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新概念電子電路》一書的出版社是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是2006-2-27。
基本介紹
- 書名:圖解新概念電子電路
- ISBN:9787030165077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2-27
- 開本:16
基本信息,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圖解新概念電子電路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定價:27
條形碼:9787030165077
ISBN:ISBN 7-03-016507-1
作者:彭軍
印刷日期:2006-2-27
出版日期:2006-2-27
精裝平裝_開本_頁數:平裝32開,365頁
簡介
隨著科學枝術的飛速發展,電子技術的套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本書基本涵蓋了電子技術的全部基礎知識,共由13章及1個附錄組成,內容涉及電動勢、電壓、電流的基本概念,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電子器件的基礎知識、二極體電路、模擬信號的放大、開關電路、數字入門、計數器與數字運算電路、運算放大電路、微處理器相關電路、振盪與變換、感測器電路和過程控制電路等;附錄中還給出七種典型電源電路及其簡要的說明;書末還配有電子技術相關的中英術語對照。
本書不僅介紹了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對電子電路的實際套用也作了進一步的介紹。該書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同時配有大量的插圖輔以簡明易懂的講解,具有較高的參考閱讀價值。
本書可供中職中專、高職高專和大學非電子類專業的本科生參考使用,也可作為廣大電子愛好者的自學用書。
目錄
圖解電學發展史
第1章 電動勢、電壓與電流
1.1 電器的利用起源於直流
1.2 電流是大量電子運動的結果
1.3 電動勢與電流
1.4 電路圖中的電氣圖形符號
1.5 歐姆定律
1.6 電動勢、反電動勢與電壓
1.7 電流的微分產生電壓——微分線圈
1.8 電流的積分也產生電壓——積分的電容
1.9 積分和微分的作用產生交流
第2章 歐姆定律和基爾霍夫定律
2.1 電壓、電場、電流、功率及能量
2.2 電路網路的計算原理
2.3 電場與電位梯度
2.4 具有重要意義的電橋電路
2.5 接地(GND)的概念
2.6 靜止的電動機服從歐姆定律,轉動的電動不服從歐姆定律
2.7 電流源(阻抗無窮大)
2.8 基於電源與電阻網路的表示
2.9 疊加原理及其套用時的注意點
2.10 實際電路與等效電路
第3章 電子器件的基礎知識——從電子管到半導體
3.1 熱電子發射
3.2 基於熱電子發射現象的真空二極體
3.3 金屬、絕緣體及半導體
3.4 PN結二極體
3.5 真空與固體中的電子現象
3.6 穩壓二極體(齊納二極體)
3.7 具有光電效應的二極體
3.8 變容二極體
3.9 電子開關
3.10 真空三極體的信號放大
3.11 結型場效應電晶體
3.12 MOSFET,CMOS,NMO
3.13 雙極電晶體
3.14 絕緣柵雙極電晶體
3.15 可控矽——神奇的開關
3.16 半導體器件的型號
第4章 二極體電路
4.1 功率、電源用二極體電路
4.2 濾波電路
4.3 穩壓電路
4.4 恆流電路(恆流源)
4.5 模擬開關電路
4.6 LED電路
4.7 利用二極體補償PN結
4.8 光電晶體與光耦合電路
4.9 信號的理想整流
4.10 二極體套用於保護電路,避免微小器件的損壞
第5章 模擬信號的放大
5.1 使用電晶體的目的
5.2 電信號:電壓信號、電流信號、電場、磁場、頻率信號、開關信號
5.3 雙極電晶體的使用方法
5.4 輸出端的連線
5.5 集電極跟隨器(共發射極)與射極跟隨器
5.6 達林頓連線增大hfe的方法
5.7 互補電路推挽射極跟隨器
5.8 什麼是負反饋和偏置——克服放大係數分散問題的方法
5.9 利用NPN和PNP的直流放大電路
5.10 基極分壓電阻形式
5.11 場效應型電晶體的使用方法
5.12 關於NPN與PNP
第6章 開關電路基礎
6.1 從信號放大到開關
6.2 信號反轉的基礎——數字的H/L
6.3 雙極電晶體的使用方法
6.4 MOSFET與雙極電晶體的比較
6.5 電流的ON/OFF與導電方向的轉換
6.6 逆變器與三相電橋電路
6.7 基於脈衝寬度調製(PWM)的電壓、電流調整
6.8 降壓、升壓、極性反轉
6.9 開關的損耗
6.10 開關電路的保護措施
第7章 數字入門
7.1 功率-ON/OFF-信號
7.2 2輸入的邏輯
7.3 多輸入邏輯
7.4 數值運算
7.5 使用二極體、電晶體的邏輯電路
7.6 各種數字IC
7.7 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TTL
7.8 CMOS及其特徵
7.9 觸發器(Flip?Flop)——信息記錄的基礎
7.10 模擬技術的數位技術化舉例
第8章 計數器與數字運算電路
8.1 同步計數器與非同步計數器
8.2 Up/Down計數器
8.3 非同步計數器的設計方法
8.4 同步計數器及其設計方法——以7進制計數器為例
8.5 同時發生的信號的分離
8.6 信號的同步化
8.7 顯示電路
8.8 插入電源旁路電容器
第9章 運算放大電路
9.1 運算放大器的內部是差動放大器
9.2 運算放大器的端子及其與電源的連線
9.3 基於運算放大器的放大電路
9.4 用作運算電路
9.5 濾波電路
9.6 模擬與模擬計算機
9.7 典型的運算放大器
9.8 比較器電路
第10章 微處理器相關電路
10.1 微處理器用接口電路
10.2 輸入輸出連線埠
10.3 數字控制的數值處理方法
10.4 從數字到模擬的轉換
10.5 從模擬到數字的轉換
第11章 振盪與變換
11.1 自激多諧振盪器的基礎——電晶體方波振盪電路
11.2 基於正反饋的振盪
11.3 文氏電橋型振盪電路
11.4 Terman振盪電路與T型電橋振盪電路
11.5 高頻振盪電路
11.6 LC振盪電路
11.7 同時發生方波和三角波的振盪電路
11.8 使用定時器IC的多諧振盪器
11.9 電壓?電流轉換
11.10 電阻?電壓轉換
11.11 頻率?電壓轉換(F/V轉換)
11.12 調製與解調
第12章 感測器電路
12.1 電壓感測器
12.2 電流的檢出
12.3 溫度感測器
12.4 速度感測器、位置感測器
12.5 聲音感測器
第13章 過程控制電路
13.1 過程控制概述
13.2 電壓、電流的ON/OFF
13.3 DC電動機
13.4 正轉、逆轉驅動——電橋的利用
13.5 直線方式還是PWM方式
13.6 從電壓控制到電流控制
13.7 速度感測器及其電路
13.8 使用電勢計的位置控制
13.9 利用運算放大器的系統設計
13.10 步進電動機
13.11 雙相步進電動機的連線
13.12 步進電動機的轉動原理
13.13 步進電動機驅動電路
13.14 伺服電動機
附錄 電源電路
專業術語中英文對照
交流電alternating current ,簡稱為AC。發明者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交流電也稱“交變電流”,簡稱“交流”。一般指大小和方向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電壓或電流。它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弦電流。我國交流電供電的標準頻率規定為50赫茲,日本等國家為60赫茲。交流電隨時間變化可以以多種多樣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同表現形式的交流電其套用範圍和產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交流電alternating current ,簡稱為AC。發明者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交流電也稱“交變電流”,簡稱“交流”。一般指大小和方向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電壓或電流。它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弦電流。我國交流電供電的標準頻率規定為50赫茲,日本等國家為60赫茲。交流電隨時間變化可以以多種多樣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同表現形式的交流電其套用範圍和產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線性電路是指完全由線性元件、獨立源或線性受控源構成的電路。
線性就是指輸入和輸出之間關係可以用線性函式表示。
齊次,非齊次是指方程中有沒有常數項,即所有激勵同時乘以常數k時,所有回響也將乘以k。
判斷線性和非線性:非線性電路是含有除獨立電源之外的非線性元件的電路。電工中常利用某些元器件的非線性。例如,避雷器的非線性特性表現為高電壓下電阻值變小,這可用於保護雷電下的電工設備。非線性電路有6個特點:①穩態不唯一。用刀開關斷開直流電路時,由於電弧的非線性使這時的電路出現由不同起始條件決定的兩個穩態——一個有電弧,因而電路中有電流;另一個電弧熄滅,因而電路中無電流。②自激振盪。在有些非線性電路里,獨立電源雖然是直流電源。電路的穩態電壓(或電流)卻可以有周期變化的分量,電路里出現了自激振盪。音頻信號發生器的自激振盪電路中因有放大器這一非線性元件。可產生其波形接近正弦的周期振盪。③諧波。正弦激勵作用於非線性電路且電路有周期回響時,回響的波形一般為非正弦的,含有高次諧波分量或次諧波分量。例如,整流電路中的電流常會有高次諧波分量。④跳躍現象。非線性電路中,參數(電阻、電感、振幅、頻率等)改變到分岔值時回響會突變,出現跳躍現象。鐵磁諧振電路中就會發生電流跳躍現象。⑤頻率捕捉。正弦激勵作用於自激振盪電路時,若激勵頻率與自激振盪頻率二者相差很小,回響會與激勵同步。⑥混沌 。20世紀20年代 ,荷蘭人B.范德坡爾描述電子管振盪電路的方程,成為研究混沌現象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