝陷入瀕危。在青少年中,傳統節日被逐步淡忘,相反,西方的聖誕節、情人節卻十分受捧。傳統技藝在年輕人中很難找到願意學習的傳承人,青少年與傳統文化和藝術的隔膜變得越來越深。20。3年,我國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的文化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士也開始了解和喜愛上了充滿魅力、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的保護工作也在全面推開的同時,進入了一個向縱深發展和個案調查的階段。如何讓我們的青少年了解我們的非物質文化,讓世界各國看到我們的傳統文化之美?我想,我們首先要把那些美輪美奐的民間藝術進行一番梳理,進行系統的整合,然後編輯一套最能體現中國文化之美和中國非物質文化工藝特色的叢書,讓人們看到它,了解它,愛上它。我們深信,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優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誇張寫意的表現,隨心所欲的創作力以及所蘊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加上它獨具匠心的製作工藝,巧奪天工的奇思妙想,都會讓我們沉浸在它所傳達出的大愛和大美之中。這套叢書,就是我們奉獻給廣大中外讀者的一份禮物。
這套叢書,我們會持續做下去,我們將力爭把各地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傳統民間藝術,按照既有視覺之美又有內涵之美的原則挑選出來,呈現給大家,讓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充分了解我們民族民間文化中的“中國最美”。我們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身為讀者的您來告訴大家還有更多的“中國最美”。
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美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國最美”系列(第一輯)是為配合國家“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而編創的介紹中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列讀本,包括剪紙、年畫、皮影、木偶、唐卡、風箏、泥塑、織染繡、玩具、面具臉譜。雖然這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國非物質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因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其形式美感十分顯著,故選擇這些項目作為“中國最美”系列的開篇,讓社會各界和國際友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大美,也是我們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宣傳所做的一份努力。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來,經濟上獲得了極大發展,但由於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和現代化、全球化、商業化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很多依靠口傳心授的傳統手工藝術和技藝陷入瀕危。在青少年中,傳統節日被逐步淡忘,相反,西方的聖誕節、情人節卻十分受捧。傳統技藝在年輕人中很難找到願意學習的傳承人,青少年與傳統文化和藝術的隔膜變得越來越深。20。3年,我國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的文化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士也開始了解和喜愛上了充滿魅力、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的保護工作也在全面推開的同時,進入了一個向縱深發展和個案調查的階段。如何讓我們的青少年了解我們的非物質文化,讓世界各國看到我們的傳統文化之美?我想,我們首先要把那些美輪美奐的民間藝術進行一番梳理,進行系統的整合,然後編輯一套最能體現中國文化之美和中國非物質文化工藝特色的叢書,讓人們看到它,了解它,愛上它。我們深信,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優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誇張寫意的表現,隨心所欲的創作力以及所蘊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加上它獨具匠心的製作工藝,巧奪天工的奇思妙想,都會讓我們沉浸在它所傳達出的大愛和大美之中。這套叢書,就是我們奉獻給廣大中外讀者的一份禮物。
這套叢書,我們會持續做下去,我們將力爭把各地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傳統民間藝術,按照既有視覺之美又有內涵之美的原則挑選出來,呈現給大家,讓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充分了解我們民族民間文化中的“中國最美”。我們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身為讀者的您來告訴大家還有更多的“中國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