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全稱《備急千金要方》,是“藥王”孫思邈的重要著作。本書對原著《千金方》進行了一系列的編輯創新,力圖既保存《千金方》的古典特色,又最大程度地挖掘其實用價值,使其成為現代人生活養生的居家典籍。本書編寫特點:刪去原書中配藥繁多、操作複雜的處方,只留下實用易行的3175方。將原書中藥味的用量,換算成現代的克制、毫升等計量方式。草藥排列圖+人物牽線圖,首次全面圖解藥方實例。提供248幅精美準確的彩色手繪草藥圖。補充200餘條“中醫小錦囊”。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千金方》全稱《備急千金要方》,也稱《千金要方》,是“藥王”孫思邈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孫思邈崇信“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人道主義精神,故將此書冠以“千金”二字。全書共30卷,包括醫德、醫學教育、治則、診斷、處方用藥、婦、兒、五官、內、外、急救等各科諸病症,及食療養生、房中、脈法、針灸等內容,總計232門,醫方4300首,被後人稱為“方書之祖”。書中許多科學易行的養生方法,時至今日仍在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心態要平衡;飲食應有節制;生活起居應有常等。“藥王”還在書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另外,《圖解千金方》對原著《千金方》進行了一系列的編輯創新,刪除原書中配藥繁雜的方劑,只保留實用易行的3175方,其中特選防治現代人胃病的多種方劑,力圖既保存《千金方》的古典特色,又最大程度地挖掘其實用價值,使其成為現代人生活養生的居家典籍。本書編寫特點:刪去原書中配藥繁多、操作複雜的處方,只留下實用易行的3175方。將原書中藥味的用量,換算成現代的克制、毫升等計量方式。草藥排列圖+人物牽線圖,首次全面圖解藥方實例。提供248幅精美準確的彩色手繪草藥圖。補充200餘條“中醫小錦囊”。
作者簡介
孫思邈(約581-682),唐代著名醫藥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享年102歲,後世稱之“孫真人”、“藥王”。
孫思邈崇尚養生,並身體力行,還將儒家、道家以及外來古印度佛家的養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提出的許多科學易行的養生方法,時至今日還在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比如心態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飲食應有節制,不要暴飲暴食;氣血應流通,不要懶惰不動;生活起居應有常,不要違反自然規律等。在其重要著作《千金要方》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他崇信“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人道主義精神,故將自己的兩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倡仁術厚德於人類。
編輯推薦
《千金方》全稱《備急千金要方》,也稱《千金要方》,中國第一部醫學百科作書
白話選擇彩圖本
“藥王”孫思邈在本書中首倡:“上醫醫未病之病”
176幅藥方實例圖解
248幅精美逼真彩色手繪草藥圖
500餘味中藥材實物照片
200餘條中醫小錦囊補充藥物實用知識
3175劑處方,其中特選防治現代人胃病的多種方劑
目錄
編者序:價值千金的中醫瑰寶
卷一 序例
大醫習業第一/大醫精誠第二/治病略例第三/診候第四/處方第五/用藥第六/合和第七/服餌第八/藥藏第九
卷二 婦人方上
求子第一/妊娠惡阻第二/養胎第三/妊娠諸病第四/產難第五/子死腹中第六/逆生第七/胞胎不出第八/下乳第九
卷三 婦人方中
虛損第一/虛煩第二/中風第三/心腹痛第四/惡露第五/下痢第六/淋渴第七/雜治第八
卷四 婦人方下
補益第一/月下不通第二/赤白帶下、崩中漏下第三
卷五 少小嬰孺方
序例第一/初生出腹第二/驚癇第三/客忤第四/傷寒第五/咳嗽第六/癖結脹滿第七/癰疽瘰癧第八/小兒雜病第九
卷六 七竅病
目病第一/鼻病第二/口病第三/舌病第四/唇病第五/齒病第六/喉病第七/耳病第八/面病第九
卷七 風毒腳氣
卷八 諸風
卷九 傷寒方上
卷十 傷寒方下卷十一 肝臟![圖解千金方:中國醫學養生方劑大全 圖解千金方:中國醫學養生方劑大全](/img/0/59f/cGcq5yYjZTNmRzMwMDNwMGZhhDOiZWN1UGN1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圖解千金方:中國醫學養生方劑大全 圖解千金方:中國醫學養生方劑大全](/img/0/59f/cGcq5yYjZTNmRzMwMDNwMGZhhDOiZWN1UGN1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卷十二 膽腑
卷十三 心臟
卷十四 小腸腑
卷十五 脾臟
卷十六 胃腑
卷十七 肺臟
卷十八 大腸腑
卷十九 腎臟
卷二十 膀胱腑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尿血水腫
卷二十二 疔腫癰疽
卷二十三 痔漏
卷二十四 解毒並雜治
卷二十五 備急
……